初、高中化学教学对比与体会.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331341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高中化学教学对比与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高中化学教学对比与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高中化学教学对比与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高中化学教学对比与体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高中化学教学对比与体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高中化学教学对比与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高中化学教学对比与体会.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高中化学教学对比与体会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基础上为全体高中生开设的课程。必修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科学素养;同时也为学生学习相关学科课程和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提供基础。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是高中化学课程为全体学生打下共同基础的具体体现和有力保证。可以这样认为,必修化学具有双重功能和双重基础性。首先,它要对全体学生提供进一步的全面的素养教育,它的课程性质就应该与初中化学新课程的相一致,这也是高中化学教育的基本性质。它的课程设计取向应该是多元的,这就要求必修化学不能只强调化学学科知识的基础。其次,它要为选修课

2、程和其他相关理科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化学知识基础。这个功能和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从广义上说,这本身也属于公民科学素养的核心组成。但是从狭义上来说,这种基础必须更加关注后续课程在化学知识结构发展上的需要,以及建立知识逻辑的需要。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必修化学是学生化学学习链条中的关键性枢纽性的环节。它对所有学生都非常重要,但决不是一个学生高中化学学习经历的全部。换言之,必修化学课程是基础性的保证,但不是基础性的全部。本文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不一定都正确,欢迎批评指正。一、了解目前我市初中学生的学习情况1、有些学校每天作业写在家校联系本上,父母检查后签字。个别学科和教师还要求作业家长专门

3、签字。如果作业多了,不但学生穷于应付,家长也敷衍塞责,最后是学生填满,不论质量;家长签名,过过堂而已。2、全市初中化学中考平均分在75-80之间。一般90分上下的学生进了华中、一中,70分左右的进四中、金沙。3、初中毕业学生有60-80的学生进入高中(不包括职高、中专等),因此只要进入高中的学生都是比较好一些的。4、学生数学比例关系不知道约分、十字相乘,口算能力不突出。学生生活常识、相关课外知识几乎没有。学生对社会热点、国内国际新闻也几乎不关注。二、在知识衔接方面,由于初中教材注重学生的启蒙教育,注重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所以,我们必须对初三和高一教学内容进行比较,做到每个教师心里

4、自有一杆秤,轻重缓急掌控自如。1、初中不讲的知识点有:(拓展部分初中不讲)(1)核外电子排布和原子结构示意图 (2)电离及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3)根据溶解度概念的计算;(4)2的化学性质(还原性)和实验室制法(放在练习部分);(5)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 (6)酸、碱、盐的定义;酸性氧化物的定义及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关系;碱性氧化物的定义及与金属氧化物的关系;单质、氧化物、酸、碱、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及相互反应;(7)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从反应物判断)及应用;(8)物质的溶解过程;(9)元素的存在状态(游离态和化合态);(10)对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11)自燃的定义;(12)二

5、氧化碳的工业制法(有高温煅烧石灰石但不提此说法);(13)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合物的介绍;(14)Cl_、SO42-检验;(铵根离子的检验放在练习部分)(15)启普发生器的构造和原理等。2、本人从几个知识块中的某些知识看初三化学(初三、必修课程标准比较及本人教学中对划线部分的一些认识和体会):初三化学课程标准及本人教学中对划线部分的一些认识和体会:(三)认识化学元素1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2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水银,碘等学生掌握较差。3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5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四)物质组成的表示1说出几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氢、氧特殊化合价不作

6、要求,复杂化合物不要求2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氨气、铵根考试必有错。强调化学式中数字的意义。(1)化学用语的作为一种化学专业的特殊符号系统,对化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正确而熟练地掌握是绝对必须的。初中化学教学作为化学启蒙教育,这方面要求太高是不需要的,但从为高中化学学习提供基础角度看,若要求太低,必然造成高中化学学习的很大困难。高中化学课程,既需要初中提供一定的化学用语基础,又不能要求太高,只能在高一必修模块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为便于衔接,初中化学启蒙教育、高中必修和选修模块有必要比较明确地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规定化学用语学习的最要求。如果初中重点化学在化学用语教学上特别在元素符号、

7、常见元素的主要价态、常见物质化学式的记忆与书写、常见化学反应与相应现象的表述方面要求明确。(2)化学计算 初三化学课程标准中有五处提出明确要求:A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初中只要求了解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三者之间的换算。但温度改变,溶解、结晶问题的计算是中学化学计算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类型。也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可在高中适当时候补充。 B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C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 D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E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进行简单的计算差量法、

8、守恒法、关系式法等在中学基础计算中应用较广,初中阶段不要求学生掌握该,在高时可结合有关新课内容补充讲解并使学生逐步掌握。学生计算能力比较差,不管什么类型,都会有人原理懂但计算有错误。 (3)元素及其化合物如“化学1主题3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课程标准1 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C) 初中只要求通过一些简单事例(如纯净物与混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区别)的了解,认识物质种类繁多而有序,可以依组成加以分类就足够了2 了解常见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B)如氧化还原反应,初中由于没有氢气还原氧化铜了,所以只是讲“物质与氧气的反应称氧化反应”,“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几个例子”,其他几乎没有

9、。高一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观点即从本质上来介绍氧化还原反应应该充分考虑。6 关注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通过对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性质的实验探究,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B)初中主要是镁、铝、铁、锌等金属与氧气,酸的反应,其中铝由于+3价,方程式也就显得比较难。(4)化学实验如“化学1主题2 化学实验基础”课程标准1 知道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名、形状、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和操作原理,能识别和绘制简单的仪器装置图。(Ab)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分液漏斗、蒸馏烧瓶、具支试管等学生根本不知道

10、,只是在题目中偶尔出现。2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能根据试题有关要求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体验科学探究过程(D)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氧气不讲氯酸钾的制法。4 初步学会常见物质的检验(Db)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5初步学会使用过滤、蒸发等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Bb)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7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Bb)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8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知道基本的安全措施和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

11、的实验工作习惯。(A)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9能说明有关实验的原理、操作方法、现象等(C)通过对比初、高中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及目的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会对所学知识能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高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注意到(1) 循序渐进,注意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2)转变观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3) 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想,我们化学学科的春天,我们金坛教育的春天很快就来了。 建立组织,明确分工 为保证活动成功开展,班级设多个工作小组,由文艺委员刘亚宁同学负责,明确任务,紧紧围绕迎新年这个中心,积极开展工作。各小组成员全力以赴,保证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项任务,为文艺演出做好充分的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