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六种基本方法”.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331270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的“六种基本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创新的“六种基本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创新的“六种基本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创新的“六种基本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创新的“六种基本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新的“六种基本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的“六种基本方法”.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新的“六种基本方法”一、脑力激荡法脑力激荡是利用集体思维的方式,使思想相互激荡,发生连锁反应,以引导出创新思维的方法。脑力激荡会议,通常以18人以下组成为宜。在班级中,可以小组方式或分组实施,也可以全班参加,有时也邀请对这一问题有研究的人士参加;或邀请一些新人来,以转变班级的气氛,使讨论的方式不会呆板。在教室中使用脑力激荡的步骤如下:1、选择说明问题选择的问题范围要狭小,且能具有分歧性的答案。例如“怎样使班上保持整洁?”或“替辅导室的信箱取一个名字”等问题,以一般小朋友所熟悉,且较简单,又可随便谈论的问题最恰当。问题选妥后,老师应对这个问题加以说明,例如“信箱的名字”,希望愈新奇活泼愈好,让

2、大家都喜欢。2、说明必须遵守的规则(1)不要批评别人的意见。(2)观点、意见越多越好。(3)自由思考,应用想像力,容许异想天开的意见。(4)能够将别人的许多观点,加以组合成改进的意见。3、组织并激发团体的气氛班级人数一般比较多,使用脑力激荡术比较困难。因此,用分组的方式,并由学生推选一位主持人,教师进而激发他们讨论的气氛,也就是造成一个自由、愉快而又愿意表达的情境。4、主持讨论会议各小组分开讨论,教师可提供下列问题,供脑力激荡时采用:(1)其他用途它有哪些其他用途?将它改良后有何其他用途?(2)改变它像什么?它提供哪些启示?(3)修改如何将它扭曲成新的形状?如何改变它的颜色、大小、形状、声音、

3、气味?(4)扩大能增加些什么而使它改变?(5)缩小能不能使它变小、变短、变轻、变低?能不能使它分割或删去某一部分?(6)代替能不能将它改作其它用途?能不能用其他材料代替?(7)重组能不能将各部分交换?能不能改变程序或重组因果关系?(8)反转能不能将它反转?能不能扮演相反的角色?(9)联合能不能将各部分联合?能不能将目标合并?(10)变形能不能改变其形式?能不能将它烧灼、钻洞、涂漆?5、记录大家所提出的意见或观点每一小组应推选一位或二位记录,将小组成员的意见记录下来。6、共同定标准并评估,以选取最好的意见脑力激荡术的使用,特别强调转缓判断及批评,以克服对于创造力的阻碍。这种技巧重在鼓励学生产生许

4、多构想,包括荒诞和愚蠢的想法。希望这些构想能够引导学生想出具有创造力的构想,但最后仍须依据问题的目标定下评估的标准,以选取好意见采用。以下举一实例说明此种方式:讨论的问题:母亲节买什么礼物送给妈妈?当问题提出后,尽量鼓励学生发表意见,教师将学生的意见条列在黑板上,例如学生提出的构想有:化妆品、自制卡片、购买卡片、鞋子、洋娃娃等礼物。教师询问母亲节送礼物给妈妈需要考虑哪些事,师生可共同提出一些评估的标准,然后依标准,按照暂时保留;修改;放弃;决定采用等评估的结果来选取适当的构想。二、属性列举法属性列举法就是列举所研究问题或物品的各种属性,然后提出各种改进属性的办法,使该物品产生新的用途。1、特性

5、列举法依物品的构造及其性能,按名词(物质、材料、制法)、形容词(形状、颜色)、动词(技能、相关动作)特性列出,然后检讨每一特性可改良处。例如:茶杯的特性,在名词方面有玻璃、塑胶、铝、不锈钢在形容词方面有:不碎的、美观的、光滑的在动词方面有可折叠、可伸大缩小2、缺点列举法把产品的缺点毫不客气地指出来,尽量挑毛病,再针对这些缺点设计改良。例如:“茶杯有什么缺点?”则有人会提出易破、烫手等缺点,然后问:“如何改良这些缺点?”“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改进呢?”“用哪种材料可代替?”3、希望列举法就某项物品积极地幻想,希望它还能有什么优点,姑且不论其可行或不行都将之列出,因为今日认为不可行的幻想,可能明日

6、便成为可行。三、形态分析法形态分析法以结构分析为基础,再使用组合技术,来产生更多的新观念。以下6个步骤,作为实施的参考:1、选择各种要素。2、列出每一要素的特性。3、发展评估的标准。4、考验许多组合。5、检查核对其他的资源。6、进一步找出最佳的构想。例如,如何设计一栋良好的房屋:以房屋的形式为第一独立要素,有以下可变的元素:平房、楼房以房屋的形式为第二独立要素,有以下可变的元素:木造、砖造将两种元素结合,木造平房、木造楼房、砖造平房、砖造楼房等观念,使学生注意到表面无关的观念,设法将之结合成为新观念。四、六W检讨法六W检讨法是对一种现行的办法或现有的产品,从六个角度来检讨问题的合理性。消极方面

7、,它可以指出缺点之所在。积极方面,则可以扩大产品的效用。这六个问题是: 1、 为什么(why) 2、 做什么(what) 3、 何人(who) 4、 何时(when) 5、 何地(where) 6、 如何(how)六W检讨法按着问题性质的不同,用各种不同的发问技术来检讨,如果现行的办法经过这六个问题的审问,已无懈可击,答复圆满,便可认为此一方法已经很合理。如果对六W之中某一W的答复不能感到满意,则表示在这方面尚有改进的余地。从积极方面来发问, 五、分合法分合法就是使熟悉的事物变得新奇(由合而分),使新奇的事物变得熟悉(由分而合)。所谓“使熟悉的事物变得新奇”,也就是熟悉的事物陌生化,此一过程在

8、使学生对某种熟悉的事物,用新颖而富有创意的观点,去重新了解旧问题、旧事物、旧观念,以产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有一些谚语就是从另一个新奇的角度来解释一些熟悉的概念,就像我们很熟悉的“母鸡只是生蛋的一个工具。”所谓“使新奇的事物变得熟悉”,也就是熟悉陌生的事物,此一历程,主要在增进学生对不同新奇事物的理解,使不同的材料主观化。大部分的学生对于陌生事物的学习,多少都会有些压力。所以,面对陌生的事物或新观念时,教师可经由学生熟悉的概念来了解。通常可以用两种方式来熟悉陌生的事物。其一是分析法,先把陌生的事物尽可能划分成许多小部分,然后就每个小部分加以研究。第二个方法是利用类推,即对陌生的事物加以类推。例如

9、,可问学生:“这个像什么呢?”“它像你所知道的那一样东西呢?”六、检查表技术 “检查表技术”就是从一个与问题或题旨有关的列表上来旁敲击,寻找线索以获得观念的方法。这是用来训练学生思维周密,避免考虑问题有所遗漏的一种方法。此种技术的使用,可以先将问题列成一张分析表或像书目的大纲,然后写出大纲中每一项所需要处理或解决的要点,最后逐一考虑每一要点可供改变的方向。另外也可使用一种“可能的解答表”(possible-solution list)的方法,可以用脑力激荡提出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法,将这些方案列表考虑。也可以就每一问题的要点,请教不同的人,将他的意见列表一一予以检核。检查表的技术有助于脑力激荡的训

10、练。奥斯朋在应用想像力(Applied Imagination)一书中列出73项问题,可作为检核推敲的线索,后来经埃伯利(Eberle)简化提出一种“奔驰”(SCAMPER)的设计表格,可供检查表使用;这种设计主要是用几个字的代号,来帮助我们了解并实际运用。SCAMPER这几个字是取代(substituted,S)、结合(combined,C)、适应(adapt,A)、修改(modify,M)、作为其他用途(put to other uses,P)、除去(eliminate,E)、重新安排(rearrange,R)的缩写,在中文方面我们也可用下列单字代表,以利记忆:“代结应改他去重”1、代(S

11、)何者可被“取代”?谁可代替?什么事物可代替?有没有其他的材料、程序、地点来代替?2、结(C)何者可与其“结合”?结合观念、意见?结合目的、构想、方法?有没有哪些事物可与其他事物组合?3、应(A)是否能“适应”?有什么事物与此调整?有没有不协调的地方?过去有类似的提议吗?4、改(M)“修改”成什么?利用其他方面?使用新方法?其他新用途?其他场合使用?5、他(P)作为“其他”方面的用途?使用新方法?其他新用途?其他场合使用?6、去(E)可否“除去”?取消何者?减少什么?较短?有没有可以排除、省略或消除之处?有没有可以详述细节、增加细节,使其因而变得更完美、更生动、更精致的地方呢?7、重(R)“重新”安排?交换组件?其他形式?其他陈设?其他顺序?转换途径和效果?有没有可以旋转、翻转或置身于相对地位之处?你怎样改变事物的顺序、或重组计划、方案呢?建立组织,明确分工 为保证活动成功开展,班级设多个工作小组,由文艺委员刘亚宁同学负责,明确任务,紧紧围绕迎新年这个中心,积极开展工作。各小组成员全力以赴,保证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项任务,为文艺演出做好充分的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