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331268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创新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创新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创新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创新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新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内容摘要:创新教育是指在创造性学校管理和学校环境中,由创造型教师通过创造型教学方法培养创造性学生的过程。我校通过课题研究:1总结了创新学习的一般规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创造性学学生的主体性并倡导学生掌握现代的学习方法,学习者要擅长新奇、灵活、高效的学习方式,创造性学习来自创造性活动的学习动机并追求创造性的学习目标。2探索了创新教学的基本特征: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经历学习过程比获得结论更重要。(1)充分的探究性;(2)广泛的交互性;(3)高度的开放性:教学内容的开放,思维的开放;学科之间的开放,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认识人类创新的过程

2、,学习旧的知识是为了创造新的经验;3创建了较为完整、系统、规范、科学的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结构;4、建构了一套创新教育教学方法;5、形成了一套有较强操作性、推广性的创新教育教学实施体系。 关键词:创新教育 创新学习 创新型教学特征、结构、方法 实施体系 一、课题概述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现实意义 创新教育是一种对既有文明的伟大超越作为自身最高价值追求的超越式教育。它既是人类教育史上最高级的阶段,也是素质教育最高形态的实践模式。 (1)创新教育的理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好奇、探究、求知的创新精神,思维和想象的创新能力和执著

3、、坚韧的创新人格。 (2)根据多元智力理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学校目前所培养出的人群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等都明显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认为:是把先进教育理念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主动的创造者。真正为学生的成功人生奠定基础。 (3)通过初中创新教育课题研究,至少体现了在三个层面上具有实际的科研意义:一是通过调查研究,针对性地获取资料,摸清初中阶段学生创新素质和构成状况,这不仅是对该课题研究做的必要准备,而且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资料库补充了新的事实素材,尤其对于初中学段状况材料的缺失大有裨益;二是通过整理、分析、比较,对研究的既定问题给予适当的解释,创造性地提出

4、对策,亦可发现和探讨新问题,丰富创新教育科研的内涵;三是在理论化地解教师创新教育的若干问题基础之上,开发有益的经验,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教育的决策和施行提供可行性的指导,以期解决实际问题。 (二) 创新性发展目标: 1、课题目标总体构想:追求一个目的,贯彻两个“最”的指导理念,构建四种课程类型,实施改革的四个基本策略。 追求一个目的 通过课程教学改革,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打造成功的人生奠定基础。 贯彻两个“最”的指导理念 即按最佳发展期设课,创最近发展区施教。 构建四种类型课程 以功能“维度”来考虑,把我们的创新新教学结构分成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探究)型课程和创新型课程。 实施创新

5、教学改革的四个基本策略 1.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创新能力的校本培训机制。2.建立课程创新改革的工作机制。3.着力建立促进教育教学创新改革的评估机制。4.争取专家介入,形成教师队伍的机制。 2、学生创新能力达成目标: (1)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志向。(2)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3)具有勤于思考、敢于陈述自己见解和敢于冒风险的品格。 (4)努力养成创造性思维方式。(5)积极参与多样化的创造活动。(6)大力探索和普及创造性思维训练的科学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由于课题涉及到介于城、郊之间的初中学生这一特定的群体,并且各子课题存在内容和学科的差异,所以调查研究法必然是本课题

6、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从掌握初始资料到深入研究,都将大量运用这一方法。通过这一方法,各课题组积累了大量的访谈记录,撰写了许多调查研究报告。 2、文献研究法。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查阅并收集了大量的统计表、汇报材料、文件和书籍等书面材料,对简化调查过程,得出定性结论起到了重要作用。 3、比较研究法。本课题研究过程中,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进行了多方面的比较。一是地域比较,如农村与城区的比较,初中各学段的比较等;二是类型的比较,如男生、女生的比较,重点学校与学校的比较,智力与创造力的比较等;三是质量的比较,例如在筛选材料过程中取舍的比较,同类统计资料在数据上的比对、推断等。 4、个案研究法。科学地确定和研究典

7、型个案进行研究是课题研究的捷径,研究中,各课题组提供了许多成功的个案,有着重要的推广意义。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 (1)开题起步阶段 我们以学科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申报立项,当时确立了六个学科共8个子课题为创新研究项目,并确立了在六个班开展实验,还成立了科研处,确定双周六上午为创新教育学习研究固定时间,形成了系统的实验方案。 (2)实验运行阶段 根据学科与课型的不同,不断地实践,反复地探索,创新了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如语文学科的个性化作文指导:启发激趣引导动笔互评,精读课文教学的“导悟创评”;数学课思维为主线的“准备发现探究质疑应用延伸”;物理课的八步教学模式:设疑操作观察小结质疑讨论解疑归纳;化

8、学课的问(激活思维)动(多维互动)探(探索求知)导(归纳引导)创(应用迁移);音乐课的兴趣感知模仿感悟参与体验创新展现等。课题实验涵盖了大多数学科,涉及到绝大多数教师。 (3)全面实践阶段 是全面推行、全员参与,全方位实践阶段。即在全体教师中推广模式,通过讲、说创新研讨课,写创新实践、创新反思论文,召开学科创新说课听课研讨会,举办创新论坛、创新实践、创新反思讲座,不断调整完善各学科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全面摸索新的创新策略。 (4)攻坚结题阶段,随着实践的深入,借助研讨会召开,利用省级新课题立项,我们发现学科创新中的国家级课程、地方性课程和校本课程以及活动性课程、展示型课程、研究性课程之间是有共

9、性的,相对学科型课程内容而言,完全可以打破教材的束缚,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这三类课程均以活动贯穿始终,并注重学生的探究与尝试过程,为此,我们一方面加大这三类课程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力度,另一方面以综合实践活动课带动学科课的研究,努力寻找两者之间的结合点,随着创新课题深入开展,开放性学习的教学理念给了“自主、合作、发展”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空间,会成为创新性课堂教学的评价主体初步形成。 二、课题实施的步骤、措施和对策 1 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以科学的理念指导研究。 自课题组成立以来,每学期定期组织理论学习两次以上,采取集中辅导和相互讨论相结合的方法,交流课题研究计划,畅谈教

10、学研究中的体会,撰写学习过程中的心得。根据本课题研究的计划,课题组成员系统学习了“中学新课程标准”、“观念更新论”、“创新智慧论”、“创造性教育教学的原则与环境”、“创新概念的鉴定及其研究意义”、“创新教育观的内涵丰富性”、“创新思维教学模式浅探”、“从创新教育走向教育创新”等等内容。通过两年多时间的学习,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有了普遍提高,创新意识得到强化。 2、建立行之有效的常规制度,加强研究过程的规范性管理。 (1) 研究过程科学化 课题组成员曾参加过多次的课题研究,具有比较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在本次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认真查阅和学习了大量的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全面开展了多种形式

11、的学生情况调查,在了解教坛动态的同时,根据教学实践中不断产生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修正了研究的具体方案,认真制定每学期的研究计划,一丝不苟地做好阶段性研究的分析、评价、总结工作。 (2) 活动形式多样化 课题研究实行定期汇报制度,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讨论、交流课题研究信息。在不同的年级开设教学研究课,使课题研究始终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相结合。开展优秀教案的评比和教研论文竞赛活动,强化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的意识。 (3) 料积累规范化、及时 。搜集、分析、整理各类研究材料,按照课题研究的要求进行分类建档。在各子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加工、提炼写出与各子课题相符的总课题结题报告。 3、及时总结和推广研究

12、成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人才。本课题研究实行边实施、边总结的办法,通过开设不同范围的研究课和教育教学讲座,及时推广阶段研究成果。 (一)提供课题研究的必要保障 (1)增设保障机制。首先是组织保障。学校增设了科研处,配备了一名主任,落实一名副校长专门分管;其次是时间保障。常规教学本来就时间紧,要使课题研究扎实有效,必须合理安排时间,为此,我们将周六定为课题研究时间,平时每周一次,忙时间周一次,要么“充电”:集中学业务,举办专题讲座;要么“放电”:说课、评课、写论文、搞制作。三是资金保障。除了围绕科研课题增设文

13、本论文、报告,电子课件、演示等奖励项目外,还对周六参加专业学习的给予补助。 (2)完善管理机制。学校过去对课题 研究停留在表面说教状态,没有从管理上真正落实,自申请立项创新教育后,我们充实了对教师综合考核的指标,增设了课题研究项目,分配了过程量化分数。 (3)调整评价机制。一是对教师的评价:由刚性变成弹性,课题内容由缺失到充实,由只以考试成绩定论到既有定论又有评论,即每学期在学生中进行一次教师教育教学综合情况调查,反馈情况分析评价;二是对程序的评价:由轻过程重结果到过程与结果和谐统一,分值上统筹兼顾;三是对学生的评价:由单一走向多元,由只重视显性到显性隐性结合,既重视直观显性的考试成绩,又重视

14、隐性的品德行为的成长过程,设成长记录袋,填综合素质卡,上文明进步榜,一批教师长期重视学生隐性评价,一月一次红榜表彰,形成了班风好,学风纯的班务特色。 (二)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教育即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理念的发展,它也强调培养教育者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的教师。 (三)改革常规课堂教学,突出创新能力 1、改革常规课堂教学预设目标:“以效益为主标,以发展为主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教材为主源,以创新为归宿”。 2、 落实常规课堂教学十个转变:创新教育对象由“少数人”向“全体人”转变, 教育模式由“灌输型”向“重实践、重自学能力型”转变,教育

15、课程由“叠加课程”向“集约型整合课程”结构转变,教育目标由“大学教育目标”向“全程教育目标”转变,、学生评定由“顺从型”向“创新型、个性化”转变,教育手段: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教育内容:由“知识型”向“智情型”转变,师生关系由“师道尊严”向“师生平等”转变,教师知识结构由“单一型”向 “特色型”转变,评价制度由“分数高低型”向“创新素质高低型”转变。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关键。课堂教学以创新实践为核心。实践是创新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过程。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参与实践的习惯,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知识的脉路,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1)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认为寻找更新的教育切入点,研究创新能力培养的新途径。通过调查分析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试图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兴趣、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动手和创造能力为目标;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和发展。如文科教师巧用“三境”培养创新:一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质疑情境,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提问;二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