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企业税负的两种测算方法.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327647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口企业税负的两种测算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出口企业税负的两种测算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出口企业税负的两种测算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出口企业税负的两种测算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出口企业税负的两种测算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出口企业税负的两种测算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口企业税负的两种测算方法.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出口企业税负的两种测算方法在出口退税审核中,单证审核是办理退税的基础和前提,但仅靠单证审核并不能彻底防范骗税,必须把就单审单的工作加以延伸,从多个角度、多个方位监控出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并从中发现问题,达到防范骗税的目的。测算出口企业税负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办法。2005年,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纳税评估管理办法。对所有纳税人进行科学的纳税评估,可以强化税源管理,降低税收风险,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但由于出口企业的主营业务具有特殊性,尤其在计算增值税税负时,按通常方法计算得出的实际税负,不能充分反映其实际税收负担情况,若将出口企业产生的免抵税额作为应纳税额参与税负计算,其税负与实际情况则可能会更

2、加接近。一、根据免抵退税的计算原理,免抵税额相当于出口企业的应纳税额这里,我们先举两个例子(假定征退税率均为17%)。例1:某生产型出口企业2005年3月购进原材料80万元,生产出口货物,原材料全部耗用,产品全部出口,出口收入100万元,当月收齐单证并申报退税,则当月计算应退税额为8017%13.6万元,免抵税额为2017%3.4万元。例2:某生产型出口企业2005年3月购进原材料80万元,生产内销货物,原材料全部耗用,产品全部内销,内销收入100万元,当月取得收入并申报纳税,则当月计算应纳税额为2017%3.4万元。在例1和例2中,免抵税额与应纳税额数值相等。根据免抵退税的计算原理,退,是退

3、企业的进项留抵税额,免抵税额就是免抵退税额大于期末留抵税额的部分,其实就是出口产品的增值部分。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免抵税额就是出口产品若全部内销产生的应纳税额。从以上两个例子的对比,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在征退税率存在差额的情况下,征退税率差的部分出口企业在出口之时已作进项税额转出,记入应交税金的贷方,成为应纳税额的一部分。免抵税额仍然是免抵退税额大于期末留抵税额的差额,仍然是出口产品的收入大于成本的增值部分产生的税额,其与征退税率差产生的进项税额转出之和相当于产品全部内销产生的应纳税额。从这个意义上讲,出口企业的税负(以下简称名义税负A)=(本期应纳税额+本期免抵税额)本期主营业务收入100%二、

4、以名义税负A评估出口企业税负率的现实意义1.对出口企业而言,如果产品100%用于出口,则该企业应纳税额始终为0,如果按纳税评估分税种特定分析指标中税负率的计算,则其税负率=0,无法正确反映企业对国家所做的贡献。如果按名义税负A计算,则税负率为一个数值,至少从一定角度反映出企业对国家做出了贡献。对税务机关而言,可以用这个数值与其它参考值比较,衡量这个企业纳税是否异常。2.在实际工作中,应纳税额、主营业务收入可以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直接获取,免抵税额可以从免抵退税汇总表中直接获得,数据来源直接,计算简便,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三、以名义税负A评估出口企业税负率的缺陷名义税负A的计算,使用三个数据,其中

5、应纳税额、主营业务收入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直接取得,是当期经济指标的真实体现;免抵税额从当期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取得,是企业当期产生的经济指标,但却与当期出口收入无必然关联。按免抵退税操作规程规定,出口企业在产品出口后,按出口发票的离岸价折算成人民币收入,记入当期出口收入,并反映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上;同时,根据征退税率差,计算进项税额转出,在单证收齐后,再根据收齐单证的收入额计算免抵退税额,这时,才会产生免抵税额。由此可见,作为分子的免抵税额与作为分母的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出口收入所对应的时间内涵并不一定一致,这就造成了名义税负A虽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出口企业的实际税负水平。

6、四、以名义税负B评估出口企业税负率的设想以名义税负A评估出口企业税负率的缺陷在于免抵税额与出口收入的时间内涵不一致,那么,在时间内涵一致的情况下,计算另一个名义税负B,能更真实地反映出口企业实际税负水平。根据免抵退税的计算原理,免,是对出口产品免税;抵,是出口产品所耗用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退,是对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办理退税。如果出口产品所耗用的进项税额小于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则差额就是当期的应纳税额;如果出口产品所耗用的进项税额大于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则差额就是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因此,退税额全部是出口产品所耗用的进项税额。如果假定当期出口货物当期全部收齐单证,参与免抵退税计算,

7、则当期产生的退税额就是出口产品所耗用的抵顶内销货物销项税额后的余额,超过原材料所含进项税额的部分就是出口产品的增值部分所产生的免抵税额。在这个设想下,免抵税额与出口收入处在同一时间内涵中,计算出的名义税负B也就更接近实际水平。五、名义税负A和名义税负B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对出口企业而言,出口货物也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从这一个角度上看,出口产品也有增值,有增值就会产生免抵税额。如果企业长期无免抵税额,或免抵税额很少,就应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可能的原因有:1.进项留抵大,企业是否存在虚增进项或原材料积压的情况;2.内销货物不记、少记收入的情况;3.当期出口货物是否当期都记了收入;4.出口企业是否存在低

8、开出口发票的行为;5.半成品、产成品大量积压;6.新办出口企业刚满12个月,开始计算退税;7.出口企业以进料加工业务为主。对发现的不正常现象,应责令企业改正并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进行处罚。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对每一户出口企业计算其名义税负A,再与同行业税负水平比较。若偏低,再计算其名义税负B。若仍不正常,再由征收单位对该企业进行全面解剖,分析具体原因免抵退税出口企业增值税税负=应纳税额+免抵税额(包括单证不齐视同收齐单证)/(应税销售额+免抵退税销售额)。应税销售额不包括来料加工、国内转厂等免税销售额。免抵退税出口企业增值税税负率=(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应纳税额)(当期

9、应税销售额+当期免抵退税销售额)1OO%。其中的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单证齐全销售额计算产生的免抵税额+当期单证不齐出口销售额模拟计算的免抵税额。“当期单证齐全销售额计算产生的免抵税额”来源于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当期单证不齐出口销售额模拟计算的免抵税额”的计算过程如下:1、计算已实现“免抵退”税额与出口单证齐全销售额的比例,假设为A,则A=“免抵退”税额/出口单证齐全销售额*1OO%,“免抵退”税额、单证齐全销售额均来源于当期“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的累计数。2、将单证不齐模拟单证齐全,计算“免抵退”税额。单证不齐模拟“免抵退”税额=单证不齐销售额*A,单证不齐销售额来源于当期“免抵退”税申报汇总

10、表的累计数。3、计算还原税负最后一期纳税申报的期末留抵税额B=当期纳税申报表的“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的“应退税额”。4、计算单证不齐模拟的应退税额=“单证不齐模拟的免抵退税额”与“还原税负最后一期纳税申报的期末留抵税额”B比较,取最小值。5、计算单证不齐模拟的免抵税额=单证不齐模拟的免抵退税额-单证不齐模拟的应退税额。实例:例1。某企业O6年1月份外销8OO万(人民币),出口退税率为13%,内销为1OOO万,当月进项税额为35O万,期初无留抵。则:当月应交税金=1OOO*17%-35O+8OO*4%=-148万(留抵),当月应退税额=免抵退税额=8OO*13%=1O4万,

11、当月免抵税额=当月免抵退税额-应退税额=1O4-1O4=O,当月税负=O/(8OO+1OOO)*/1OO%=O%;会计处理:网上:借:应收补贴款1O4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1O4,本人的处理:同上;例2:同样是例1。进项税额改为25O万。则:当月应交税金=1OOO*17%-25O+8OO*4%=-48万(留抵),当月应退税额=当月留抵税额=48万,当月免抵税额=当月免抵退税额-应退税额=8OO*13%-48=56,当月税负=56/(8OO+1OOO)*/1OO%=3.1%;会计处理:网上:借:应收补贴款48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48,借:应交税金应交税金(出口抵减内

12、销产品应纳税额)56贷:应交税金应交税金(出口退税)56本人的处理:只做了第一步,无做第二步;例3:同样是例1。进项税额改为2OO万;则:当月应交税额=1OOO*17%-2OO+8OO*4%=2万,当月免抵税额=当月免抵退税额=8OO*13%=1O4万,当月税负=(2+1O4)/(8OO+1OOO)*1OO%=5.89%;会计处理:网上:暂无睇到这样的例子;是否借:应交税金应交税金(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1O4贷:应交税金应交税金(出口退税)1O4?本人的处理:无作处理;通过上述的例子对比。本人想弄清楚:我的税负计算是否正确?我的出口退税处理只反映了实际应退回企业的出口退税部份,并无反映免

13、抵税额部份,正确吗?应交增值税明细帐的(出口退税栏)减(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栏),是否等于当期实际应退回企业的出口退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栏)是否等于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第25栏(当期免抵税额)。例3的情形是否需要进行会计处理借:应交税金应交税金(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1O4贷:应交税金应交税金(出口退税)1O4国税答复:免抵退税企业应结转当期免抵税额和应退税款,会计分录: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款(应退税额部分)、应交税金应交税金(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免抵税额部分),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所以例1会计分录正确,例2少做了第二步,例3也应补做免抵税额分录。

14、三个例子的税负计算正确。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增值税税负率计算税务系统出的一个关于税收负担率的计算公式:税收负担率=(内销收入+外销收入)*适用税率-(上期留抵+本期进项-期末留抵-进项转出)/全部销售收入*100%注:进项转出中不包括外销收入乘退税率差而转出的部分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增值税税负率计算:(内销销项免抵退销售额征税率进项税额)(免抵退销售额内销销售额)出口退税企业的税负率计算:目前对于出口型生产企业税负率的计算方法分二种情况:1、期初进项留抵数中有以前年度出口但末申报退税的进项留抵在内,且数额较大,主要形成原因是由于新批的出口企业受一定条件限制,前十三个月不能申报出口退税,其金额放在留抵进

15、项中体现。且到年末仍有留抵,其留抵数的计算应为上年末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期末留抵数-下年度1月份增值税纳税申报上的本期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0,此时期初留抵直接影响到下年度的税负率,此时当年实际税负率的计算方法:(全年销售收入(内外销之和)*17%-当年进项)/全年销售收入。2、对于不受上项因素影响的企业:税负率的计算公式有二种:第一种计算方法是:(免抵额+应纳税额)/全年销售收入。第二种方法是:(全年销售收入*17%-进项税额+期初进项留抵-期末进项留抵)/全年销售收入。此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是一致的。或:税负=【年度销项税额合计+免抵退货物销售额17%-(年度进项税额合计-年度进项税额转出合计+年初留抵税额-年末留抵税额)】【年度应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不包括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免抵退货物销售额】100%这是针对“出口企业有实行免抵退办法的,也可以说总结为:应交税金/销售额以上计算中的进项税额均为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货物进项转出,期初期末留抵均为增值税纳税申报上的留抵数-下期申报表当月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增值税税负率计算公式:增值税税负率=年度销项税额合计+免抵退货物销售额*应税货物实用税率-(年度进项税额合计-年度进项税额转出合计+年初留抵税额-年末留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