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稿2.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323929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稿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稿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稿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稿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稿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稿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稿2.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说课稿2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这一课题选自高中地理必修二的第三单元第一节当中的一个内容。本课时主要讲述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俗话说“无农不稳”。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十五”和“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因此,农业在整个国家的稳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本课题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另外,关于“农业区位”这部分知识是本章第二、第三节进一步分析世界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所必备的基础知识。2、 教学三维目标

2、本课题依据课程标准对三维目标的要求是:知识与技能方面:第一、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及其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第二、利用图表分析法让学生理解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学习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和农业区位论让学生掌握地理的综合分析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思想,培养学生充分、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自然资源的观念。目标确定之后,依据课程标准,学生的情况我将教学的重点确定为“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将教学难点确定为“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将此确定为难点的原因是这个知识点较为抽象,学生部易理解。教法那么如何突破重难点? 下面我将说一下教法。在理论

3、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思想指导下,我将利用活动、案例、图文、进行形象、生动、直观的启发学生。主要教法为图导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讨论式教学法、讲授法等多种方法的结合。力图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学法在学习方法指导方面:坚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首任。引导学生进行读图分析、案例分析、小组探究讨论学习、总结归纳等多种学习方法的结合。 下面我说一下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导入两幅图,一幅是硕果累累的芭蕉树,一幅是没结果的芭蕉树,提出问题:为何同是芭蕉树,长在罗平八大河这边的就会结果,长在马街这边的就不结果?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导入课程。然后组织学生看课本上57-58页上的内容并

4、发放导学案。在此期间我书写板书: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农业:农业生产的特征: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1. 自然条件:2. 社会经济条件:3. 技术条件:写完之后,讲述农业的定义和农业生产的特征。并把农业生产的特征写在黑板上。然后举例分析农业生产的三个特征: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讲完之后过度到下一个内容。播放PPT图片请一名同学回答,图中呈现这种,东耕西牧,南稻北麦的农业格局的原因?引导学生回答,是因为自然条件的限制。然后具体讲述:自然条件当中的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等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讲完自然条件之后,讲述社会经济条件: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市场范围,农产品销售)、政府政策(

5、推行技术、增减面积、调整布局和结构)、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管理等。最后在讲述技术条件:冷藏、良种、化肥、机械并把相应内容在黑板上写下来。1.自然条件:气候、水源、土壤、地形2.社会经济条件: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市场范围,农产品销售)、政府政策(推行技术、增减面积、调整布局和结构)、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管理等。3.技术条件:冷藏、良种、化肥、机械由于本节课的内容较为抽象,所以我组织了几个探究活动,让学生加深对本节课重难点的理解和应用。首先将学生分为六个组,接着分配任务,然后给学生时间进行小组探究讨论。时间到后分享结果,然后让他们自评和小组间的互评,组织互评的原因是

6、防止他们只关心自己讨论的问题而忽视了其他组的问题。让学生对整个课题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最后是教师的点评:在点评的过程中药给学生肯定和鼓励,同时也指出不足。在课堂内容结束后腰进行课堂小结,主要是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难点。最后让学生做导学案上的反馈练习。一堂课就完整结束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祝老师们 生活愉快 万事如意!水稻种植业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水稻种植业这一课题选自高中地理必修二的第三单元第一节当中的一个内容。本课时主要讲述水稻种植业的分布、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优势和特点。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说课教

7、材分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的基础上, 进一步应用区位因素分析方法,对水稻种植业做出具体分析, 在本章中起着延伸、承接的作用,通过本节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的一般方法,并能够运用该方法自主学习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三维目标本课题依据课程标准对三维目标的要求是:知识与技能方面:1.学生能在未标注的世界地图上,指出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区2.总结出亚洲水稻种植业生产特点,综合分析亚洲成为世界最大水稻产区的区位因素过程和方法方面:通过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发展”的思

8、想观念,正确认识相对稳定的自然条件及多变的社会经济条件,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农业生产。目标确定之后,依据课程标准,学生的情况我将教学的重点确定为“水稻种植业的分布、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和特点”。将教学难点确定为“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将此确定为难点的原因是这个知识点较为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教法那么如何突破重难点? 下面我将说一下教法。在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思想指导下,我将利用活动、案例、图文、进行形象、生动、直观的启发学生。主要教法为图导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讲授法等多种方法的结合。力图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学法在学习方法指导方面:坚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首任。引导学生进

9、行读图分析、小组探究讨论学习、总结归纳等多种学习方法的结合。 下面我说一下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导入三幅图,三幅图均是在种植水稻,提出问题:图中人们在做什么?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导入课程。然后组织学生看课本上60-61页上的内容并发放导学案。在此期间我书写板书:水稻种植业 探究一 水稻种植业的分布: 探究二 影响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 探究三 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写完后组织探究活动 首先将学生分为六个组,接着分配任务:一组二组讨论探究一、三组四组讨论探究二,四组五组讨论探究三。然后给学生时间进行小组探究讨论。时间到后分享结果,然后让他们自评和小组间的互评,组织互评的原因

10、是防止他们只关心自己讨论的问题而忽视了其他组的问题。让学生对整个课题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最后是教师的点评:在点评的过程中要给学生肯定和鼓励,同时也指出不足,同时再讲述知识点。具体为:教师 播放世界水稻种植业分布的图图3-1-6世界水稻种植业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板书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过渡世界水稻种植大部分分布在亚洲,为什么亚洲成为世界上的水稻主要分布区。 教师 播放并讲解图表板书雨热同期、地势较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大、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过渡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种植分布

11、区,除了有其自身区位优势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播放图片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方式还比较落后, 亚洲的水稻种植业主要是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三是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板书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在课堂内容结束后腰进行课堂小结,主要是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难点。最后让学生做导学案上的反馈练习。一堂课就完整结束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祝老师们 生活愉快 万事如意!人口分布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口分布这一课题选自高中地理必修二的第一单元第三节当中的一个内容。本课时主要讲述世界人

12、口分布趋势、中国的人口分布规律。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说课。教材分析1. 教材的地位在第一第二节学习了“人口的增长和迁移”为本节课的奠定了基础,本课程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展开的。本节课的内容“人口分布”是人类对地理环境施加影响的最基本方面。人口分布的地理特征,既反映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口变动的约束和限制,也反映了人口变化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可以说,人口分布是联系人口和城市两部分的桥梁,为后续学习城市与地理环境打下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2. 教学三维目标本课题依据课程标准对三维目标的要求是:知识与技能方面:说明世界和中国人口分布

13、趋势。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图表,培养学生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资源的有限性,理解我国人口问题和人口政策。1 目标确定之后,依据课程标准,学生的情况我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为“世界和中国人口分布的趋势”。将其确定为重点是因为课标上做了要求,将其定为难点是因为高一学生本身就具备初步的人口知识,但仅是表面现象的认知,对人口分布缺乏整体的认识,尤其是世界人口分布趋势。另外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较弱,课外知识积累很少,而本课题较多内容是通过图表反应出来的。教法那么如何突破重难点? 下面我将说一下教法。在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思想指导下,我将利用活动、案例、图文、进行形象、生动、直观的启发学生

14、。主要教法为图导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讲授法等多种方法的结合。力图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学法在学习方法指导方面:坚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首任。引导学生进行读图分析、小组探究讨论学习、总结归纳等多种学习方法的结合。 下面我说一下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请同学们观察这两幅图,这是我国两个地区人口分布情况,一个地区人口密集,而另外一个地区人口却非常稀少,两地存在极大地差异,以此来导入课程。然后组织探究活动,将学生分为四组,并发放导学案。任务分配一组分析课本16页图1-3-1二组分析表1-3-1三组分析表1-3-2四组分析表1-3-3然后给学生时间进行小组探究讨论。在此期间我写板书:一、人口分布1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的联系与区别(1)人口密度是衡量人口分布的指标人口密度=总人口数总面积(2) 人口密度不能反映人口分布格局2. 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3. 我国的人口密度4. 我国的人口分布规律时间到后分享结果,然后让他们自评和小组间的互评,组织互评的原因是防止他们只关心自己讨论的问题而忽视了其他组的问题。让学生对整个课题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最后是教师的点评:在点评的过程中要给学生肯定和鼓励,同时也指出不足,同时再讲述知识点。具体为: 人口密度是衡量人口分布的指标,人口密度=总人口数总面积,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地的人口密度是相同的,但人口分布格局却不同,左图的人口分布比较集中,右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