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课程论文格式.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323595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军事理论课程论文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军事理论课程论文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军事理论课程论文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军事理论课程论文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军事理论课程论文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军事理论课程论文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军事理论课程论文格式.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军事理论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假如我是于伟国 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 专 业:人文与教师教育 班 级:16教育(2)班 指导教师:刘继宪 二一六年六月六日成绩评定表题目假如我是于伟国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专业人文与教师教育班级16教育(2)班成绩姓名学号分工情况成绩王诗婷分工执笔人;资料搜集与整理;文字校订;文稿装订打印雷玲云分工执笔人;资料搜集与整理;文字校订;文稿装订打印陈娜娜主要执笔人;资料搜集与整理曾心怡分工执笔人;资料搜集与整理;文字校订;文稿装订打印说明:分工情况为主要执笔人;分工执笔人;资料搜集与整理;文字校订;文稿装订打印五种情况。单项成绩标准为:主要执笔人成绩为论文成绩的10

2、0%,分工执笔人成绩为论文成绩的90%,参与资料搜集与整理、文字校订、文稿装订者成绩为论文成绩的80%。如参与论文创作的两项工作以上,成绩均按论文成绩100%评定标准计算。讨论过程:对于假如我是于伟国,如何在实践层面让备战打仗思想落地生根?这个问题,我们小组讨论过程如下: 王诗婷认为:军事斗争准备是军队的基本实践活动,是维护和平、遏制危机、打赢战争的重要保证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学习贯彻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系列专家访谈之四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 雷玲云认为:这一重要论述的关键在于“唯一”和“根本”。所谓“唯一的”,就是说衡量一支军队价值高低、能力强弱,没有其他标准,只有

3、战斗力这一个标准。离开战斗力标准搞军队建设,就如同射击失去准星,必然会偏离目标、达不到目的。所谓“根本的”,就是讲战斗力标准在军事实践活动中起着基础性和支配性作用,是军队建设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它决定着我军的根本职能、第一责任能否实现及实现程度,决定着我军建设质量好坏与效益高低。军队建设的各项工作如果脱离了战斗力这个根本,一切都将是空谈,都是无用之功。陈娜娜认为:新形势下,重申战斗力标准,并突出强调其作为判断军队各项建设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根本尺度的唯一性、排他性,体现了对强军兴军内在规律的深刻把握,对于强化官兵战斗队意识,引领我军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4、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军官兵认真学习领会关于战斗力标准的重要论述,广泛深入开展战斗力标准大讨论,向精神懈怠宣战,向和平积弊开刀,部队备战打仗意识显著增强,官兵战斗精神持续高涨。 曾心怡认为:各级强化官兵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意识,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担当,将战斗力标准贯彻到抓备战、谋打赢各领域全过程,作为党委第一要务、主官第一责任、官兵第一职责,一切建设和工作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真正让战斗力标准在官兵心中牢固立起来。经过讨论,形成了如下观点:1、军队要随时准备打仗,这是军队根本职能所决定的。军事斗争准备是军队的基本实践活动,是维护和平、遏制危机、打赢战争的重要保证。2、改革强军征程激荡,

5、备战打仗从新理念、新格局、新活力中获得了新势能。新形势下,深入理解备战打仗思想,在实践层面让备战打仗思想落地生根,做到居安思危。 大家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达成了共识 对于讨论结果,形成论文。正文:(题目 黑体三号)内容提要(黑体四号):(150300字)(宋体小四号)关键词:(黑体四号)(宋体小四号 三到五个,用两个空格格开,后面一词不用标点符号)正文:(宋体小四号)&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习近平强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国家安

6、全委员会,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目的就是更好适应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体制,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    习近平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

7、安全观,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富国才能强兵,强兵才能卫国;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

8、标相向而行。    习近平指出,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要遵循集中统一、科学谋划、统分结合、协调行动、精干高效的原则,聚焦重点,抓纲带目,紧紧围绕国家安全工作的统一部署狠抓落实原标题:你把主要精力用在准备打仗上了吗打赢战争是军队的“头等大事”和“第一责任”。军队是为打仗而存在的,当兵打仗理所当然,带兵打仗天经地义,作为军人,主要精力不用在研究作战上,主要心思不用在琢磨打仗上,主要时间不花在主业主责上,何谈价值、何谈打赢?毋庸讳言,前些年,不良政治生态造成的问题积弊,长期和平环境带来的和平积习,使一些人或是把主要心思放在了出名挂号上,或是把主要时间花在了迎来送往

9、上,抑或是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工程建设上,致使部队研究打仗的氛围不是很浓,琢磨训练的人员不是很多。面对林林总总的“五多”、形形色色的“四风”,很多人埋怨:主要精力都被这些东西占去了,哪来的心思抓打仗?如何使官兵特别是领导干部把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把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成了全军官兵对改革后的一大期待。近年来,随着纠“四风”的“紧箍咒”越念越紧,治“五多”的“篱笆墙”越扎越牢,全军大抓军事训练的氛围更加浓厚。然而,面对“你把主要精力都用在打仗上了吗”的提问,每个人都能给出肯定的回答吗?应该说,绝大多数同志交出了合格答卷。但也要看到,面对正风反腐的高压态势,有人把主要精力用在了所谓“安全着陆”上:把正常

10、的战备建设喊停了、把规定的合法福利取消了、把该拍板的事情上交了,成了不想出事也不求上进的“孙连城”;面对战备训练的更高要求,有人把更多心思花在了修身养性上:办公室里临摹书法、回到家里伺候花草、节假日里品茗打牌,成了看上去很忙其实很闲的“老干部”;面对编制体制改革后的新情况,有人把更多时间花在了“平稳起步”上:险难课目压缩了,夜间训练取消了,实战化指数降低了,成了指挥所里不闻硝烟味的“太平官”。军不思战,国之大难。“来如天坠,去如屯逝”的蒙古大军在建立元朝后战斗力锐减,主要原因是其将领们“心在家上、财上,不思战场”;李自成的大顺军在占领北京后迅速溃败,一个重要原因是将领们不思金戈铁马,常思声色犬

11、马。一支支曾经摧枯拉朽、不可战胜的军队废弛战备的悲剧警示我们:“虑不先定,不可以应卒;兵不闲习,不可以当敌。”只有时刻把主要精力用在练兵备战上,才能始终保持箭在弦上、倚马可待的战备状态。俗话说:“干什么就吆喝什么。”军人生来为战胜。如果一名军人对研究作战缺乏兴趣,“身在曹营心在汉”;对钻研打仗不动心思,“占着位置不干事”,就不是一名合格军人,就该经常听听一位退休老红军振聋发聩的考问:“军人嘛,不琢磨打仗琢磨啥?”一名军人,是不是把主要精力用在打仗上,体现职业精神,彰显忠诚担当。在这方面,我军很多将领给我们做出了好样子。开国中将姚喆研究打仗成癖,称自己“除了打仗,什么也干不了”;李达将军外出必带

12、“老三样”:地图、指北针、放大镜,对全国的2000多个县名倒背如流;粟裕大将终生不会打牌下棋,不会喝酒跳舞,最大的爱好是看地图,最大的追求是尚武,最向往的地方是战场,一想到打仗就会几天几夜不合眼,这才“尽打神仙仗”,被毛主席誉为“最会打仗”。正是因为过去我军一大批将领把打仗当主业、专业,才取得了一场场以弱胜强的战争胜利,才尽早赢得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与独立。恩格斯说:“对战略和战术的改变起变革作用的是更好武器的发明和士兵成分的改变”。当前,我军“脖子以下”改革深入推进,如何使新体制、新装备、新人员尽快形成新的战斗力,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不惮风霜与苦辛,不断强化“任期内打仗、随时准备打仗”的思想,心

13、无旁骛钻研信息化装备、聚精会神提高信息化作战本领,肯下“笨功夫”“慢功夫”,才能确保随时拉得出、上得去、拿得下。丘吉尔曾言:“如果我们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而战争没有爆发,我们失去的可能只是黄金。但如果我们事先没有做好准备而战争突然爆发了,我们失去的将是整个大英帝国。”“事先准备”是什么?是打仗准备!把打仗当专业,把当兵当事业,事事以提升战斗力为根本目的,时时以能打胜仗为根本指向,就会在“习而用之,一可当百”中,成为战斗力超强的强军先锋。兵可千日不用,不可一日不备。特别是我国作为一个陆海复合型大国,所面临的安全环境日趋复杂,安全威胁复杂多样。这对统筹协调、扎实推进各方向各领域军事斗争准备提出了新的

14、更高要求。因此,必须坚持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按照能打仗、打胜仗要求,全方位抓好抓实各项备战工作,促进军事斗争准备全面协调发展,从而保持战略全局平衡和稳定。高度重视军事斗争准备,反复强调必须坚持军事斗争准备龙头地位不动摇,带领全军真抓实备、真谋打赢,部队备战打仗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创新军事战略指导,制定并实施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深化现代战争制胜机理研究、聚力体系作战能力生成,信息化建设等各项准备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日常战备工作有效落实,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王智华:近五年来,全军广大官兵遵照和中央军委的指示要求,紧紧抓住军事斗争准备这个龙头,坚持备战打仗不放松,强军兴军实践取得长足的进步。可以预见,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深入,我军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的实施推进,军事斗争准备质量和效益也将得到进一步增强,我军打胜仗的能力必将得到全面提高。加快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的联合作战指挥体系记者:军队能不能打仗、打胜仗,指挥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加快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的联合作战指挥体系,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坚强支撑。这既需要掀起“创新潮”,也需要打好攻坚战。请问专家对此应该怎么看?王智华:未来作战是体系对抗、联合作战,指挥有力才能形成体系、才能保证联合、才能有效对抗。因此,强调,我们必须努力建设绝对忠诚、善谋打仗、指挥高效、敢打必胜的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