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管理研究》课题申报-阶段实施-结题报告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2314760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管理研究》课题申报-阶段实施-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班主任管理研究》课题申报-阶段实施-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班主任管理研究》课题申报-阶段实施-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班主任管理研究》课题申报-阶段实施-结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班主任管理研究》课题申报-阶段实施-结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主任管理研究》课题申报-阶段实施-结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管理研究》课题申报-阶段实施-结题报告(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名称 学校班主任管理研究课题申报课题组负责人 邢永照课题所在单位 济阳县新市镇中学填表日期 二0一0年11月20日一、基本情况课题负责人基本情况姓名邢永照年龄34性别男民族汉行政职务无专业职务中学二级研究专长学生管理联系电话(办)0531-84311519(手机)13573162608电子邮箱通讯地址济阳县新市镇中学邮编251403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职务 职称专长工 作 单 位张金光男44中学高级数学教学研究济阳县新市镇中学李洪波男43中学一级语文教学研究济阳县新市镇中学二、课题论证1、对课题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证:理论价值: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做好班级管

2、理的核心,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教育改革已进入以加强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阶段。新时期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更需要班主任倾注大量精力和心血。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在中学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学校的文化教育、思想品德以及课外活动都离不开班主任工作,把一个班级的几十名学生组织成一个坚强的集体,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工作的好坏,因此加强学校班主任的管理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众所周知,班主任水平越高,管理的效果越好;近年来,大部分教师不原

3、担任班主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新课改实施以来,这方面的研究开迫在眉睫。1、当代的认知理论。当代认知理论认为,人类的管理过程相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过程,包含着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提取和输出五个环节,缺一不可。没有信息的输入,即环境的刺激,管理者的发射器便不会发生作用,也就不会产生信息的输入、编码和储存。而没有信息的提取和输出,人类的管理过程也没有结束,也就不能称之为管理,更不要说是有意义的真正的管理。2、自主性活动理论。所谓自主性活动,是指教师在组织、指导和帮助学生在校生活学习时,明确任务的基础上,自觉、自主地进行学习活动,并努力使自己完成管理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这里的“自主”

4、,既包括教师“个体自主”,也包括管理“个体自主”基础上的学生“集体自主”。这种管理活动方式完全体现教师的主体性、动力支配性和策略性等认识特性和情感特性。教师致力于促使教学活动化,提高学生主体活动的实际参与度,在自主管理活动中获得积极的体验。3、人本化理论和相关法规理论。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亦即马克思主义人学,其本质特征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思想具体体现在教育上就是育人为本,学生为本,体现在教学管理上就是实行人本化管理。人本主义强调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学习,是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吸收任何他自觉有趣和需要的知识。我们的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新的课程改革关注每一位学生自身的发

5、展,也注重教师的发展,我们都能感受到素质教育对班主任的现实要求。实践价值:在新课改的大潮中,很多教师精彩的管理,曾一度让众多教育领导以及家长看到了学生的希望。然而,当我们走出课堂回到现实,却发现许多教师视现代管理理念为浮云,将管理与教师职业道德严重分离,相互割裂。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有效开展教学管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之时,讨论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如何行动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1、本课题针对普遍存在于教师中的忽视教师自省的现实问题而提出。常态管理中,“教师苦口婆心、学生视若无睹”,师生实际的精力付出与实际收效之比实在不协调、不对等。很多教师把以成绩为基点

6、的管理当成了圣经。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由于课时的紧张,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被一次次地剥夺了。在教学中出现了“管归管、学归学”的脱节现象,师生关系的冷漠出现,两极分化情绪对抗逐渐加大。2、本课题针对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而提出。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具体地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可见,此次课程改革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到了中心位置,重在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当我们秉承“以德施教”这一课改理念时,才有可能实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

7、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这一目标。3、本课题针对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着的许多“痼疾”而提出。应试教育下学生只知道被动地听,而没有时间思考并提出问题,“痼疾”很多:没有很好地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管理效率低下,学生心理负担过重;呆板的管理评价机制,使老师不能及时获悉学生的平时收获,从而缺乏适时的学情分析;满足于表面的分析,缺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培育出一个健康的班级。师生的关系,相辅相成,教学相长。2、对课题所达目标和主要内容的论证:课题所达的目标:本课题研究的出发点,是依据新课改形式下师生的现状,力求在现行教育制度下,

8、提高管理的主动性和效果。而班主任管理研究的最大价值就是将融洽师生关系,通过活动让师生都自省,反思,进而改进不足。3、对课题实施过程设计和主要措施的论证:研究过程:1、准备阶段(2010年12月2011年2月)拟定方案,邀请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论证,就课题方案进行探讨,启动课题研究。2、实施阶段(2011年3月2012年3月)制定研究计划,全面实施研究,及时写出相关论文研究报告。3.结题阶段(2012年3月5月)汇集研究资料,进行全面总结,接受专家鉴定。整理出课题的终结性报告和结题报告。研究预期成果:课题研究报告;相关课题研究的影像、照片等,教师论文;学生成果展示。主要措施:1、健全组织,建立以正

9、副课题组长为课题负责责任制的课题小组,全课题组组成员齐心参与的课题组。2、通过培训,提高课题研究小组成员的理论水平。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就课题研究的开展作指导,特别是就课题研究涉及的理论。课题研究的方法及其他相关知识进行指导。3、做好课题研究实施前的宣传发动工作,协调好各方关系,特别是学校与家庭、社会间的沟通,为课题的研究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以赢得家庭、社会的支持,创建良好的实施氛围。制定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方案,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明确、方法准确。4、对课题承担者科研水平与能力及科研保障条件的论证:对课题承担者科研水平与能力:本课题组成员共3名教师,其中县教材研究先进个人1人,县学科带头人3人,县教学

10、能手3人,高级职称教师1人课题组成员团结向上,有一定的钻研精神和研究能力。科研保障条件: 学校领导对课题研究工作相当支持,会提供足够的经费保障。本课题需要在平时自己的班级管理中进行,不太需要经费等条件,只需每位成员潜心钻研,对主观要求高,而教师研究能力强,教研经验丰富,教研组成员积极参与,科研热情高涨。学校硬件条件好,摄影机、录音笔等学校都能提供,对客观条件的要求并不高。三、课题所在单位的意见单位公章单位负责人签章学校班主任管理研究实施过程及阶段性总结课题组负责人 邢永照 济阳县新市镇中学 2012年2月20日课题组成员研究1研究方向:新时期班主任工作如何开展研究人:张金光时间:2011年3月

11、-2012年2月呈现形式: 论文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做好班级管理的核心,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教育改革已进入以加强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阶段。新时期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更需要班主任倾注大量精力和心血。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详细论述新时期班主任工作如何开展。一、打好基本功,提高班主任自身综合素质做好班级各项管理工作,班主任必须加强自身建设。班主任自身建设的关键是提高班主任自身素质,树立班主任权威。班主任,首先是一名教师。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智慧的化身,这正是班主

12、任权威产生的前提。如果班主任能够通过其智慧、才干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这种权威,那么在今后工作中就能起到“不令而行”的效果。班主任打好基本功、树立威信应从以下三方面努力:1.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武装自己,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还要熟悉所学专业的一切知识,真正做好“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2.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加强自身修养。热爱学生,做学生的楷模。这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努力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世给学生以示范,做学生的好榜样。3.班主任应具备各种能力。具体可以包括: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的能力;以言动心的说服能力;形成班集体的组织能力;指导班级活动的能力;启迪学生心灵,教育和管

13、理相结合的能力等等。二、构建和谐的班集体,树立良好的班风,切实做好学生工作构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需要让学生在健康的集体舆论和和谐舒畅的集体气氛中通过多种多样的人际交往,丰富多彩的自觉的主题活动创设一个友善、民主、平等、团结、进取的班集体,使学生的个性获得健全、充分、全面的发展,让学生在集体中发现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切实做好学生工作应具体包括:1.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培养建立一支有责任心的班干部队伍,班级工作管理上实行精细化责任制。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许多班级管理工作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做,既能够锻炼学生的能力,又能使自己从繁杂的班级事务中抽出身来,以更好地研究教

14、学,研究课堂,辅导学生,但这需要班主任适时培养班级干部,对班级管理做好指导工作。2.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正确的班级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化、激励的作用,是巩固班集体和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班主任应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努力把舆论中心引导至正确的方向。同时,良好的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就会无形地支配集体成员的行为,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班主任可以通过讲清道理、树立榜样、严格要求、反复实践等培养和树立良好的班风。3.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在开展此类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以德育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阶段,适应新时期新形势,更切实地做好学生工作。三、转变班级管理理念,适应新时期新阶段教育形式新时期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笔者认为,必须讲究策略、注意方法、投入情感,切实转变一些陈旧的、落后的班级管理理念,加强民主管理,推进创新教育,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目标上,新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