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指导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229966 上传时间:2017-10-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指导(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指导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小课题研究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选题、主动实践、积极反思等方面的体验,在研究过程中受到教育,学到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将学校习得的知识、能力实践于生活之中,又将生活中的发现和研究中积淀的能力作用于自身的认知结构中,形成一个建构式的动态的学习过程,培养主动地、科学地探究的基本素养。因而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搜集整合信息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等语文能力得到综合运用和实践,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小课题研究中得以发展与巩固。我们认为小课题的研究,离不开教师的具体指导。教师的指导可以从研究主题的确定、研究方案的制订和研究

2、过程的展开三方面进行。一、小课题研究主题的确定小课题研究的内容丰富多彩。只要留心生活,都能提炼出研究的主题。它“可以是活动类的,可以是研究类的;可以是自然类的,也可以是社会类的;可以从学科的教材中开发研究项目,也可以从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开发一些项目。”在操作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这样几个角度进行选择,并确定主题。1学科资源的整合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打破了学科界限,强调了语文与数学、音乐、美术等其他学科相沟通。通过研究活动,学生综合性地学语文、用语文,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因此在小课题研究中我们紧抓学科间的资源整合,在把握个性的基础上,以语文语言为凭借,适当适时地向各科教学开放,并相互渗透,发挥学

3、科间整体资源的协调提高作用。例如可贵的沉默一文中讲道,父母常常为孩子过生日,可是孩子们却极少想到为父母庆祝生日。课文的学习引起了学生的沉思,于是我们发起了 “绿叶不忘根的情爱心回报活动”。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踊跃参与各种生活实践,主动热情做家务,美丽画笔绘贺卡,一展歌喉颂赞歌,编辑短信表真情,同时也拥有了自己的真实感受。然后,我们组织吟诵有关孝敬的诗词文章,讲述历史名人及身边人物的孝敬故事,开展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在“我是孝敬星”的演讲中,学生个个神采飞扬,滔滔不绝,有的说:“孝敬是闲暇时的扫地,洗碗,拖地。”有的说:“孝敬是爸爸妈妈下班时递上的一杯茶,是劳累时洗的一双脚,是生病时送上的一颗

4、药。”有的说:“孝敬是主动递给爷爷奶奶的遥控器,是父母忧愁时说的几句开心话,是学习求上进为家庭增添的欢乐笑声。” 还有的说:“孝敬就是绿叶不忘根的情,儿女不忘父母恩。”平时,一听写作文就头大的王轩这次居然主动写起了孝敬长辈的事儿,还说自己第一次发现写作文也不难呢。由此可见,学科资源的整合利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了语文学习内容,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能力。2生活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活的空间有多大,语文学习的空间就有多大。”一切自然风光、当地和国内外的焦点事件、日常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和话题都可以成为综合性学习的小课题研究内容,教师鼓励学生走出学校的小课堂,走向生活的大

5、课堂,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在丰富的生活中寻找小课题研究的资源。例如去年 6 月,首届中国杨梅节暨中国绿色财富论坛在我县隆重举行。评选“杨梅仙子”,举行“仙梅大擂台”、上果园品仙梅、观大型文艺晚会,各项活动异彩纷呈,热闹非凡。五湖四海的朋友纷至沓来,对仙梅赞不绝口。为此我们引导学生围绕“亲近仙梅”的主题开展调查与研究。通过访问、读书、上网搜集资料,作好记录;分门别类地整理搜集到的资料,装订成小册子,给小册子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并配上精美的插图;编一张关于仙梅的手抄报;写一份成果汇报课的策划书;选择自己喜欢的有关杨梅的诗词或文章,有声有色地朗诵并赏析;为仙梅创作广告语,夸一夸仙梅(可以是搜集的,也可以

6、是自己写的);写一篇作文,说说自己的活动心得,或者为进一步打开市场销路献计献策。在搜集、观光、采访、调查等活动中,学生感受到杨梅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在实践中提高了语文综合素养,激发起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3人文资源的辐射利用每一个地方都会有自己独特的风俗民情、民间艺术、仁人志士、古宅遗迹等传统人文资源。对这些资源,我们进行现代性转换和激活,使之与其他资源进行变通、嫁接,成为语文教育的新生长点。例如立夏、端午、清明、中秋、春节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只要我们精心设计,就能成为很好的语文学习资源。今年新春佳节,学生围绕“红红火火中国年”的主题有滋有味地研究起来。回校后,教师召开了主题班会,让学生说

7、一说、写一写活动的感受。学生兴致勃勃地介绍在做美食、猜美食、品美食等一系列活动中品出的浓浓年味,描绘放焰火时“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绚丽情景和元宵节做花灯、猜灯谜的无比喜悦,交流给长辈拜年时的有趣情景和合理使用压岁钱的设计方案,展示自己收集的奇思妙想的春联、收到的精彩短信、编辑的精美电子贺卡,以及对“春节的来历”、“春节的习俗”、“春联的学问”等内容的探究成果。通过对“春节”这个传统节日的辐射利用,学生不但口头表达流利了,文笔生动了,而且也越来越喜欢语文了。4活动资源的生发利用小课题研究的教育目标具有不断生成性。它随着教育中的主体学生发展的需要而不断生发,具有新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依据学生的发展需

8、求挖掘课程资源,善于及时抓住和调整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目标。去年,我县提出“创建卫生县城”的口号。有一次,学生闲聊时,谈起现在的盂溪环境真差,垃圾成堆,臭气熏天,河水也受到了污染。于是,他们自发组织了“绿色环保小队”,围绕“保护盂溪”开展课题研究。学生讨论活动方案,设计调查问卷,采访盂溪两岸的居民和环保局的办公室主任,写出远去的绿色小溪、欢乐忧愁话盂溪、让盂溪停止哭泣吧、环保就在举手投足之间等文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高了他们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还撰写了“保护盂溪”的课题研究报告。在文中,学生对盂溪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并表示自己要带头保护环境,如

9、果需要的话,他们还可以参与环保主题的黑板报刊出和广播电台的播音工作,愿为美丽盂溪的早日回归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此报告在参加中小学生环保小论文评比中还获得了省二等奖。这喜讯更激起了学生对小课题研究的浓厚兴趣,渐渐地养成了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二、小课题研究方案的制订选择了一个好的主题,如果没有一个精心设计的方案,也可能会使研究工作杂乱无章,甚至使研究工作无法进行,因此一个好的方案需要我们作出精心的设计、合理的安排。学生根据所要研究的主题进行合作的细化与假设,组织研究小组,进行组内分工,安排活动时间,准备资料等工作,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方案。方案的形成过程也是多种多样的。1在“聊天”中形成方

10、案在确定了主题,形成研究小组后,我们发现学生往往会聚在一起,针对这一主题进行讨论交流。这种无拘无束的闲聊,往往是形成一个好方案的契机。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聊天,给学生创设聊天的时间和空间,适时参与学生的聊天活动,做好必要的引导工作,指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和拓展,并让研究小组的骨干成员做好记录和整理工作。事后,研究小组根据这种有意识聊天的内容,进一步将研究方案细化,并付诸于实践之中。例如在确立了“保护盂溪“这一研究主题后,课题组的成员进行了如下对话:组员 1:听我的爷爷说,以前的盂溪可好了。溪水清澈,还有许多的小鱼和小虾。一到夏天,不论男女老少,都成群 结队地在溪里洗澡。组员 2:唉!现在

11、的盂溪是大不一样了!溪水不仅污浊,而且流量很小。河岸上,垃圾成山,臭气熏天。组员 3: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盂溪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咱们去找找原因吧!组员 4:我的叔叔在环保局,咱们去采访采访他,也许会有收获。组员 5:如果查到了原因,还要想想怎样才能还盂溪美丽的容颜,我们能为盂溪做些什么?事后,课题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大家的闲谈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了“保护盂溪”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调查盂溪的过去面貌;了解盂溪曾经为家乡的人民做出哪些贡献;勘察盂溪的现状;调查盂溪污染对两岸居民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寻找造成盂溪污染的原因;讨论治理盂溪污染的对策。2在调查过程中形成方案有的小课题研究涉及范围较大,研究

12、的内容较多,学生往往无从下手,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要盲目地进行分工和研究,应对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组成员的情况等相关项目作一调查,再从调查中筛选研究内容,成员之间进行合理化的分工。在设计“亲近仙梅”的研究方案时,课题组遇到这样的困难:仙梅是本地的特色产品,所涉及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如果样样研究,觉得内容太多;但要选择重点,又确定不下。此时,教师询问课题组主要成员:你了解组内成员对哪些内容最感兴趣吗?你了解他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研究吗?教师的话让他们明白了许多,于是他们设计了一份针对课题组成员的调查问卷,然后根据成员的兴趣和研究途径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并把研究内容进行了归类,形成了这样的研究方案:

13、种植面积走 仙梅的现状 著名品种品质特点栽培历史近 仙梅的渊源 名称由来诗词文章收成情况仙 仙梅的基地 观光线路游客来源市场行情梅 仙梅的销售 销售渠道深加工方式3在问题情境中形成方案小课题研究其实是一个“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主题的选择是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在主题确立后,教师也可以用提问的方法来选择研究的内容,在一个个问题的情境中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形成细化的研究方案。当然,当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时,教师要适时地指点,把问题情境引入正确的研究范畴之中。在解读“针刺无骨花灯”的课题研究设计方案时,大家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什么把它取名为针刺无骨

14、花灯?”“它是怎么做成的?”“它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为什么会流传至今呢?”“为什么龙凤灯能入选民间彩灯邮票?”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整理和归纳,形成了这样的研究方案:关于“针刺无骨花灯”的研究方案三、小课题研究过程的展开与指导小课题课题组名称 组 长 成 员组织分工 时间安排研究内容针刺无骨花灯的名称由来; 花灯的制作工 艺;花灯的图案与造型; 花灯所蕴含的 历史文化内涵;花灯的作用; 花灯的保护 、开发和利用现状;花灯的发展前景。(一)小课题研究过程的展开在小课题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及时鼓励,帮助学生以个体或研究小组的形式按方案进行探索、实践和体验,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受到教育,学到知

15、识,提高语文素养。下面以亲近“针刺无骨花灯”的小课题研究为例,简单介绍小课题研究的操作程序:在亲近“针刺无骨花灯”的研究过程中,主要进行了以下实践活动:确定专题。通过组织讨论,确定几个小专题(见上面表格中的研究内容),然后自主选择。根据每个学生的选题情况,编排活动小组。查阅、收集资料。组织学生上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查阅资料,利用周末时间去县图书馆查阅仙居县志,上“人间仙居”网查找、下载图片和资料。实地考察。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我们组织学生到皤滩古街亲眼目睹东方第一灯的风采与神韵,领略这一中华民间艺术瑰宝的无穷魅力,并用相机拍摄下它的迷人风姿。专家访谈。组织学生采访了当地的乡文化站站长李相

16、满,了解了他为挖掘、抢救这一民间艺术遗产付出的 20 多年的努力;采访县文化馆馆长朱普,了解针刺无骨花灯在北京参加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成果展览会的情况。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汇报研究的成果,在交流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反思评价。教师对小课题研究活动的评价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导向功能,不仅要考察结果,还要对学生的行为、态度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加以评价,评价要触及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共鸣。亲近“针刺无骨花灯”的研究,我们采用播放图片和录像,展示学生编排的精美的手抄报;画一画、写一写,夸一夸我心目中的针刺无骨花灯;为花灯设计新的图案与造型;举行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