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2279631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出示本课学习目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出示本课学习目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出示本课学习目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出示本课学习目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出示本课学习目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出示本课学习目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出示本课学习目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孙权劝学教案 重庆市开县镇东初级中学 邹蜀开 学情分析:孙权劝学这篇文章短小精悍,内容简单易懂。文章中人物形象生动饱满,把大道理融入到了小故事中去,注重对话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该文是培养学生简易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好文章。对于农村的初中生来说,他们的知识面窄、朗读面技巧匮乏。因此,我在初一上册教会学生文言文翻译技巧的基础上,以文章中人物对话揭示人物品质这一亮点作为突破口,注重朗读教学,让学生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运用所学习的文言文翻译技巧,疏通文意,再让学生多次品味人物性格特点,让学生明白“开卷有益”的道理,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目标:1 .熟读并准确翻译全文。2. 品读对话,揣摩人物性格

2、。3. 明白“开卷有益”的道理,懂得学习的重要性。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准确翻译原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评人物语言,把握人物性格。教学难点:理解主旨,认识刻苦自学、提高修养的重要性。教学时数:1课时教具准备:班班通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一分钟)师先抽学生说说“开卷有益”这个成语的意思,再导入:三国时期吴国有个能征善战的吕蒙,掌管军中大事,但文化并不高。后来,通过学习,接管去世后的鲁肃职务,且辅佐孙权。他为啥要学习呢?我们就从文章里找找答案吧。(多媒体出示课题)二 出示本课学习目标(一分钟)1 .熟读并准确翻译全文。2. 品读对话,揣摩人物性格。3. 明白

3、“开卷有益”的道理,懂得学习的重要性。三、一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三分钟)1.抽一名学生简介作家作品。(其余学生阅读课本下面的关键注释,并用笔勾画)2.抽三名学生在黑板前听写,其余学生用作业本听写。3.抽三名学生评价上台听写的同学生字、词语完成情况。4.请同学们在组内互相朗读给对方听,同时做到以下要求:a.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b.正确断句,注意朗读节奏。c.朗读时要有感情,注意人物对话语气。试着想想孙权和吕蒙各有什么性格特点。四、二读课文,翻译文言文(十分钟)1.学生参照多媒体的提示,组内交流每一个句子的翻译。(五分钟)要求:先有感情地朗读文言句子给对方听,再说出句子的意思。为即将在

4、班上的展示做好准备。多媒体出示的内容如下:文言文翻译方法:增、删、调、留、换增:增加内容,保持句子顺畅。删:去掉多余、累赘的成分,使句子简洁。调:在遇到特殊句式时,需要把句子中的某些语法成分调整位置,更好地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留:对于人名、地名、时间名词以及专有名词,一般保留原词。换:某些句子损及到句子的“雅”时,调换其中冲突的内容。2.多媒体出示课文中重点词语、重点句子的翻译。(五分钟)A、说说下面各句后面括号里的词语意思。a、卿今当涂掌事(当涂)b、蒙辞以军中多务(辞)c、但当涉猎(涉猎)d、孰若孤(孰)e、及鲁肃过寻阳(及)f、非复吴下阿蒙(非复)g、即更刮目相待(即更)h、肃遂拜别

5、蒙母(遂)B.翻译下列句子:a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b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c(肃)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抽两个小组学生,每个学生分别朗读一句原文,再翻译一句。若有学生翻译不准确,小组内其他同学加以补充、订正。(时间五分钟)五、三读课文,品读人物对话,赏析人物性格(十分钟)1.组内再次有感情朗读人物对话,注意人物说话的语气,并讨论孙权和吕蒙各自的性格特征。2.多媒体出示下面提示,小组内预演角色。A.

6、我来当“孙权”下面是孙权劝吕蒙读书的语言,“我”觉得应该分别用的语气朗读,读出了他_的性格。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c.“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的性格:B.我来当“吕蒙”:下面是鲁肃和吕蒙的对话,“我”觉得应该分别用_的语气朗读,读出了吕蒙的性格特点。a.“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吕蒙性格:3.分别抽学生有感情朗读上述人物对话的句子,并概括孙权和吕蒙各自性格特征。4.抽四名学生分别表演上述人物对话语气。六、四读课文,把握主旨(四分钟)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a孙权如何以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吕蒙读书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7、?通过谁的所见所闻来写的?b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c你能说说“吴下阿蒙”和“刮目相待”两个成语的意思吗?并用它们分别造句。2.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有语句不通顺的地方,请其他同学补充,若再有问题,老师加以补充。3.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课文。并抽学生谈谈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七、课堂小结:(一分钟以下)从吕蒙通过读书得到提高,我们可以领悟到“开卷有益”的道理,文章的故事告诉我们:读书可以给人以才华,给人以光彩,可以改进人的天性。这些道理能够很好地促进我们的学习。勤学的吕蒙就是我们的榜样。刻苦自学、提高修养,我们的人生才会更精彩!八、当堂练习(时间十分钟)阅读孙权劝学,完成下面的练习:1.把文章这一段文字分成两层,并归纳层意。2.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目标是: 。(用原文填)3.表示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 。(用原文填)4.翻译句子:a.蒙辞以军中多务。 b.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c.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5. 文中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古人还有一句俗语叫“三天不读书,语言也无休”。这两句合在一起,讲的是什么道理?九 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2.小作文练习:假设你也有个朋友象吕蒙一样不爱学习,你要劝你的朋友学习,你会怎么说呢?写写看。(300字以上)(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