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写一篇以“关爱”为主题的作文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2279523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写一篇以“关爱”为主题的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写一篇以“关爱”为主题的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写一篇以“关爱”为主题的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写一篇以“关爱”为主题的作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写一篇以“关爱”为主题的作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写一篇以“关爱”为主题的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写一篇以“关爱”为主题的作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关爱”习作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设计理念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高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设计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捕捉自己的感受,有意识地结合本组课文,学习运用本组课文的习作方法,尽量使学生在习作中,文章一步步展开,内容一步步充实,主题一步步深化。学习者分析大部分学生能写较通顺的语句,有一定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能用一定的描写方法写作。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学生写的内容空洞,选材不够典型,有错字现象;很多学生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常常是因

2、为平时素材积累不够,语言匮乏。教学目标1、鼓励学生将阅读中体会到的表达感受和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引导学生再现生活,引发学生倾吐欲望,培养学生习作能力。2、写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事情,要有真情实感,注意环境描写与心理活动的衬托。3、引导学生再现生活,引发学生倾吐欲望,培养学生习作能力。教学重点1、通过具体事例,运用本组课文学到的习作方法反映人物的美好品质。2、学习运用环境、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方法,表达真情实感。教学难点尽量使学生运用本组课文学到的习作方法进行习作。教学过程课前听歌曲爱的奉献,同时播放人与人互相帮助的事例图片。一、画面引入,生谈感受,确立主题。1、师:听完这首爱的奉献大家感

3、动吗?2、师:(课件出示故事。)听了故事,你最想说什么?请大家谈一谈。3、师:是的,真情无处不在,关爱充满人间。关爱是一轮暖阳,温暖着你我的心;关爱是一股清泉,洗去你我心头的不悦;关爱是黑暗中的一把火,照亮你我人生的道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写一篇有关关爱的习作。二、读题审题,明确要求。1、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语文园地三”,把“习作”部分读一读,想想习作为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生读“习作”后汇报,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边出示板书。)要求:(1)写一件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2)把事情叙述完整,把事情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及结果写清楚,写具体。(3)注意运用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

4、的描写,反映人物的美好心灵。(4)要表达真情实感。2、这次作文是写一件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本次习作规定了选材的范围必须是同学之间,或者是师生之间的,家人之间,甚至生活中,内容必须是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方面的事。题目可以是关爱,也可以自拟。因此,动笔之前首先要选择好材料,想一想,究竟哪一件事使自己感动,什么地方印象最深刻。这件事可以是自己看到的,也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但最好的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因为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感受最深。三、联系生活,拓宽思路,指导选材。1、师:世界充满爱,请同学们把课前收集的材料或自己亲身经历的事,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来,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交流。2、学生交流,教师走到学生当中进行

5、采访。师:生活中有没有在某一时刻打动了你的内心、牵动了你的情思的人、事、物?不一定惊天动地,只不过是生活中再寻常不过的小事,甚至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有没有?师:能感动自己的,才能感动别人,在叙事的过程中凸显出“动情点”,文章才能以情动人,使自己的文章更具吸引人的力量。 3、师:真情无处不在,关爱充满人间。有最感动的事就是本次习作的好材料。四、引导下笔。 1、师:为了写好这次作文,我们应该掌握哪些小窍门? 2、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师生共同梳理归纳。五、片段指导,突破教学难点。1、(课件出示片段)组织讨论:细节中是怎样运用环境、心理、语言或动作等描写方法,抒发真情实感的?如穷人一文,课文在写作上特

6、色鲜明,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文中的环境描写既有天气描写,也有桑娜与西蒙两家的情景描写。这些描述饱含作者的感情,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穷人的悲惨命运,从侧面烘托出桑娜与渔夫的美好品质。如唯一的听众一文,如,对林中景色的描写,“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优美动人;对老人语言的描写,如诗一般,打动了文中的“我”,也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读者。如用心灵去倾听一文,课文采用儿童的视角观察事物,选取一些平凡的琐事来表现人物品质,语言朴素自然,平凡中包含深情,读来真实可信,生动感人。课文多处运用了前后照应的手法。比如:最后一段“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

7、去歌唱”与第十自然段“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照应。这样写,使得全文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2、课件出示一句话,让学生试着像上面的细节一样展开描写。六、佳作展览,挑起写作灵感。 1、【课件展示佳作】2、组织讨论: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情?文中的事例表现了人们的什么品质?这一件事写的较具体地方在哪里?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你学会了什么?七、快速行文,一气呵成。1师:请大家在自己的头脑中过一过电影,想一想你要写的人的特点是事例。要注意把事例想得生动有趣,把人物想得活灵活现。 2师:如果把你的作品拿给你佩服的人看,他们看了一定感到很快乐、自豪,因为有你们善于发现的眼睛,真心实意地赞美,相信你在作文中做得会更出色。赶快拿起笔来,动笔习作吧。 3学生习作,课件播放音乐创造气氛,老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八、分享收获,总结课堂。 1、师:这节课,我们有何收获? 2、师:同学们的体验真深,让我们将爱进行到底,下节课来PK习作,互相分享关爱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吧。 3、课件播放歌曲爱的奉献,结束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