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共工怒触不周山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2279459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共工怒触不周山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共工怒触不周山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共工怒触不周山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共工怒触不周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共工怒触不周山(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下)共工怒触不周山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文学常识填空。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 ,由西汉淮南王( )等人编著。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1)怒而触不周山( )(2)地维绝( )(3)水潦尘埃归焉( )三、下列加粗字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饮于河 于厅事之东北角B道渴而死 怒而触不周山C夸父与日逐走 陈太丘与友期行D弃其杖 其夫呓语四、翻译下列句子。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五、回答下列问题。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 六、课外文言文阅读。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我断

2、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选自列女传(参考译文)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

3、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1、解释加粗的词。孟母方绩 今而废之2、 孟母用刀割断她织的布,是什么动机? 3、 孟母认为学习的意义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话回答。 4、 你还知道孟子和他的母亲的其他故事吗?请写出其他的典故来。5、孟子“遂成天下之名儒”他成功了,成名了,你能从本文中探索孟子之所以成功的几点原因吗?参考答案一、淮南子 刘安二、(1)撞、碰(2)绳子、(3)积水三、A四、(1)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这里移动;五、正面:勇敢坚强、敢于挑战、自我牺牲精神,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反面:性格暴躁、偏激任性、不计后果六、1、织布 荒废2、让孟子明白半途而废是不会有成就的。3、学以立名,问则广知。4、孟母三迁 孟母买豚5、(1)母亲良好的教育(2)孟子知错能改。(3)孟子勤学不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