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六上 第6课 怀念母亲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2279417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六上 第6课 怀念母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六上 第6课 怀念母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六上 第6课 怀念母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六上 第6课 怀念母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六上 第6课 怀念母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六上 第6课 怀念母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六上 第6课 怀念母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怀念母亲教学目标:1会写8个生字,学写“真挚、避免、朦胧、凄凉、引用、强烈、思潮起伏、可见一斑”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教学重难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歌曲我的中国心。学生准备:学生搜集关于季羡林的资料和阅读文章永久的悔,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走近季羡林。(一)走近季羡林: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走近一位国宝级的大师,他的名字叫季羡林,对于季老,大家应该不陌生。我们曾经学过关于他的课文小苗与大树

2、的对话,同时出示季老的图片和简介。退去这些耀眼的光环,今天他是以一个儿子的身份出现的,让我们学习他的一篇散文,去品味他平凡而真挚的情怀怀念母亲。(板书课题) 2、让我们齐读课题,用你的读,清楚地告诉大家课文写了什么。(生齐读课题),谁还想读?这可是季老的心声啊! 二、整体把握,轻叩文本。 (一)检查预习,梳理思路 1、谁能结合预习所得说说课文围绕课题写了什么? 2、说起母亲,我们总会想到陪伴在身边的妈妈!这篇散文却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读读第一自然段你就会有发现?说说你的发现吧!(预设:文中有两个母亲,一个生身母亲,一个祖国母亲)让我们一起走进怀念母亲,去感受作者对两位母亲的敬意和爱慕吧。 (

3、二)自读课文,加深理解。 1、生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由词入篇,感知文本。 (1)识记生词,入文理解。 出示生词,自由认读。 真挚 弃养 朦胧 凄凉 一篇散文 寝不安席 食不下咽 灵魂不全 终天之恨 频来入梦 可见一斑 指名读词,相应理解。 (2)词语填空,把握内容。 出示填空:我六岁离开生母,读大学二年级时,母亲( )。我 痛哭了几天,( )、( ),成了一个( )的人。抱( )的我在德国留学十一年,两个母亲( )。 同学们,词语是有情感的,把词语放到句子当中去,就能读出它相应的情感来。 指生汇报,出示答案。师导;看得出来,你们不仅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4、,还对课文内容了解得很清楚!我们一起把自己的理解融入到朗读中去吧!(齐读)读着读着,我们已经悄悄地来到了季老的身旁了。 3、抓住文眼,有悟有思。 (1)是什么时候两个母亲频来如梦呢?找到辐射点,读第三自然段。 (2)由读导疑:作者到底在追问自己什么?(两位母亲为什么频来入梦) (3)过渡: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呀!同学们,就让我们以这“梦”为线索,跟随作者探寻这两位母亲频来入梦的因由吧。 三、走入“梦”中,品味文本。 (一)由疑导学,品“失母之恨”。 1、领入回忆,聚焦“终天之恨”。 (1)这一切还得从他失去母亲开始!快速浏览课文,文中哪个自然段叙述了这段回忆? (2)指名读,诱发疑问:这段回忆留

5、给作者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3)是呀!季老极其伤心,极其痛苦,你能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吗?(终天之恨) 2、层层叠进,品读“终天之恨”。 (1)抓词句一品“终天之恨” 哪些语句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这终天之恨呢?再读读第2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来,并想想自己从中体会到什么。 学生汇报句子,并简单说体会。 师引读:你们体会得真好啊!把你们内心的感受通过朗读传递给大家吧! 师:面对母亲的离去(生读: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 在“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的日子里,作者的脑海里仿佛出现了的情景。 师:想想(生读:我的愿望没有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 师:终于明白(生读

6、: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 师:抱着终天之恨我不能自已(生读: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师:读到这最后一句话,哪些词语令你强烈地感受到萦绕在季老心头的终天之恨呢?(出示最后一句,抓住关键词品读“恨”的情态: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一就;) 小结:这真是痛苦到了极点哪! (2)抓时间 二悟“终天之恨” 找出时间的词语几岁离开母亲?(六岁)几时失去了母亲?(大学二年级)大概是二十多岁,将近十四年,可你们知道吗,季羡林最后一次见到母亲,是八年之前,(岁数)跟谁相似?跟我们在坐的各位同龄吧?有什么想说的吗? 聚焦时间,品味痛楚:时间匆匆逝去,让我们把目光定格在这些时间上,用情

7、读读,用心琢磨,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感情朗读,悟“失母之恨”:在这一“长”一“短”之间,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季老这失母之恨啊!用心读出季老的心声吧: 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3)插资料 三感“终天之恨” 难道季老不想陪伴自己的母亲,不想孝顺自己的母亲吗?回想母亲是多么地疼爱他!(出示月饼资料教师概述:)到了中秋节母亲不知从哪里弄了点月饼,给我掰了一块。在当时,对我来说,月饼可真是神奇的东西,我难得吃一次。我当时并没有注意,母亲是否也在吃。现在回想起来,她根本一口也没有吃) 细想他曾许下的愿望:(出示愿望资料师概述)“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

8、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 小结推进,激情朗读:还没来得及尽孝,母亲就离我而去,怎能不抱终天之恨呢?让我们用心地读出季老心中那永远的痛吧:(开火车) 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读到这,你已经深深地感受到填满作者内心的终天之恨生:是一种(遗憾)、是一种(后悔)愿望还在,母亲却已随西风而去,只留下这终天之恨 (全班读) 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二)触景伤怀,品“思母之痛”。 1、回读“梦”境,自然过渡。 这终身之恨随着作者留学德国而消逝吗?不。(出示句子)我们清楚地了解到,读第三自然段。 2、发疑引思,日

9、记明心声。 到底是什么触动了作者内心之痛呢?作者用穿插日记的写法详细地记下了当时的一切,让我们自由读读作者的心声。(读11月18日日记) 3、真情告白,母子诉衷肠。 想象房东太太的神情,联系“我”的母亲,“我”体会到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一样的,一样的,一样的。走进母子心灵中从房东太太身上,季老仿佛看到了母亲地等待,听到了母亲的呼唤!母亲曾经怎样苦苦地等候自己的归来?身处异国他乡的季老此时又有什么话要表白呢。 这一边孩子写一写母亲着急的盼望儿子归家的画面,写一个情景。这边的孩子写一写季羡林此时心中的想法。(分组写,大约四分钟。)交流:A(生读:母亲靠在窗前,一动也不动。像个雕像,静静的等待

10、,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足足等了一天,她由高兴变得无奈,有无奈变得沮丧。他只恨时间太快,让她的这个小小的等待这个幸福也化为乌有。)师:这就是母亲的等待。我们来听听儿子内心的(话语)。(生:为什么,为什么我从前不懂得珍惜,珍惜这么珍贵的母爱?失去了才懊悔,我呀!)师:现在留给你的只有那三个字了。“真想哭”,是吗?再来。B(生:母亲走到窗前,双眼紧紧地注视着走过的每一个人,每当有人进入他的视线,都是以为儿子回来了,脸上顿时笑开了花,可一会儿陪伴她的却是沮丧。)师:我希望那人群之中突然有一个人影出现,可是儿子又有什么话要说呢?(生:如果有天堂,儿子早日回家,母亲一定在天堂看着。)师:这也许是季羡林能给自

11、己一个最大的安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来感受一下此时作者心中的“恨”生读。4、小结朗读:听着这跨越时空的对话,现在给我们留下的只有这三个字了:“真想哭”,儿子的千言万语都融在这段文字里(全班读日记)。 5.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季老对于母亲的无尽的怀念,可谓此恨绵绵无绝期,怪不得在异国他乡的日子里,生身母亲频来入梦。然而梦中再也看不到她那清晰的面庞,美丽的微笑了。尽管无数次的寻梦,梦中一切是糊的,寻梦又有何用? 四、读古诗表达遗憾,得到启示:有一句古诗道出了如季老一般的儿女的遗憾,我们要懂得珍惜身边人,抓住机会,让人生少些遗憾。 出示:天下儿女的遗憾: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五、作业1、熟读课文。2、完成作业本1、2、3题。板书设计: 6.怀念母亲崇高的敬意 真挚的爱慕生身母亲 弃养 终天之恨 怀念 频来入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