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狼》说课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2276669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狼》说课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狼》说课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狼》说课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狼》说课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狼》说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狼》说课(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狼说课稿 达长林一、教材的地位、特点: 在这个广袤的星球上,人并不是惟一的生命形式,也不是惟一具有情感的生灵。我们一直和千姿百态的动物相伴而生。本单元选编了五篇描写人类的生存伙伴动物的文章,它们是冯骥才的散文珍珠鸟、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斑羚飞渡、诗人牛汉的代表作华南虎、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动物小品马和蒲松龄的神奇故事狼,这些文章不仅反映了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而且还试图从动物世界里折射出人类的生活轨迹。 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蒲松龄写了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叫聊斋志异,本文是其书中狼三则的一则故事,记述一个屠户战胜两只恶狼的经过,形象地揭露狼的吃人本质,凶狠狡诈的特性,表现了对豺狼不

2、能抱有幻想,不能怯懦退缩,只能勇敢机智地把它们杀死的主题思想。 二、学情分析 与动物有关的文章和话题应该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本篇结构严谨,照应周密,故事情节紧张曲折,波澜层叠,引人入胜,语言精练形象。全篇二百来字,但描述一屠杀两狼的惊险过程,细腻生动,使人如临其境。本文虽是文言文,但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还是容易读懂的。三、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1、了解作者作品。2能正确朗读课文,把握音准和节奏。3、 积累 “洞、隧、前”等文言实词。4、 正确理解课文,理解情节发展及小说主题。 5、能背诵全文。 过程和方法: 1、精心设计朗读教学的层次,以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 2、自主学习、小组

3、讨论交流,把握形象,深入理解文章寓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增强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的勇气。 2、获得有益人生启示: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朗读把握故事情节 2、揣摩语言,把握屠户和狼的形象 教学难点:本文通过比喻和讽刺的手法,把深刻的主题寓于生动的形象之中。(这个故事也表现了屠户的机智勇敢和斗争精神,但决非故事主旨所在。五、教法学法 教法: 1、引导朗读法。(教师范读)2、 指导讨论法。学法:1、熟读课文法 2、自主学习法(提前预习)3、

4、小组合作学习法(组内交流朗读,讨论问题)六、课时安排:2课时七、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一)巧妙导入: 师生交流,对狼的认识,引出古人眼中的狼,引出课题。 (1、我的形象2、我的自白3、我的烦恼4、有关我的成语及故事。)(2) 明确学习目标: 1、复习有关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文学常识。 2、准确朗读课文 3、复习并掌握一些实词的意思。 4、深刻领悟文章主旨,背诵课文。(三)课前热身: 生介绍蒲松龄及聊斋志异,师补充相关内容( 蒲松龄,号柳泉居士,清朝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代表作聊斋志异是短篇小说集。“聊斋”是作者的书房,“志”是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

5、、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蒲松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郭沫若对蒲松龄及聊斋志异的评价: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生自读课文,把握音和节奏(音:隧入 狼亦黠矣 弛担持刀 眈眈相向 目似瞑 缀行 屠大窘 苫蔽成丘 节奏: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其一犬坐于前。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2、教师范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紧张的气氛) 3、学生练读课文(小组内练读,班级推荐展示,师生评价)4、学生齐读反馈 思考问题:文章写了什么人,什么事,结果如何? (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故事内

6、容:叙述了屠夫智斗狼的故事。) (五)合作交流,研读课文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注释自学疏通文意,注意识记重点,勾画并合作解决疑难(反馈:1、止有剩骨 一狼得骨止 2、缀行甚远 3、一狼仍从 择其善者而从之4、恐前后受其敌 5、顾野有麦场 6、弛担持刀 7、并驱如故 8、其一犬坐于前9、目似瞑,意暇甚 10、一狼洞其中 1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六)整体理解 生根据图片,时讲述故事; 快速抢答了解要素; 师引导了解故事情节; (七)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 考一考:重点词句理解。) (八)作业:背诵课文,实际重点字词。 结合课后题进一步分析课文。 第二课时 (九)研读课文,交流讨论: 引

7、导学生分析每一个情节当中屠户和狼的不同表现,分析其心理或形象。 1、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 (学生找,并译,而后有感情地读) 2、屠户的面对狼的紧逼先是怎么做的,后来屠户又是如何做的,他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同上,教师板书) 3、你从屠户杀前狼的经过,从中可以看出屠户的什么特点?你从屠户杀后狼的经过,从中可以看出屠户的什么特点? 4、作者对这件事有什么议论?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态度。 5、“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如果屠户不敢拿起刀与狼斗,结局会是什么样?如果最终结局是屠户被狼吃了,课文的结尾可以怎么改?(人亦

8、愚 也,而顷刻被食,人类之 怯懦 几何哉,止增笑耳!) (十) 交流研讨,这则故事让你明白了什么?(明确:狼的角度,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如何狡诈,终归是自取灭亡。 屠户的角度,对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才能取得胜利。)(十一)课堂练习 情节: 主旨: 形象分析: 重点语句: (十二)拓展迁移,突破难点。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类似屠户的经历,你怎么做的,有什么启示? (十三)总结全文: 本则寓言写屠户遇狼,始而迁就退让,几乎被吃,继而奋起杀狼,使自己转危为安的生动曲折过程,形象地揭露狼的吃人本质,凶狠狡诈的特性,表现了对豺狼不能抱有幻想,不能怯懦退缩,只能

9、勇敢机智地把它们杀死的主题思想。但本文富有深意,更告诉我们一个正确的道理,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十四)说狼: 蒲松龄笔下的狼是如此的 贪婪凶恶,可是大自然中的狼果真如此么?谈谈你对狼的认识。(交流明确:众狼一心、同进同退、知己知彼、授狼以渔、自由可贵;维持生态平衡) (十五)读一读、比一比 蒲松龄的狼和毕淑敏的狼 (十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成诵。 2、课外阅读,蒲松龄的狼三则另外两篇小故事。 3、展开想象,将本文改写成一片白话故事。八、板书设计: 狼 : 贪婪,狡诈 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如何狡诈,终归是自取灭亡 屠户:遇狼-拒狼-御狼-杀狼-悟狼-议狼 先退让 不能心存幻想,要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后奋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