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炮进家来的松鼠》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2276570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炮进家来的松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炮进家来的松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炮进家来的松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炮进家来的松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炮进家来的松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炮进家来的松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2、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2课跑进家来的松鼠【教材简析】:跑进家来的松鼠是一篇略读课文,写的是一只松鼠跑进我们家后,在我们家接二连三发生的一些趣事:松鼠千方百计地“贮存冬粮”,把糖、面包皮什么的叼到大柜顶上;我们采来的一篮子鲜蘑菇,松鼠忙活了一个早晨把它们全晾上了;天冷了,松鼠把手套、头巾等东西叼到烟囱里,给自己垫窝。作者以儿童的视角观察这只跑进家来的松鼠,用充满童趣的笔触描写松鼠的习性。文章语言清新自然,生动有趣。松鼠虽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做着荒唐事,可在作者一家人的眼里,这只跑进家来的松鼠是那么可爱,就如孩子的调皮。因此,这些错误都是可以原谅的。细细

2、读来,课文处处充溢着对松鼠的喜爱。选编这篇课文,目的是让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同时,感悟松鼠的可爱,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分享着松鼠与人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并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喜爱之情的方法。【设计理念】:篇略读课文内容生动有趣,语言简约,蕴涵的情感丰富细腻,生动描绘出松鼠的习性以及它和人类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本篇教案在设计上抓住关键字词,通过找出重要句字,进行品读,感悟松鼠的习性以及家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重点培养学生自我阅读的能力,同时学习课文中用具体事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并进行迁移练习。【教学目标】:1. 读读记记“储备、干脆、失踪、不甘落后、千方百计、哭笑不得”等词

3、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爱动物的情感。3. 学会“抓关键字词和词句来感悟作者思想感情” 和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并迁移运用。【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松鼠与我们一家建立的深厚情感。【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喜爱之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挂图、预习单【教学时间】:一课时【课前准备】:通读课文,完成预习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老朋友,先请出这只小动物吧!(出示挂图)师:这是谁啊?生:松鼠。师:在五年级的时候我们从布封的笔下认识了

4、它。假如小松鼠跑进了家里,会发生什么呢?”(板书课题:跑进家来的松鼠,齐读课题)(设计意图:观看松鼠图片,增加学生对松鼠的认识,为课文的学习作好铺垫。)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师:让我们打开课文,看看跑进作者家里的松鼠发生了什么?师:初读课文之前,咱们先认读一下课文里的生字词(出示字词)师:谁来挑战,指名读、男女生互读。(设计图意:识字是语文教学的起点,特别是课文中一些易读错、难理解的字词更应成为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师:请大家快速地默读课文,找一找松鼠在家里做了哪些事情呢?生:(松鼠叼走了家里不少东西藏起来当过冬的粮食;松鼠把我们采回来的蘑菇晾得家里到处都是;松鼠突然失踪了后来我们才知道原

5、来是它把窝垫在烟囱里。)师:我们可以把这些事情用简单的几个字就概括出来。师:看,第一件趣事我们知道了松鼠藏起食物是为了过冬,那么我们抓住“贮藏”和“冬”“粮”。列出“贮藏冬粮”的小标题是不是更简洁!接下来两件趣事谁来尝试概括出来?生:藏冬粮 晾蘑菇 垫窝过冬师: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上,大家可以多运用这样的方法。(设计意图:学生在自读课文后基本上是能了解课文大意。于是导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让学生更清楚、更明白。)三、阅读文本,体会情感1 通过松鼠的表现体会作者一家对它的喜爱之情。师:小松鼠做的这些事情你们觉得有趣吗?你最喜欢哪一件呢?请大家找找课文中相关的语句,谈谈你的体会。2.出示:A.它整

6、天满屋乱跑,在橱柜和架子上跳来跳去,动作灵活得惊人,从来没有碰掉过一样东西。 B.爸爸的书房里,挂着一副从森林里捡来的大鹿角。松鼠常常跳到上面去蹲着,就像蹲在树枝上似的。 C.有时,松鼠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的脸,还轻轻咬我的耳朵,我想它是又想吃糖了。可我又上哪儿给它找去呢?” D、有一天,午饭后,我正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看书。忽然看见松鼠跳上餐桌,叼起一块面包皮,跳上大柜顶。过了一会儿,它又叼走了一块。 E、爸爸在餐柜门上装了个小钩子,免得松鼠钻进去。但松鼠继续千方百计地贮存冬粮。一见面包皮、榛子、核桃、小骨头什么的,马上叼走藏起来。 F、我们急忙把通风口打开,只见松鼠像粒子弹似的从里头蹿出来

7、,跳到大橱柜顶上。 (生谈体会:如:从“满屋乱跑”、“ 跳来跳去”和“从没碰掉”体会松鼠的活泼敏捷;“跳、蹭、咬”字体会到了松鼠与我的亲密) 生:学生尽情发表,教师点出课件中加粗的词语,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体到什么。 (体会到:松鼠与我的亲密和信任;我们一家人与松鼠彼此的信任、友好和喜爱。 )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松鼠?(结合学生回答板书:灵活 可爱)师:从这几个句子里挑选你最喜欢的一句,美美地读给同桌听。师:指名朗读。 (二)通过家人的表现体会作者一家对松鼠的喜爱之情。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只可爱的松鼠吗?那作者的家人呢?你从哪里看出来?.出示: A、我拿起帽子,不由得大吃一惊那帽子下面什么都

8、有!方糖,纸包糖,还有面包皮和各种各样的小骨头 B、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有想到呢!咱们家的松鼠是在储备冬粮呢。森林里的松鼠到了秋天,就要开始储备冬粮。这是松鼠的天性,咱家的松鼠自然也不甘落后!” C、爸爸忽然在书房里惊叫起来:“快来看!”我们跑过去,眼前的景象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墙上的那副鹿角上挂满了蘑菇;不仅鹿角上,搭手巾的架子上、镜子后面、油画上面,到处是蘑菇。原来松鼠起了个大早,忙活了一个早晨,把蘑菇全晾上了。它想晾干了留着给自己过冬。 D、有一天,它干脆失踪了,哪儿也找不到。也许它跑到花园或森林里去了吧?我们心里空落落的。 师:什么是“大吃一惊”?为什么我会大吃一惊”? 师:爸爸

9、哈哈大笑,在笑什么?从爸爸的笑声中你体会到什么?(生:喜爱松鼠,也可看出爸爸对这淘气的松鼠就像自己的孩子那般宽容) 师:什么事使我们哭笑不得?假如你看见这样的情景,你会怎样?(生:这是松鼠的天性,对松鼠的这种说法没有责备,很喜爱松鼠)师:什么事使我们的心理“空落落”? 从“空落落”一词你体会到了什么?师:教师出示:没有了松鼠的满屋乱跑,妈妈会说 ; 没有了松鼠的上蹿下跳,爸爸会说 ;没有了松鼠的撒娇,我会说 ,没有了松鼠的踪影,我们全家心里空落落的!(选择一个角色先自己练说)生:有感情朗读师小结:可见松鼠在我们一家心中有多么重要啊!把松鼠当作是我们家的一分子,它不见了,我们是多么舍不得啊!我们

10、一家多么喜爱松鼠啊!(随机板书 喜爱)设计意图:“抓重点词句,以读为本”是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宗旨,学生对文字感悟越深,对文字蕴藏的内涵挖掘得越深,朗读越能入情入境。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交流,进而抓住一家人的行为,语言去感受一家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四、小练笔师:纵观全文,在文中没有找到“喜爱”这个词,但大家刚才却处处谈到了作者一家对这只松鼠的喜爱,那作者是通过什么告诉我们的呢?我们又是如何读懂的呢? 在学生的回答中随机点拨,总结写法。(1)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作者的喜爱之情隐藏其中;(2) 抓住松鼠动作、行为等写出松鼠的可爱;(3)爸爸的话和作者的议论从侧面反映作者一家对松鼠的喜爱之情。师

11、:接下来我们发挥一下自己的想象力,写一写小松鼠还会做出哪些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呢”?生:拿出小练笔单子进行创作生:集体交流、评议(设计意图:“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领悟并尝试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是本课学习的的一个重点、难点。课中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培养其写作能力)师:同学们,松鼠和我们是一家人,其他的动物和我们人类也是一家人,我们都是大地母亲的孩子,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们和我们一起组成了丰富、美丽、和谐的世界.但是生活中却有一些人残忍地伤害动物,你们看(播放图片)对于这些人,你们想对他们说什么呢?生(不要伤害动物,要爱护它们)师:是呀,我们和动物都是一家人,我们要与动物和谐相处,让我们好

12、好地保护它们,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吧!(播放动物图片)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领悟本文的写作目的,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热爱大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感情。五、拓展延伸。1.推荐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一书。这本书的主人公名叫蒂皮,法国人,从小与身为摄影师的父母在非洲生活,蒂皮与野生动物成为了很亲密的朋友。2000年在法国出版,很快就被译成德、日、英等文字,先后在全球29个国家发行,以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亿万大小读者。2002年6月,中文版面世,同学们可以在课后找这本书读一读,感受动物与人类与大自然的美妙!设计意图:本课的结束时刻,推荐与本课主题相关内容的书籍让学生进行阅读,让“略读课”成为课堂、课外阅读的桥梁。板书设计: 22、跑进家来的松鼠 藏冬粮 晾蘑菇 可爱 垫窝 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