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育)【分层练习】《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人教)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2223079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教育)【分层练习】《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人教)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精品教育)【分层练习】《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人教)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精品教育)【分层练习】《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人教)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精品教育)【分层练习】《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人教)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精品教育)【分层练习】《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人教)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教育)【分层练习】《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人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教育)【分层练习】《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人教)(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分层练习深圳中学 田树新 基础题一、 单选题下图为长江中下游平原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对图示地区村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初期受河流影响,村落呈带状分布初期受地形影响,村落分布稀疏村落形态演变过程是由到村落形态演变过程是由到ABC D2乡村地区往往在人流量较大的地点形成集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c、d四地中,a地可能最早出现集市B新集市出现在d地Ca、b、c、d四地皆形成集市D随着公路的修建,集市可能由c地转移到b地京杭运河的开凿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使德州段的运河、码头也更加繁荣。20世纪70年代末,京杭运河德州段因水源枯竭断航,德州航运局因此

2、而解散。读德州市位置图,回答34题。3德州段运河前期景象繁荣,后来却发展速度缓慢,其主要原因是()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B商人大量外迁C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市场需求减少4下列关于交通条件对德州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德州空间形态南北扩展,京杭运河成为德州唯一发展轴B京沪铁路的修建不会影响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C德州可以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D京沪铁路的修建可能引起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读我国某城镇区域简图,回答56题。5图中东西向门市布局的主要原则是 ()A市场最优原则B交通最优原则C便民最优原则D环境最优原则6图中箭头表示城区主要人流方向,若在南北向道路上设置一

3、个经营蔬菜的商业网点,乙地比甲地更具优势的原因是()A邮局和医院需求量大B更靠近国道C地处下班人流方向的右侧D地势较开阔二、综合题7.读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山区聚落的分布特点是_,形成原因是_。(2)从图中可以看出,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_(大于或小于)平原,原因是山区_。(3)A、B、C三处聚落中,最易发展成城市的是_处,因为该处_。(4)比较F、B两处居民点分布特点的差异。(5)规划在居民点E和居民点F之间修一条公路,两线路方案中,较合理的是_线路。请说明理由。 能力题一、单选题“广佛都市区”指由广州中心城区与佛山中心城区及其外围的次级城镇中心共同构成的核心区域。读1

4、9572008年“广佛都市区”路网发展方向图(中心点为广州市人民政府),完成12题。1由图可知该区()A东南方向上路网发展最快B东北方向上的路网密度最大C19821995年,西南方向上路网发展最快D19952008年,正东方向上路网发展最慢2下列事实中,对该区路网发展影响较小的是()A城市绿化带的建设B广州城市空间扩展C次一级城镇中心的分布D地形、河流和行政边界的限制下图示意某区域高等级公路分布。读图完成34题。3图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是()AE市 BF市CX市 DY市4图中两地之间汽车客运往返班次最少的是()AXF BXHCXM DXN新型零售业中,数量最多且分布最普及的是便

5、利商店。便利商店与传统杂货店相同,以供应低单价、高需求频率的日常生活用品为主,但也有一些新特点。读台北火车站附近的便利商店分布(2015年)图,回答57题。5影响便利商店分布密度最主要的因素是()A地价高低 B人口密度C停车条件 D交通通达性6关于便利商店经营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店面小 B不仅提供商品,还提供一些日常服务C商品种类较少 D许多商店24小时营业7关于便利商店选址的叙述,正确的是()A优先考虑道路交叉处B同一品牌不在同一地段密集开店C不在其他品牌附近开店D便利商店选址要与百货商场、大型超市错开二、综合题8读某地区聚落及商业网点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两处聚落空间

6、形态各有何特点?(2)图中C、D两处商业网点的密度有何差异?试分析其成因。(3)图中E处河港曾经是该地区对外联系的主要枢纽,盛行一时。后因泥沙淤积和公路发展, 该河港最终废弃。试述此变化对E处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提升题一、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2017高考北京卷)下图为107国道邯郸武汉段及其附近区域简图。读图,回答12题。1该段国道能够()增加沿线商业网点数量促进沿线地区人口流动缓解陇海铁路运输压力促使省会城市空间形态呈带状分布A BC D2.图示区域内()A地形复杂多样,风能资源丰富B以水田农业为主,水稻播种面积大C国道以西公路建设难度小,路网密度大D南部水资源丰富,可

7、跨流域向北部调水下图为某大城市规划的五条地铁线分布图。读图回答35题。3该城市中商业活动最集中的地区是()A甲 B乙C丙 D丁4该城市建设发展的方向主要是()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5长途汽车站与地铁端点站靠近将方便乘客转乘,图中地铁线两端附近适宜建长途汽车站的是()A地铁1号线 B地铁2号线C地铁4号线 D地铁5号线读下列两幅图,完成1415题。6两图所示的含义是 ()。零售商业面积与行人流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零售商业面积与行人流量之间既存在负相关关系,也存在正相关关系道路交叉口对零售商业的吸引力小于公交站点道路交叉口对零售商业的吸引力大于公交站点A B C D7如图所示

8、,影响零售商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市场 B行人、营业面积C营业面积、人口密度 D营业面积、交通二、综合题8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布局简图,其中ABCD为城市中的四地,有人据图作了如下判断和规划,你认为正确与否,并阐明理由。(1)该城市的最大商业中心位于A地。(2)该市规划建设一个专业化大型商品交易市场,有人认为最佳位置应该在D处。(3)就目前该城市的交通而言,铁路布局最不合理。答案和解析 基础题【答案】1. C 2. D 3. C 4. D 5. B 6. C7. (1)沿公路和河流呈带状分布靠近公路与河流的地方交通便利(2)小于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人口稀少(3)B位于两条公路交会处,

9、交通最为便利(4)F处居民点沿河流分布,B处居民点沿公路分布。(5)线路避开陡坡,连接更多的居民点。【解析】1. 【分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解答】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村落较密集。初期,受河流影响,村落沿河呈带状分布;后来由于修建了公路,村落主要沿公路延伸。2. 【分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的影响。【解答】初期,联系村落的渡口形成集市,后来集市可能转移到交通更加方便的b地。 3. 【分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的改变对城市兴衰的影响。【解答】由于大运河淤塞和水源枯竭,加上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德州商业贸易逐渐衰落,发展速度明显变慢。4. 【分析】本题

10、考查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解答】交通条件对德州空间形态的影响很大,德州的发展轴是由运河、铁路、公路、河流共同构成的;京杭运河的开凿带动了德州的发展,故德州不能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铁路和京杭运河的变化对德州城市空间形态起着重要作用。5. 【分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对聚落的影响。【解答】由图可知,山区聚落受地形影响明显,一般沿公路和河流分布,方便人们出行及运输货物。6. 【分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影响。【解答】甲、乙两地位置相近,位于同一条道路的两侧,与国道距离、地势状况都相似,但乙地位于下班人流方向的右侧,更方便人们购物。7. (1)【分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对聚落的影响。【

11、解答】由图可知,山区聚落受地形影响明显,一般沿公路和河流分布,方便人们出行及运输货物。(2)【分析】本题考查影响商业网点密度的因素。【解答】由图可知,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小于平原。原因是山区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人口稀少。(3)【分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对聚落的影响。【解答】A、B、C三处聚落中,B处位于两条公路交会处,交通最为便利,最易发展成城市。(4)【分析】本题考查山区与平原聚落的差异。【解答】F处居民点沿河流分布,B处居民点沿公路分布。(5)【分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布局原则。【解答】 图中线路避开陡坡,连接较多的居民点,故较线路合理。 能力题【答案】1. C 2. A 3.C4. D5.B

12、6.C7.A8. (1)A处聚落空间形态沿公路线扩展,B处聚落空间形态沿河流延伸。(2)差异:C处商业网点的密度大于D处。原因:C处位于平原,D处位于山区。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点很难伸展到那里。(3)E处聚落空间形态将保留沿河流延伸的特点;其商业网点密度将会减小。【解析】1. 【分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发展。【解答】根据图中方位密度的变化可知,东南方向上路网发展不是最快的;2008年东北方向上的路网密度是最小的;19821995年,西南方向上路网发展最快;19952008年,正东方向上路网发展不是最慢的。2.【分析】

13、本题考查影响交通运输的主要因素。【解答】“广佛都市区”路网的发展与广州城市空间扩展、次一级城镇中心的分布以及地形、河流和行政边界的限制有较大关系,受城市绿化带建设的影响较小。 3.【分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对城市的影响。【解答】据图分析,E、F两城市位于内陆,只有陆上交通运输方式,没有港口,缺少海运,对外联系方式少,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可能性小,A、B错。X、Y两城市海陆交通都很便利,但是X市与其他大城市间有直达的公路,对外交通联系的线路多,联系更便利,腹地也更广,最可能成为国际化大都市,C对、D错。4.【分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与城市。【解答】城市职能差异越大,两地间的客流量就越大。X、N两市的城市职能、布局条件非常相似,都可以进行海陆联运,乘客没必要在两市间往返,所以客运往返班次最少,D对。5.【分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对商业的影响。【解答】便利商店属于商业网点,主要是为了方便居民,布局在固定居住人口较多的地方,或流动人口较多的地方,人口密度大,市场条件较好,故选B。6.【分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对商业的影响。【解答】便利商店属于城市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