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2214693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天桃校区) 杨 娟教学目标:1.认识“莞 姹 嫣”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天性 宇宙 真切 脊梁 家家户户 莞尔一笑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应接不暇 耐人寻味”9个词语。2.通过想象,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花的海洋”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写花的四字词语,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第三自然段。3.通过“透过( )这个词语,你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幅美丽的画面:”片段练笔,把对课文语言的感悟化成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4.了解作者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教学重难点:1.通过想象,在具体的

2、语境中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花的海洋”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写花的四字词语,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第三自然段。2.通过“透过( )这个词语,你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幅美丽的画面:”片段练笔,把对课文语言的感悟化成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三、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都有它独特的风情,当我们走出国门的时候,我们又能感受到怎样的异域风情呢。今天,让我们继续随着季羡林爷爷的脚步走进德国,一起去感受德国的独特魅力,请大家齐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生:齐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注意!谁的花?又是让谁看的?请,再读!(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这

3、篇课文的生词,你们还记得吗?2.出示词语,拍手齐读。出示:天性 宇宙 真切 脊梁 家家户户 莞尔一笑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应接不暇 耐人寻味 3.谁来说一说高度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是哪句?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板书:奇丽 奇特)字体变红,作者通过抓住关键词奇丽和奇特来反映文章的中心,是哪句话(生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课文是怎样围绕景色的奇丽和民族的奇特来写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个中心的?二、品读课文,感受德国景色的奇丽、民族的奇特。1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P150页,默读课文,找出能够体现景色奇丽、民族奇特的语句。用心读,用心体会,想想它“奇”在哪里? 学习提示:默读课文,请用“

4、 ”画出课文中最能体现 “奇丽”的语句,用“ ”画出课文中最能体现“奇特”的语句,圈出句中体现景色奇丽、民族奇特的关键词语,并在旁边简单写写自己的感受。开始(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2.好,我们一起先来交流,作者在德国看到一种怎样奇丽的景色?(指名)请你说,其他同学认真听,可以补充、可以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一)品读:景色的奇丽1.我从这两个句子体会到景色的“奇”丽:家家户户的窗户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房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2. 我们再入情入境地来读读这两个句子,(齐读)全班同学,我们一起读,走过任何一条街全班齐读。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

5、,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3. 同学们,读完这段话,最先跳入你眼帘的是哪个词呢?让我们深入到字里行间去。请你说。(花团锦簇、姹紫嫣红)那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呢?(生答)还有哪个词呢?那又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生答)品1:花团锦簇,姹紫嫣红(1)理解“花团锦簇”。当你读到“花团锦簇”这个词时,你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簇:丛聚;聚成一团。形容五彩缤纷、繁华艳丽的景色。许多花儿成团成簇地紧拥在一起,非常的华丽。“花团锦簇”的“簇”怎么讲?是怎样的一种感觉?(花很多,很茂盛

6、)教师双手做花绽开状,你们四人小组来摆一簇花,你们也来摆一簇花,哟,这一簇花全开了!这一簇花才展开两三片花瓣!那一簇花还是花骨朵儿,千姿百态,美丽极了!学生也和老师摆出一簇花的样子,有高有低,有疏有密,从中体会到错落有致、千姿百态的感觉。 “一簇”是这样,“一簇簇”呢? “花团锦簇”又是什么样子?(体会到花多、花茂盛、侧重写花的形态。)五颜六色的花堆积在一起,它们一朵挨着一朵,一丛连着一丛,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这叫花团锦簇。这个词侧重写花朵的(形态)。(2)姹紫嫣红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花儿的颜色很多。(对这个词侧重讲花的颜色。)(出示图画)花的颜色有哪些?(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似雪,还有黄

7、的、蓝的很多很多的颜色)我们想象一下有哪些花儿开了?(红艳艳的三角梅、各色的郁金香、粉红的玫瑰)(姹:美丽;嫣:妖艳;美好。形容各色美丽的花朵争奇斗艳。也作“嫣红姹紫”。体会花五颜六色、十分艳丽,侧重写花的色彩还富。)这里侧重写花的色彩。通过大家的想象,我们能感受到德国大街上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景色。(指各种鲜花的图片)看,这样鲜花汇集成团,各种花儿艳丽夺目的美好景象,就可以称之为生:(齐读)“花团锦簇,姹紫嫣红。”(3)透过“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这两个词我们不仅看到花的数量多,还看到了它的色彩美,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那“奇丽的景色”。(4)这样的画面,你还想用什么词语去形容呢?竞相开放、争奇

8、斗艳、五彩缤纷、五彩斑斓、繁花似锦、美不胜收(5)这么美的词,加上我们新学的词都是描写花美的词语,让我们把它们放到我们的词语宝库中,在今后的习作当中运用上。(6)花美是一“奇”, 你还从哪个词体会到景色的奇丽呢?映入你眼帘的还有哪个词?请你。品读2:花的海洋 相机板书:(花的海洋)一个窗子前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就是许多锦簇的花团连在一起,姹紫嫣红,那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啊!大片大片的花,汇聚成了浩瀚无边的(海洋。)是不是让我们感觉到这条街有多长,这花的路就有多长,这条街没有尽头,这花的路就没有尽头;这栋楼有几层,花就有几层,有60层楼,花就有60层;有多少栋楼,就有多少栋楼

9、的花?真不愧是一片花的海洋。难怪会让看的人(应接不暇)(课件:词语变红)你们说奇不奇?(奇)带着这种感受,一起来读读第二句话。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品3:应接不暇“暇”是指空闲,“不暇”就是“没有空闲”,就是说:这里的花非常奇丽。看了左边又想看(右边),看了楼上又想看(楼下),看了近处又想看(远处),看了怒放的,还想看(含苞欲放)的;看了红的,看(黄的);看了这条街,还想看(那条街)看得眼睛都忙不过来了(花多得让人一下子都看不过来)这就叫做应接不暇。品读4:山阴道上,应接不暇(1)其实在这段话中还暗藏了一个八字成语,一起读(变红)山阴道上,

10、应接不暇 这个成语可是有来历的,一千多年前,著名诗人王献之来到浙江绍兴的山阴道上,这里草木葱茏,山水明秀,景色美不胜收,他情不自禁地写道(全班齐读)(多媒体出示)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东晋王献之(2)同学们,季老饱读诗书,所以写起文章来得心应手。 还有哪个词映入你的眼帘?品读5:任何走过任何一条街,你体会到了什么?预设1:我觉得走过任何一条街,就是说走过这个城市所有的街,所有的街道里,花都多得让人眼睛应接不暇。预设2:任何一条街,我体会到了走在每一条街上都能看到让人应接不暇的花。同学们,走过任何一条街就是走过每一条街,所有的街道,对吗?我们一起来走进德国这充满勃勃生机的大街

11、小巷(播放美景图)!第一组走过东()西南北街的花,我们比比看哪条街的花最多、开得最艳最美!第一组同学,走过东(西、南、北)街,抬头向上看小组读 走过任何一条街,全班一起来出示: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4.真正的会读书是把心放到字里行间,把这些文字,把这些关键词转换成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来,咱们一起来试一试,闭上眼睛,随着老师一同走进德国的大街(配乐)轻轻地一句句跟随着来,再轻点,让美景浮现在眼前。(出示关键词变红的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

12、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5.同学们, 刚刚我们抓住“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花的海洋”等词语,从形态、颜色、数量上感受到花的美、多。一路走来,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请拿出作业单, 让我们将这几个关键的词语化为具体的画面,把它写下来,课件出示: 透过词语“ ”我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的画面: 指名汇报,点评。6. 多么奇丽的景色!无论什么时候,走过任何一条街,我们都能看到如此奇丽的景象引读(配乐):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大地上,(男同学)穿过格林大道,抬头向上看傍晚,夕阳夕下,落日的余晖洒满街头,(女同学)走过中心广场,抬头向上看晚上,月色朦胧,皎洁的月光洒向哥根廷的

13、大街小巷,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8.任何一条街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板书:花的海洋)9.同学们,如此奇丽的景色,能把它记在心里吗?谁来试一试。课件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 )的窗子前都是( )、(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 ),让我们看的人如入( ),( )。10.增加难度,谁再来?(指名)让我们一起带着想象,把这奇丽的景色,留在心里,一下子能记住的同学不看书站起来一起背,暂时还记不下来的同学也没关系,坐着打开书一起来。课件出示:走

14、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11看到如些奇丽的景色,作者由衷地发出怎样的赞叹?生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同时季老还说(齐读)多么奇特的民族!书中什么地方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个奇特的民族,奇特在哪呢?我们继续来交流(指名)(二)品读:民族的奇特1.你画了哪些句子呢?说说你有什么体会?(指名读)相机出示: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你从哪里看出这个民族的奇特?前后四人小组结合关键词,说说你的体会。2.结合关键词谈谈你的体会。(指名)品“脊梁”是啊,自己只看到的是花的脊梁,美的都留给别人看。(板书:花的脊梁)(1)摸一摸你的脊梁在哪里?如果你们就是德国窗口的花,我是屋子里的养花人,你们是朝哪边开的。(生做动作)(2)是啊,你们看,虽然我只能看到花的脊梁,但是路上的游客却能看到花儿微笑的脸庞,如果说我是街上的游客,你们又是怎样长的?你们看透过这个词,咱们就形象地感受到德国人养花与众不同,正如课题所说,那就是(齐读)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是一种我为人人的精神境界。3. 你们还从哪个句子看出这个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