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写作 第二章 写作主体12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2211460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写作 第二章 写作主体12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基础写作 第二章 写作主体12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基础写作 第二章 写作主体12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基础写作 第二章 写作主体12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基础写作 第二章 写作主体12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写作 第二章 写作主体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写作 第二章 写作主体12(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 础 写 作,第二章 写作主体,一、什么叫写作主体?,写作主体 就是进入写作思维和写作行为中的人。在写作活动中,主体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一个人的写作素养、写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写作活动的进行和作品的质量,可以说,写作正是写作主体素养和能力的体现。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写作主体的素养。 写作主体具有的智力、能力和素质是写作活动不可或缺的三大因素。,落帆的印象怀念唐弢 刘纳,他在晚年开始了鲁迅传的写作。为了写出一部真正体现“鲁迅精神和气质”的鲁迅传记,他搜集整理了大量资料他写得很慢、很艰难,殚精竭虑,惨淡经营。在将思想形诸文学的过程中,他用心良苦,反复推敲,反复修改。尚未完成的鲁迅传的每一

2、个字,都凝集着他的巨大劳动。 他赋予写作这种工作以令人企敬的尊严感和崇高感。 老师写得很苦,他总说自己从没有一挥而就的时候。苦苦地写作又成为他最珍爱的人生状态。 当他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浸沉到工作的韵律中,生命的丰满性才得到最宽阔的体现。外表上沉默、清明的静态下,心智生活正蓬勃地展开。情感奔腾,思想奔突,心绪奔流。生命的动感就隐藏在默默的静态中。,第一节 作者的智力,一、观察力 二、记忆力 三、思维力 四、想像力,(一)什么是观察力 观察是作者运用感官或凭借某些科学仪器考察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摄取客体有关信息的活动。 鲁迅认为:“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他还说: “对于任何事物,必要观察准确、透彻

3、,才好下笔。” 给董永舒的信 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把“观察、观察、再观察”写在实验室的墙壁上,作为从事科学研究的座右铭。 司汤达认为作家的职业是“人类心灵的观察者”。 总之,观察力是从事研究活动和写作活动最基本的智力。,一、写作主体的观察力,观察以作者进行观察的目的与心态为标准,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科学观察,以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规律为主要目的,着力于把握人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在这类观察中,观察者的心态是客观冷静的,时时以科学研究的眼光审视客体,获取有关客体的各种信息材料; 一类是艺术观察,以发现、体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真善美的价值为特点:一是具象化,即着重摄取造型性强的材料,因为美总是

4、具体生动的;二是内视化,即作者的生理感觉和情感体验也是取材的对象。 科学观察完全从客体取得材料,艺术观察取得的材料则既来自客体,又来自由客体所引发的主体的情感体验。二者在观察目的、体验内容、捕捉材料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二)如何进行观察,正确处理以下五种关系: 1、定向观察和随机观察 定向观察是观察的必要前提 福楼拜对于莫泊桑的教导(p31)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鲁迅朝花夕拾 随机观察是观察的有益补充 科学家主张“留意以外之事”。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赵丽华我终于在一棵树下发现 一只蚂蚁,另一只蚂蚁,一群蚂蚁 可能还有更多的蚂蚁 赵丽华馅饼 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全天

5、下最好吃的。 诗人叶匡政揭露中国当代文学的十四种死状 “作家的创作欲,今天, 只随着市场行情波动。 他们把文学看做应市的蔬菜, 都想赶个早市, 都想取得文学小贩与买菜婆的欢心。 为此,他们倒是用尽了心机”。,2、观察的客观性和主观性 观察的目的是掌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征,必然具有客观性。 然而文学的观察有别于科学的过程。 科学的观察力求准确、客观、实事求是等; 文学的观察则要求有自己独特的眼光、富含个性特征和主观色彩等。 王国维人间词话:“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eg.李白望庐山瀑布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客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