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说课材料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2198858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说课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说课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说课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说课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说课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说课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说课材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朗读 交流 感悟 升华 桥第二课时说课稿 凉州区共和街小学 杨玉琴各位领导、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第16课桥。【教材分析】:桥是一篇小小说,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一课我安排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大体说出老支书是一个怎样的人。今天我要说的是第二课时。【学科课程标准

2、要求】第三学段(56年级)阅读要求: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3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4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学情分析作为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研究性阅读和感悟的能力,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读、思、记课文中需要重点领悟的部分。这篇课文篇幅短小,但

3、文本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与场景都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很难被文中老汉的形象、精神所打动,特别是对文章以桥为题的理解。课文所蕴涵的人情味、思想内涵却不容易为学生所理解、接受。要达到有感情朗读这一目标也还有一定难度。【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及教材的编排意图和课文特点,结合高年级段学生特征,我预设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 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2、过程方法目标: 以读为本,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读来感悟课文,并创设情境,在场景的对比中理解人物精神品质。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逐步深刻感受到老汉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教学重难点】本文语言简

4、短凝练,有效地烘托了环境的紧张,因此我把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作为教学重点,把理解题目“桥”的含义作为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设计特色】这次教学的设计特色在于:1、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朗读是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学习方法。所以学习桥时,我让学生通过自主读、合作读、探究读、对比读、范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来落实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语感。2、双线并行,情景再现: 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着力渲染环境的真实,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到洪水的凶猛,将环境描写这一条线与老汉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光辉形象这一条线相结合,并采用“品读感悟”

5、式教学方法,使老汉的英雄形象凸显得越来越美丽动人。3、情法并重,读写结合: 在指导学生理解老汉的光辉形象中,我结合文章的有关语句进行表达方法的渗透,让学生感悟到作者的语言简洁明快、手法准确无误。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写话的环节来祭奠老汉,这既是情感的凝聚和提升,又是落实语言实践的活动。【教学程序】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有以下三个环节:环节一:朗读感悟通过范读、跟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感悟老支书的人格魅力。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先观画面再读文,由画面进入文本,很快便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形成良好的阅读期待。学生说出读文后的总体感受,体会洪水到来时人们的害怕,形势的紧急

6、,从而为下面反衬出老支书的高大形象埋下伏笔。这部分主要通过读来烘托气氛,孕伏情感。 环节二:交流感悟:这一环节,主要抓重点句、段,尤其是写老支书几次言行的句子,让学生找一找,划一划,读一读,交流感悟,继而达到突出重点,攻破难点的目的。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第723自然段,边读边划出刻画老汉形象的关键词句,自主学习,集中交流,然后老师再出示重点句子,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恰如其分地点拨,让学生弄明白在灾难面前老汉是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群众,如何对待党员,如何对待儿子的。这几个问题搞清了,学生自然明白老汉是怎样一个人,也弄明白了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刻画老支书形象的。这样课文的重点就迎刃而解了。学生的

7、感受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学习课文不深入到字里行间,我们就无法感受文章的内涵;不深入到字里行间,我们就无法理解老汉的言行。所以这里设计让学生自己读,边读边想,然后小组合作交流。环节三:感悟升华。 1、深化老汉精神。这一环节,我首先播抗洪救灾的录象,再次激情:英雄就这样远离了我们,作为他的亲人,作为曾经被他救起的村民,作为每一个读过这个故事的你们,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点什么?让我们怀着一颗崇

8、敬之心,那起笔一同来祭奠祭奠这位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可以想象老汉牺牲后当时的一个场景,以不同的身份写一个片段;也可以与同桌交流,也可以在书的插图上写上你最想说的话。以写促情,使感悟升华。 2、感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这篇课文感人至深,震撼人心。除了内容的原因外,还因为作者在表达方法上的独具匠心。同学们通过读一读,找一找,小组合作研究,初步了解了作者在表达上的一些特点。 设计理念:让学生“情动而辞发”。既是情感的凝聚和提升,又是语言实践的活动。带着感动,带着敬佩,带着深切的怀念,写几句为老支书祭奠的话,即深化了老汉的精神,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让孩子们明白:英雄就在身边,英雄具有无私无畏、顶天立地的

9、共产党员的人格。此外,课文课程标准上说:要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所以,初步学习一些表达上的特点,是第三学段的孩子所必须具备的。 【教法、学法】1、教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不是被动地信息接受者,而是主动的,人脑并不是被动地学习和记录输入信息,而是主动地构建对信息的解释。该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情境性。叶圣陶老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最好的方法就是读,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主要采用:以朗读

10、为主线,感悟为核心,自读自悟,合作交流的方法,师生、生生互动,创设实践语言的场景,通过配乐朗读,达到情感上的共鸣,通过练笔尝试,提高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为主的教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多方位、多视角地让学生去认知、去朗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和知识点,积累语言,拓宽视野。2、学法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我设计的学法是读中悟情,以朗读为突破口,这体现了课标的要求。具体操作步骤为复习导入整体把握;自读自悟潜心会文;细读品位,突破难点;感情朗读,突出重点;读写结合,升华情感。【板书设计】好的板书往往就是一份微型教案,本篇课文的板书我力

11、求做到简洁明了,突出重点,防止面面俱到,使学生一看板书便能对文章内容一目了然。【教学反思】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但是想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沉浸在文章情景当中可不太容易。因此,根据文中的老汉是在面临不断上涨的滔滔洪水中做出的决定,理解他的言行决不能把当时的情景与行为割裂开,于是我让学生先从整

12、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围绕“课文中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细读课文,画出描写老汉的有关语句,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之后与同学交流自己对老汉的认识 在学生对老汉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我又让学生画出课文中令自己感动的句段,谈一谈原因,然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自己的感动,从而升华对老汉的理解和认识。朗读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读出洪水的肆虐,情况的危急,人们的慌乱和老汉的沉着、镇定。要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加深对老汉的理解,并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从而使学生与作者、文本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在学生理解、感悟了课文内容之后,我还注意从表达方法这一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不过这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对于“老汉像一座山”这句话,学生体会的还不够深入,要是再体会体会,加上老师点拨,读起来效果会更好。另外就是课文结尾的处理,课中在体会老汉形象时学生已经理解了一些,但结尾如果给学生树立一些优秀党员形象,让学生更清楚的明白像老支书这样的党员在人民生活中不仅仅只是这一个而有很多很多,这样党员的形象就鲜明地树立起来了。虽然课堂上我力求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但学生读得还是不很到位。 当然,由于我本人能力有限,对于课堂上存在的问题请评委给予指正,便于我以后的提高。我的说课完了,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