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9.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2197219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9.草船借箭-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9.草船借箭-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9.草船借箭-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9.草船借箭-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9.草船借箭-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9.草船借箭-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9.草船借箭-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草船借箭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重点书写“督”“延”2、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3、分角色朗读课文,初步感受人物形象。教学重难点: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教师ppt课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认真倾听,用心记忆诸葛亮哭周瑜假戏真做诸葛亮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诸葛亮斩马谡不念旧情二、导入新课,课题质疑1、同学们,我们国家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四大名著”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优秀文化遗产,你知道是哪四大名著?它们的主人公分别是谁?(生交流。)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草船

2、借箭(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或想法吗?(预设:学生质疑:(1)谁用草船向谁借箭?(2)为什么要借箭?(3)怎样借箭?(4)最后结果怎么样?) 三、预习检测,组间交流1.展读词语。妒忌、都督、私自、山寨、弓弩手神机妙算、擂鼓、调度、丞相你还知道类似神机妙算的四字词语吗?指名说。出示(负荆请罪、完璧归赵、精兵简政、铁杵成针、惊弓之鸟、 凿壁偷光、 卧薪尝胆、望梅止渴 、纸上谈兵)2.出示生字,指名说哪个字难写易错。指导书写“督”上宽下窄。“又”的捺伸展有力,结构紧凑。四、梳理脉络,整体感知1.预设:起因:(1)心生妒忌。经过:(29)巧妙借箭。结果:(10)自叹不如2.按起

3、因、经过、结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周瑜妒忌诸葛亮有才干,设计要诸葛亮在三天内造出十万枝箭,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妙计借箭,诸葛亮如期如数向周瑜交出十万枝箭,周瑜自叹不如。表现了诸葛亮神机妙算。五、梳理提炼,生成问题(1)小组交流我的问题。(2)展示小组问题,生成班级问题。六、角色朗读,感受形象(1)分角色朗读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2)通过对话描写你感受到了什么?(3)全班交流。诸葛亮胸有成竹;周瑜心胸狭窄。七、拓展延伸1、积累本课中的好词佳句。2、思考: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什么地方? 板书设计:19.草船借箭 起因:(1)心生妒忌 经过:(29)巧妙借箭 结果:(10)自叹不如第二课时 教学

4、目标: 1、回顾课文内容。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周瑜等人物的特点,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识天识人的本领。 2、.拓展训练,抓细节感受人物形象。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写身边一个熟悉的人。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准备: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第42回至第46回。了解当时魏、蜀、吴三国的形势以及周瑜为什么妒忌诸葛亮。教师ppt课件。 一、导入新课,回顾课文。滚滚长江东逝水,淘尽了中华千古英雄,也淘出了一部辉煌的智慧之书。今天,我们将走进三国领略智慧中的精华。 齐读课题。回忆草船借箭的原因、准备、经过、结果 二、问题呈现,合作探究。 1、出示

5、问题: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诸葛亮算出了什么? 2、小组交流学习,解决问题。 三、展示对话 ,规范指导。(1) 知天文(1)出示“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1)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怎样的心情?(吃惊)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暗自高兴,因为这场大雾是诸葛亮在三天前就已料到的。)(2)你从哪里看出这场大雾是诸葛亮三天前就料到的,也许是凑巧碰上的呢?(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出示“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秘密把鲁肃请到船

6、里。”(学生自由读,在读中体会诸葛亮早在三天前就已算准了这场大雾。)(3)老师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太罗嗦,前几天不是没有动静吗?没动静有什么好写,完全可以改成这样: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的把鲁肃请到船里。这样写即清楚又简练,行吗?为什么?(组织讨论,体会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神机妙算。)(4)怪不得周瑜长叹道:“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我比不过他。”(二)、懂地理划出诸葛亮的借箭的路线图,并引导学生说一说理由。出示“天还没有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出示“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头,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然擂鼓呐

7、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讨论:诸葛亮为什么要先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再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读句子,体会诸葛亮的考虑周密,算准借箭的地理位置,以及他的巧妙安排。)(三)、识人心1、识曹操出示: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靠近。”(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中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11处之多,但只有这个地方写到了诸葛亮的笑,你们说,他在笑谁?这是一种怎样的笑?你能通过你的读表达出诸葛亮的笑的深刻含义吗?2、识鲁肃诸葛亮明明知道周瑜暗藏杀机

8、,鲁肃又是周瑜的心腹,为何还要请鲁肃帮忙?他不怕鲁肃向周瑜告密吗?(生交流。)3、“草船借箭的成功使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宽宏大度、谦虚礼让的大将风度。使得气量狭窄、妒才忌能、才气输诸葛亮一筹的周瑜不得不叹服。”总结:作者抓住细节描写,写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些人物鲜明的形象。现在我们阅读一个片段,再次去感受人物形象。五、总结提升,优化提炼。六、拓展延伸,提升意义。选择身边一个熟悉的人,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1) 学生完成小练笔。(2) 全班展示,评议。板书设计:19、草船借箭知天文诸葛亮神机妙算 懂地利周瑜自叹不如知人心 第三

9、课时教学目标:(1) 巩固生字,积累歇后语。(2) 句子训练及阅读训练的。教学重难点:掌握句子练习及阅读训练的方法。作业设计:一、我会写。(1)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 )。(2)诸葛亮说:“( )委托当然照办。”(3)周瑜说:“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 ),造箭用的材料。”二、按要求写句子。(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成陈述句)(3) 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密密麻麻的。(改成比喻句)三、草船借箭片段阅读练习阅读草船借箭部分,回答问题。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

10、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边?”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滿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曹操知道上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

11、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1、第一自然段的横线上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2、“漫”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用部首查字法查部,“漫”字在字典的解释有:(1)水过满,漾出来;(2)满、遍;(3)没有限制。文中“大雾漫天”中的“漫”应选。3在文中能表现诸葛亮懂得天象知识,知道夜里必有大雾的词句是: 4、用“”画出描写诸葛亮语言的句子。这句话说明了诸葛亮()A诸葛亮胆子很大。B诸葛亮很喜欢喝酒。C诸葛亮推断事情正确,他很了解曹操的为人性格。5、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他可能在想: 。结果:6、请你写出一条与“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有关的歇后语。 四、把两边的词语连起来组成歇后语.曹操南下 来得凶败得惨诸葛亮立军令状 有借无还鲁肃上了孔明的船 糊里糊涂诸葛亮开口 面不改色心不跳草船借箭 尽是计谋请你再找几个有关三国的歇后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