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5*金色的鱼钩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2196589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5*金色的鱼钩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5*金色的鱼钩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5*金色的鱼钩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5*金色的鱼钩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5*金色的鱼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5*金色的鱼钩(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金色的鱼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长征途中发生的感人故事。2、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熏陶。3、体会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4、学习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的内心的方法。5、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课文故事。过程与方法通过以读代问,以读带讲,以读代答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想读、会读,读懂课文,读出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重点语句理解红军战士忠于革命的精神,感悟红军战士在艰苦的长征进程中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难点: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

2、含义。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资料,并预习课文。2、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诗歌导入,情景渲染1、学生背诵毛泽东的长征诗。2、学生自由谈谈长征。3、简介作者。4、谈话导入,板书课题。(课件展示)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虽然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重大伤亡,但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长征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本文讲述的

3、就是红军在长征途中的故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快速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注意入眼看得快,入脑想得快。a、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b、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有感情的多读几遍。c、课文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这个鱼钩真的是金色的吗?可是作者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2、班级交流。三、入情入境,重点赏析。1、学生再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并在旁边简单的记下自己的感受。谈话:作者是怎样讲述这个故事的呢,要想使故事精彩,必须抓住细节来描写,以及一个个动人的片断。2、全班交流。a、外貌的描写。b、神态的描写。c、片段的

4、描述。3、小结:班长正是按着指导员的要求去做的,在精神上给予战士安慰和鼓励,就像“上级”,在生活上时时处处给予关心,就像“保姆”“勤务员”。4、再次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用最富深情的朗读来表现。四、品味“金色”,升华情感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他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委托。他永远的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弯曲的鱼钩。课件出示文章最后一句话。1、 指名学生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2、指导朗读。五、音乐渲染,深化主题。作者要用鱼钩表明自己向老班长学习的决心,也想教育后代学习老前辈们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为了战友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高贵品质。作为新世纪的少年,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们的优良传统,那么让我们用歌声许下我们的誓言。六、复述课文。以讲解员的身份讲解“金色的鱼钩”的故事。注意讲解要点:1、叙述的条理要清楚,可采用倒叙的方法。2、注意把感人的场面表达出来,渲染出故事的情境,从而使听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板书设计:15金色的鱼钩舍己为人对党的忠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