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备课的利与弊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2194480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备课的利与弊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电子备课的利与弊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电子备课的利与弊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电子备课的利与弊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电子备课的利与弊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备课的利与弊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备课的利与弊资料(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子备课的利与弊 电子备课,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具有传统的备课方式所无法替代的优势和价值。 电子备课可以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当教师能掌握和熟练的运用计算机操作技术后,采用电子备课,可以克服传统备课方式中教师过多地把时间花在查找资料和书写等方面的弊端,使教师把更多时间放到思考课堂教学设计和做上课的准备上来。另外电子备课特有的修改和编辑功能,也更利于反复修改自己的电子文本,使教学设计更加完善。 电子备课可以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资源共享和信息搜集处理功能,使教师在备课时,除了借助教材和教参外,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撷取更多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开阔教师的眼界,拓展教师上课的思路

2、,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自身教学的实际情况,通过自己对信息的整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设计的质量和艺术。 电子备课便于教师组建个人教学资源库。采用电子备课,教师可以把平时在网络和报刊中看到的相应资料、课件等,很方便地通过拷贝和输入保存到相应的教学内容中去,对自己的教案采取动态管理与日臻完善。这种不断更新、完善和充实的动态过程,可以使教师经过多年的积淀后,形成一个十分完善的个人教学资源库。 不可否认,电子备课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确出现了一些教师平时不认真备课,而采用全盘复制网上的教案和课件来应付检查的现象。但在传统的纸质备课中,不也是出现一些教师翻出自己陈年的“老脚本”来草写,做

3、表面文章,应付学校检查的现象吗,只是复制的方式是抄写而已。不管采用何种备课方法,认真备课、精心备课、创新课堂教学设计才是关键和根本,对备课的重要性认识到位与否,比采用何种备课方式重要得多。 不认真备课,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是不可能提高的,教师对备课重要性和内涵的认识,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关于电子备课,应是大势所趋。但至于如何操作,还有待探索和研究。有些学校之所以不敢尝试和实施电子备课,是怕把老师解放出来不知干什么了,也就是说对实施电子备课非常担忧、害怕。凡事有利则有弊,问题是如何兴利除弊,尽量扩大正面作用,减少消极影响。从搜索到的资料来看,电子备课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

4、,关键在过程管理,引导教师钻研教学,不要怕解放教师,要更好地促进教师发展。说说备课与“电子备课”备课对于教学者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只要是教师,只要你从走上三尺讲台之日起就与备课结下不解之缘。因为教师要想把课堂教学组织好,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就要作好课前的充分准备。因此,不管什么时候,遇到什么样的课程改革,教学管理者们总也不会忘记对于备课的研究和对老师提出不同的备课要求。备课是什么?顾名思义,就是做好上课前的一切预设和准备,它包含的内容很丰富,但最终的表现方式还是教案,所以,在教学管理中一说备课就与教案联想了起来,教师们一说备课也很自然地与编写教案联系起来,几乎成了约定俗成的共识,其实不然,

5、这是不尽全面的。怎样备课,如何备好课?下面转载田家炳老师如何备课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文,建议老师们不妨读一读。欲知天下事,点击Internet。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备课”这一新生事物也就应运而生,许多教师聪慧灵巧地接受和应用着这一新生事物,尝试建立了自己的电子备课,这是广大教师从“纸上谈兵”到“运筹帷幄”的一次飞跃!我们为何不去关注和阿护它的茁壮成长,引导和促进它的健康发展呢?。何为电子备课?也许把教案以电子文本的方式输入是最简单的一种电子备课,它是给教师自己上课备用的;而制作教学课件、建设专题性学习网站等则是更复杂的一种电子备课,这是给学生上课时或课后学习用的。显然,电子备课

6、离不开电脑,它是人脑和电脑并用的产品,是智力和智慧共享的结晶。一方面,通过深钻教材,明确教学思路,注入自己的教学思想和个性风格;一方面,通过网上查找有利于教学的优质材料的补充或借鉴他人优秀的案例资源,使所备的课优中更优,使所上的课强中更强,何乐而不为?但是,如果一味地全盘照搬别人的教案,不结合自己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融入自己的教学思想和个性风格,所照搬的教案哪怕是特级教师或优质课一等奖,对于他人可能是艺术精品,而对于你也许是空中楼阁,拿来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他人的教学思想和个性风格你是拿不来的!可见,是手写备课还是电子备课都不在于它的形式,而在于它的实质,在于把握其备课的精髓:是自己对教材钻研后

7、的心得,还是坐享其成抄袭别人的贪得?如果是自己的,不管是手写还是电子都是认可的;如果不是自己的,即使手写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是不值得提倡的。莫让电子备课成为校长的心病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第2期曾几何时,电子备课代表了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水平。如今,学校现代化设备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档,教学资源越来越多,电子备课却被不少学校禁用了。在教学调研时,笔者时常听到学科教师反映:学校不准进行电子备课,要求手写备课,其原因是为了防止教师抄袭他人的教学设计。在某地的一次教学工作会议上更有经验交流者振振有词:“我校重新施行了手写备课,讲求求真务实的教学作风,旨在返璞归真,继承和发扬优良的传统教学文化,更好地推动

8、教师专业成长。”一时之间,电子备课似乎成为教师不认真备课、影响教学质量、影响专业成长的“罪魁祸首”。在笔者看来,手写备课与电子备课只是两种不同的备课形式,后者是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电子备课与手写备课相比较,有很多优势,例如,备课的效率提高了,教师学习的途径更宽了,反思教学的时间更加充裕了。同时,修改与完善快捷,交流与共享及时,有利于积累,形成教学成长档案等。当然,正是由于交流与共享的方便,不少教学管理者便担心教师会应付备课检查,原封不动“拷贝”他人或自己过去的教学设计,而不做任何反思与修订。学校领导的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正如开放的互联网一样,电子备课也是一柄“双刃剑”,其运用效果是

9、因人而异的。但从根本上讲,教师是否认真备课,不是由备课形式,而是由其教学责任感来决定的。如果一名教师没有负责任的教学态度,什么形式的备课对他来讲都是一样的电子备课用少量时间拷贝,手写备课花更多的时间抄袭,备课质量同样无法提高。我们常说,技术是中性的。优秀教师则可以用电子备课优化自己的教学工作,不负责的教师可以用来糊弄领导和学生。一般而言,优秀的教师不会去抄袭劣质的教学设计;但若一般年轻教师借鉴了更为优秀的教学设计,并能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这也未尝不可。然而,真正令我们忧心的是备课与上课的“两张皮”现象,即备课是一套,课堂教学却是另一套。而出现这种现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我想,不是备课形式,而是教

10、学管理工作出了问题。我们不会因为“病从口入”就不吃东西,而是要强化个人卫生与食品卫生管理。同样地,我们也不会因为互联网上有不健康的内容或不安全的因素就关闭全球网络,而是想办法怎样去“舞”好这柄“双刃剑”,引导网民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理性使用互联网。对于电子备课也是如此,要靠正确的激励引导与管理约束。领导与教师之间并不是矛盾的对立面,而应该是和谐的一体,应该树立起诚信的关系。有这样一句话流传着:一流校长重思想,二流校长看课堂,三流校长查备课,四流的校长盯门房。这形象地告诉我们,优秀的学校管理者要善于从正面引导,树立典型,引导积极健康的教学文化;立足课堂,追求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创新机制,构建合理的

11、评价方法,如开展校内优质课展评活动、优秀教学设计评比活动等;构建校内电子备课发布系统,让教师及时以网络方式发布教学设计,营造相互学习、相互监督的氛围;引导教师参与教学评价,并将单一的教导处检查变为学科小组互评等,使每一位教师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者,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工作责任感。只有这样,电子备课才不会成为学校管理者的心病,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才会提高,最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教学研究室)凸现电子备课过程和有效性切实实现减负增效http:/2009-4-616:48:00近年,电子化备课被广泛推广。电子化备课好处多多,可以随意修改,

12、直到你满意为止;电子化备课摆脱了手工书写教案的种种苦恼,节省了大量时间用于对专业的学习和研究;电子化备课有利于资源共享,丰富了教学资源。如果能利用电脑在网络上备课,能够有效避免个人备课的狭隘,通过对网上资料的搜集整合,汲取精华,教师的备课必能提高一个台阶;电子备课还便于储存,大大提高了备课的使用效率。但是,如果我们不对电子化备课的有效性加以研究,不把它与集体备课相结合,老师们就会把写教案这种显性的备课取代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学法、课前课后反思这种隐性备课,照搬主备教师的电子教案,那就会滋生教师的惰性,抑制教师创新能力的发挥。2009年3月31日,冯井中心小学每月一次的

13、中心教研活动在郑井小学举行。活动的主题是:五年级数学电子化集体备课有效性研究。活动由郑井小学的张丽红、邓翠珍两位老师分别执教她们主备、五年级数学组教师共同集体研讨过的倒数、分数除法(一)的课。玉带路四所小学的五年级数学老师和中心教研组的全体成员参加了活动。我们聘请了市、区教科所的朱光辉、袁翠兰、邹光兴三位专家作指导,郑井小学课堂全天开放,所有参加活动的人员随堂听课、评课、课后相互交流、相互点评、第三次修改电子教案,市、区教科所的专家朱光辉、袁翠兰、邹光兴指导点评。活动后,五年级全体教师又根据集体研讨修改的电子教案,到各校上课、中心教研组成员再次听课、评课,各位教师再次反思,各校写出各校的总结、

14、反思上交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又汇总各校的反思进行电子归档并发给各校。这次活动,目的在于凸现电子化备课的全过程和有效性,激活参与备课教师的创新思维,使他们萌生适合本班师生的新设计,提升设计理念。使电子备课成为一种开放式的、论坛式的、互动式的、更是共享式的备课成员间的深度对话,方便老师相互探讨学习,切磋借鉴。来源:冯井中心小学也说电子备课的利与弊作者:宋伟凤校本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32更新时间:2009-4-29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展现了许多信息化时代的产物,而电子备课就是现代教学工作的技术手段。电子备课,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全新备课方式,它的到来势必会取代传统的手工备课,并将成为一种潮流。说到电子

15、备课,听到的呼声是一样的,甚至到网上去看相关的文章内容也是大同小异的有利有弊。我是从2004年带远程班开始电子备课的。虽然光阴似箭,但是感触太多太多。也来说说利与弊吧!先来说说好处。一、电子备课美观整洁以前的手工备课,稍一出错,原地修改吧,很不美观,有时只能重新抄写。而电子备课,可以随意修改,直到你满意为止。并且可以设置你想要的字体,颜色等,这样你可以轻松突出重点,难点,给人看来一目了然。电子化备课摆脱了手工书写教案的种种苦恼。二、网络漫游博采众长使用电子备课以后,我在备课时,先自主研读教材和教参,形成自己的个性化阅读。然后在网上大量搜集相关资料,从教材分析到教学设计,从教学课件到教学反思,只要是和该课相关的资料都不放过。这些信息和资料也是在钻研教材,研究文本,它们开阔了我的眼界,拓展了上课的思路,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源。在和他人思想碰撞后,自己再来把握教材,觉得眼界开阔很多,把握更到位了。三、整合资源创新过程电子备课让我在整理收集资料时,学会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吸收其他教案中的精华,为我所用。但这个过程绝不是简单的拼拼凑凑,而是要按照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从整体来设计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