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存瑞烈士陵园要点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102190864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3.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董存瑞烈士陵园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董存瑞烈士陵园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董存瑞烈士陵园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董存瑞烈士陵园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董存瑞烈士陵园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董存瑞烈士陵园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董存瑞烈士陵园要点(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董存瑞烈士陵园,战斗英雄 董存瑞,董存瑞,河北省怀来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32师96团2营6连6班班长,小时候读过几天书,后因家贫而辍学。1945年8月参加八路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荣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荣获勇敢奖章三枚、“毛主席奖章”一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县的战斗中,因部队受阻于敌军的桥型暗堡,董存瑞毅然抱起炸药包,冲至桥下。因身边无处安放炸药包,危急时刻,董存瑞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身体充当支架手托炸药包,英勇牺牲,此时,未满19岁。,董存瑞简介,董存瑞 档案,中文名:董存瑞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北怀来县 出生日期:1929年10月

2、15日 逝世日期:1948年5月25日,职业:中国人民解放军 信仰:中国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舍身炸碉堡 身高:160cm 体重:49kg,1948年5月25日,解放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队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军一座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碉堡,前进时左腿负伤,仍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过于身高,两侧护堤又是陡滑的斜坡,根本无法安放炸药包。危急

3、关头,他毅然用左手托起炸药包,以自己的身体充当火药支撑架。随着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敌军的暗堡被炸毁,董存瑞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牺牲时,还不满19岁。,主要事迹,人物影响,根据董存瑞的事迹有很多艺术创作,有以董存瑞命名的电影、歌曲、儿歌、及学校、幼儿园。 董存瑞的事迹与阿拉伯的自杀人体炸弹根本不同,董存瑞自己托起炸药包炸碉堡是迫于战斗紧急以及缺少托起炸药包的支架,战斗对象是对方军事目标;伊斯兰极端分子则是以平民或者其他目标,两者截然不同。 电影董存瑞(1955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时长100分钟黑白电影,由张良扮演董存瑞;22集电视剧为了新中国前进(2009年),由王宝强

4、饰演董存瑞。,人民英模董存瑞,相关小故事,1942年,区委书记兼武委会主任王平,来到董存瑞的家乡南山堡,听说了十三岁的董存瑞与鬼子、汉奸英勇斗争的事迹,便住在他家里,给他讲打土豪、分田地的故事,并教他唱歌、识字,引导他懂得一些革命道理。后来,王平每次来南山堡,都是住在董存瑞家,还给他讲了许多战斗故事。 一天下午,日本鬼子突然到南山堡“扫荡”,王平组织民兵,为了掩护群众转移,自己却被鬼子包围了。董存瑞拉着王平走进了家里,把大门关上。他机警地把王平藏在墙角下的一堆破席卷里。一会儿,四、五个鬼子端着刺刀闯了进来,那位鬼子军官比划着问:“八路在哪里?”,董存瑞假装答:“手枪?没有哇!”。军官气冲冲地说

5、:“八路八路的”,董存瑞坚定地回答:“没有,没有。”。鬼子先是拿出糖果哄骗,见软的不行,又拔出东洋刀威吓,董存瑞凭借从前听王平的战斗故事的勇气,始终从容不迫地说:“没有”、“不知道”,鬼子把屋里搜了个遍,没搜出八路。最后,敌军官瞄准了那堆草席,董存瑞赶忙机灵地随手抓起一把草席,丢在鬼子面前,说:“这是囤粮食的破席卷,还能藏人?”,鬼子见席卷又臭又乱,料定没有八路,只得灰溜溜地走了。,掩护区委书记,董存瑞牺牲时只有19岁,按现在的政策还不到谈婚论娶的年龄,已出版的各种介绍董存瑞的书籍、电影也都未涉及他的妻子,实际上董存瑞是有妻子的,她叫卢长岭。在解放前早婚的年代,并不是什么稀罕事。1944年的秋

6、天,年仅15岁的董存瑞在父母的包办下,与邻村比他大三岁的卢长岭结了婚,在当时男孩子十五六岁就娶妻生子的并不少见,小丈夫、童养媳也是常有的现象。 董存瑞和卢长岭结婚的时候,日本侵略者还霸占着中国,十几岁就当上了儿童团长的董存瑞,在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觉悟不断提高,没有沉浸在新婚的喜悦里,他觉得只要日寇在中国多待一天,老百姓的幸福日子就会晚到一天,他积极参加了村里的民兵基干队。温顺贤惠的卢长岭非常明白这个大道理,知道丈夫干的都是打鬼子,为老百姓的大事,积极支持帮助同日伪军斗争。董存瑞和民兵一起去公路上挖沟、锯电杆、割电线、拔据点,卢长岭帮助找工具、出主意、给小丈夫提个醒。,董存瑞的妻子,1965年

7、的一天,丰宁中学(今丰宁一中)的学生韩加庆,看了电影董存瑞,想起自己的伯父韩定发家的镜框里有一张小照片,那个人长的很像电影里的董存瑞。不久回到家乡丰宁黄旗镇时,顺便问了伯父一句:“这是谁的照片?”韩定发说:“这是董存瑞的真像,是他亲手送给我的,背面还写着字!” 从镜框取下照片,果然背面写着“董存瑞送给韩上士留念”。 1948年春,韩定发到董存瑞所在的六连当炊事员,大家称为“上士”,在此期间与董存瑞结识,成了要好的朋友。1948年4月部队离开朝阳时,韩定发被调到担架队,董存瑞亲手把自己的照片送给了他。一个多月后,董存瑞壮烈牺牲。8、9月份在密云作战时,韩定发离开6连。1954年韩定发复员,把这张

8、照片带回家乡,放在镜框里镶了起来。,董存瑞的照片,韩加庆又惊又喜,把照片要到自己手里,带回学校。英雄的照片在班里引起轰动,韩加庆到县照相馆翻拍了照片,加洗50多张,班里同学人手一张。县照相馆放大了一张陈列在橱窗里。 安忠和比韩加庆低一年级,与他不认识,后来才熟悉。1968年下乡插队前,他向韩加庆要董存瑞照片,但照片早已没有了韩庆见他索要心切,就反翻拍的底片送给了他。底被安忠和带到风雪坝上,当地驻军的连长曾要支洗印了很多。,董存瑞的照片,70年代,安忠和取承德钢铁公司工作,一次去隆化县董存瑞陵园参观,发现那里竟然没有董存瑞参军后的照片,便意识到那张董存瑞照片的价值。1978年初,他写信给董存瑞陵

9、园,并寄去了底片。 董存瑞陵园管理处的吕小山去丰宁,查阅了韩定发的档案,接着找到韩加庆查寻原照片,不料原照片已被另一同学在毕业前要走,带到偏远的乡村。费尽周折找到那个同学,照片又未在那人手里。直至1978年8月,终于找到了原照。过不久,保存照片者不幸身亡。如果安忠和向存瑞陵园通报消息晚一点,或者吕小山追寻原照片的进展慢一点,董存瑞照片就肯定不会重现于世了。,董存瑞的照片,吕小山带着照片,遍访董存瑞的亲属和战友,得到了一致的确认。战友们还分析背后字迹为6连文书闫世太所写。北京大北照像馆技师鉴定照片使用的是40年代英国伊尔福相纸。定照片与董存瑞少年照片为同一个人,背面字迹与闫世太的其他笔迹相同。1

10、981年9月,有关部门决定将这幅照片作为董存瑞烈士遗像宣传使用。 董存瑞照片陈列于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董存瑞陵园和董存瑞故乡的纪念馆。依据这张照片所绘的董存瑞画像,收入英雄模范人物挂图,经国家批准,张贴在全国所有学校里在新中国建立5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时国家博物馆举行的大型展览里,都有董存瑞的这张照片。 董存瑞照片的发现,是历史的幸运!,董存瑞的照片,存瑞文化,存瑞精神在全国人民六十多年的弘扬和传承里,已经发展成一种文化,以诗歌、散文等多种形式,继续着存瑞精神!,赞颂诗歌,赞英雄董存瑞 英雄董存瑞,战场显威神。 爆破称元帅,勇气更堪钦。 肉身为支架,打开胜利门。 隆化埋忠骨,光彩照后

11、人。 赞存瑞 爆破元帅董存瑞,生死边缘走来回。 山高不言真如铁,南征北战惧怕谁? 隆化战场莫疲惫,满身开花视如归。 遥望故乡山水美,舍己英雄千古垂。,无题 横一道梁,竖一根柱, 战士的构造:铁之血;钢之骨。 手托起哧哧冒烟的炸药包, 为受阻的部队开辟道路, 只听得轰轰一声巨响, 爆炸处,长出一棵长青树, 定格成一个顶天立地的形象。 脊梁柱,石旗杆,一尊永恒的雕像。,赞颂诗歌,为缅怀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英勇牺牲的董存瑞烈士,追认董存瑞为国家一级英雄,并在1954年修建了董存瑞烈士陵园。,董存瑞烈士陵园,董存瑞烈士陵园 董存瑞烈士陵园,位于隆化县城西北一华里的苔山脚下伊逊河东岸,

12、初建于1954年,经1957年、1960 年两次扩建,现占地面积71万平方米,有九项纪念建筑。 在长369米的中央主轴线上,坐北朝南,有大门、牌楼、存瑞塑像、存瑞纪念碑和存瑞墓以序座落其中。,陵园简介,苔山脚下,董存瑞烈士陵园,建筑形式基本为具有民族风格和鲜明的新时代特色的仿古建筑。平面布局为中轴对称式。大门由中高侧低的四根白色方柱组成,中间横额上是肖克将军为陵园题写的园名“董存瑞烈士陵园”。,牌楼上引用的是毛主席的题词“死难烈士万岁 ”,大门内右侧的题词,沿着中轴线再往前走,就是纪念碑了。,正面用金色大字镌刻着朱德元帅的亲笔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位于中轴线尽头的董存瑞烈士之墓。只是

13、个象征性的坟墓而已,没有遗体。墓内有一口空棺材,和一张董存瑞生前照片 。,1998年为纪念董存瑞牺牲50周年修建的名人题字碑廊 。,馆内有董存瑞的事迹图片、油画、烈士遗物,文献资料和有关董存瑞的事迹的文艺作品,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知名人士为英雄题写的诗、词。还有由著名播音员方明解说的半景画和反映1948年隆化攻坚战的电动沙盘。,馆内雕像,馆内循环播放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影片,让人们了解烈士的英勇事迹,为纪念他,军队还专门设了一个“董存瑞班。这个班所在连队,每天早点名,第一个点的就是董存瑞的名字,桥头堡,董存瑞牺牲的地方。,纪念董存瑞英勇牺牲60周年活动,瞬间的永恒纪念英雄董存瑞牺牲60周年,董存

14、瑞烈士是我国千千万万先烈中的优秀代表,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荣的一生、伟大的一生。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精神财富。他的事迹,感染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他的精神,成为人民群众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不竭动力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宝贵财富。 60多年过去了,党和人民一直没有忘记这位英勇献身的英雄。而隆化人民更是牢记存瑞事迹、弘扬存瑞精神,并以存瑞精神时时刻刻激励和鼓舞自己科学发展、不断前行,隆化人民新时代存瑞精神的传承,隆化人民的宝贵财富存瑞精神,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解放了隆化,而董存瑞献出了自己年仅19岁的生命。自此,人民深深地记住了他。 6

15、0年来,隆化人民每年5月25日都会选取不同的主题来纪念董存瑞烈士,目的就是要大力弘扬存瑞精神,升华革命理想,坚定政治立场,增强国家观念、民族观念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全县人民以奋发有为的蓬勃朝气、勇往直前的昂扬锐气和公正无私的浩然正气,投身到构建和谐隆化的伟大实践中来。 董存瑞烈士陵园作为第一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和第一批民政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4年来,陵园共接待瞻仰参观群众逾600万人,充分发挥了纪念董存瑞烈士、宣传董存瑞烈士英雄事迹、弘扬董存瑞烈士精神主阵地的功能。 尤为隆化人民所看重的是,以“牢记党的宗旨、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人类解放而奋斗终身的共产主义精神;不怕牺牲、勇往直前,

16、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舍身为国的爱国主义精神;顾全大局、团结协作,舍己为人的集体主义精神;不畏艰辛、拼搏进取,勇于战胜困难的艰苦创业精神”等五种精神为丰富内涵的存瑞精神,已经成为隆化精神的核心,不断得到传承和弘扬,并成为激励自己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存瑞精神 激励隆化人民跨越前行,对董存瑞的最好的缅怀和纪念,是在存瑞精神的鼓舞下,革故鼎新,披荆斩棘,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60年来,勤劳质朴的隆化人民秉承先烈遗志,大力弘扬内涵丰富的存瑞精神,在隆化建设和发展的大潮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在和谐隆化的进程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从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等指标来看,近5年来,隆化县的增长速度是空前的,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位中由127位晋升到85位,短短5年前进42个位次。主要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而且位居全市前列。其中,全县完成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