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高频成语100成语.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159552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考试高频成语100成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公务员考试高频成语100成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公务员考试高频成语100成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公务员考试高频成语100成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公务员考试高频成语100成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务员考试高频成语100成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考试高频成语100成语.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录:100易错成语1目无全牛: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本词易误用为贬义。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3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易误用为贬义。4差强人意:差,稍微地。原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易误解为“不如人意”。5弹冠相庆: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2、6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形容书籍极多。形容的对象仅指书。7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8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易误用成“不负众望”。9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10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11无可非议:

3、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应与“无可厚非”区别开来,“无可厚非”意为不可过分指责。前者表示言行完全合乎情理,后者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12鞭辟入里:里,里头;辟,透彻。主要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13不足为训:训,准则。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14好整以暇:形容虽在百忙之中仍然从容不迫。不能误用作贬义。15不稂不莠:稂,狼尾草。全词比喻人不成才,没有出息。不能望文生义误用作褒义。16附庸风雅:附庸,追随;风雅,多指才学。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不能误用作褒义。17含英咀华:咀,咀嚼;英 华,花朵。把花朵含在嘴里慢慢咀嚼。比喻欣赏 领会诗文的精华。使用时注意本词领会的对象。18拾人牙

4、慧:拾取别人的片言只语作为自己的话来说,多用来形容一味重复别人而缺乏主见。多用作贬义。19无所不为:没有不做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多用作贬义。20休戚与共:休,欢乐;戚,忧伤。彼此间忧喜和祸福共同承担,指同甘共苦。注意不能将本词与“息息相关”混淆,后者只比喻关系密切面无同甘共苦之义。21穷形尽相:形容尽致的意思,指文章的细腻生动。不要把它误解成原形毕露之义。22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形容建筑物的华丽。注意本词形容的对象。23洛阳纸贵: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都因此涨价了。比喻广泛流传,风行一时。不能将本词只理解成物价上涨。24馨竹难书:罄,尽,空;竹,指竹

5、简。罄竹难书指即使把竹简写尽了也写不完累累罪恶。比喻罪恶很多,难以说完(贬义词)。25炙手可热:炙,烧,烤。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多含贬义。使用时要注意适用的对象。26屡试不爽:爽,差错。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注意不能将词义理解反了。27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连起来;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多次断绝。形容读书勤奋。28粉墨登场:妆扮好了,登场演戏。今多用于贬义,比喻坏人登上政治舞台。29饮鸩止渴:鸩,一种毒酒。用毒酒解渴。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计后果。使用时注意这是个贬义词。30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31 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真诚,不用心机。(褒义词)

6、32悬壶济世:指行医救助生灵。(壶,药壶也,注意该词的使用对象)33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贬义词)34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35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多用于贬义的语境中)36声名鹊起:形容名声迅速提高。37拒谏饰非:拒绝别人的规劝,掩饰自己的错误。(贬义词)38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39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40如坐春风:比喻受到教育。(不要望文生义)41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褒义词)42人浮于事:工作人员的数目超过工作

7、的需要,事少人多。(用在贬义的语境中)。43 闪烁其辞:形容说话吞吞吐吐,躲躲闪闪。(多用贬义词)44 微言大义:精微的语言和深奥的道理。45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46无稽之谈:没有根据的话。(贬义词)稽:考查。47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48 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论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49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假,借也。50 毫发不爽:形容一点不差。毫,细毛;头发;爽,差错,失误。51蓬荜生辉:谦词,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蓬荜:蓬门荜户的省略)也说

8、蓬荜增辉。52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53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54轻诺寡信:随便答应人,很少能守信用。(贬义词)55 欲盖弥彰:想要掩盖事实的真相,结果反而更加显露出来(多指坏事)56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来的技能。(多用作贬义词)57借箸代筹:引申为代人策划。箸:筷子;筹:筹码,引申为筹划。58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不能理解为“不放在心上或不屑一顾”。59耿耿于怀:形容有心事不能忘怀。不能理解为“对人怀恨于心”。60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不能理解为“冷得不能出声”。61安之若素:安,心安;之,文言代词,代人或事

9、;素,平常。对困窘的遭遇毫不在意,心情平静得跟往常一样。现在也指对错误的言论和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顾意。62暗渡陈仓:指称作战时在正面迷惑敌人,在侧面突然袭击的策略;还用以比喻暗中进行活动。63暴戾恣睢:暴庚,凶狠残暴;恣睢,放纵,任意干坏事。(注意读音)64暴殄天物: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草木 鸟兽等。原来指灭绝各种自然生物,后来泛指任意损害 糟蹋物品。65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66陈言务去:陈言,陈旧的言辞;务,务必,一定。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多指写作时排除陈旧的东西,努力创新。67不容置喙:置,安放; 喙,嘴。不

10、许插嘴。68 晨钟暮鼓:寺院里早晚用来报时的钟鼓。后用来形容僧尼孤寂的生活,也有来比喻让人警醒的语言。69础润知雨:屋的基石。看到基石湿润就知道要下雨。比喻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是有征兆的。70春风化雨:能长养万物的风和雨。后用来指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常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71待价而沽:沽,出卖。等待高价出售。旧时比喻某些人等待时机出来作官。72豆寇年华:旧时指女子十三 四岁为豆寇年华。73 翻云覆雨:比喻耍手段,弄权术,反复无常。74防微杜渐:在坏思想 坏事物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75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11、。76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77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78首鼠两端:迟疑不决。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79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80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81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82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83鬼斧神工: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84始作俑者:首先干某件坏事的人。滥用于一切倡导人。85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86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干。与“无微不

12、至”有天壤之别。87评头品足: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与中性的评议不同88休戚与共:同欢乐共悲哀与患难与共不同89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气势宏伟90期期艾艾: 口吃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91茕茕孑立: 孑然一身处境孤单,无依无靠指一生不指某时92不可向迩: 不能接近93不可终日: 形容形势危急或心中惶恐94望尘莫及: 比喻远远地落后,与鞭长莫及不同95苦心孤诣: 苦心钻研或经营,达刭了很高造诣,常误当作苦口婆心96石破天惊: 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媒体多用于惊人消息,误97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98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99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100高山流水:比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风韵高雅不俗。建立组织,明确分工 为保证活动成功开展,班级设多个工作小组,由文艺委员刘亚宁同学负责,明确任务,紧紧围绕迎新年这个中心,积极开展工作。各小组成员全力以赴,保证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项任务,为文艺演出做好充分的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