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研究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21533 上传时间:2017-05-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关于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研究摘要 长期应试教育,语文教育忽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和理解。以“教材、教师、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失去主体地位。新课程标准的问世,重新找回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个性发展,让语文教学走进学生的心灵。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实践,发扬教学民主,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关键词学生主体地位;失落;回归 为了在课堂教学就必须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学生是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钱梦龙的三主四式教学法、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等等,连同近年来特别时尚的研究性学习,我看究其

2、实质都无非为着同一个目标,那就是寻回失落了的学生主体性,重新唤醒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诱发学生的学习心向,使其产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 学生始终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着学生更好的学习,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更新了,接下来的核心工作就是如何去诱发学生的学习心向,使他们对学习产生自觉性、主动性。学习心向是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倾向,它是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求知欲的以及世界观、人生观等在学习问题上的反映的综合。其中,核心是学习动机。学习心向在学习活动中起定向2作用,催化作用和动力作用。没有定向或定向不正确,其学习就是盲目的、被动的,学生就不会真正进入

3、主体的角色。诱发学生学习心向,就是要使学生产生长远的学习需要,持久的学习动力,强烈的学习欲望等。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首先是学习需要、学习情感的主人,然后才是掌握知识的主人。长期以来,教师没有重视培育学生的正确的学习心向,学生没有产生“想学” 、 “愿学”的心理倾向。师生之间的关系演化为“你不想学,我要你学” , “你不会学,我教你学”的领导式的上行下效的关系。只考虑知识的本身的“可接受性”和“应接受性” ,而不重视或忽视学生是否“乐于接受”和“能够接受” 。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心向:一要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心向;二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创造一种吸引学生的教学情境和气氛,使学生产

4、生一种内在的学习需求,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如经常开展一些名人传记读书交流周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自由交流畅谈,发表各自对名人的看法,从而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懂得用知识武装头脑,用知识去改造世界。还有组织参观学习,让学生写出学习心得等各种实践性较强的学习活动。学生一旦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就能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二、发扬教学民主,创造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 发扬教学民主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创造一种自由宽松的民主气氛,利用融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心理气氛来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还扮演3着“检察官”角色,把“听话”的学生作为重点学生来培养。当

5、个别学生一出现“越轨”倾向时,得到的常常是斥责、讥讽甚至体罚。这种没有个性的盆景式教育大大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张扬。在我的教学中,采用的是小组探究式学习法,尽力让学生在宽松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中完成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能感悟多少就说多少、发现什么就交流什么。比如在课外小小说的探究式学习中我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尽情畅谈文中的妙点、感触点、联想点,然后我参与其中一小组探讨,各小组间互抛疑难点,彼此交流思维撞击,我真正感受到师生共同学习的愉悦,以及作为探究合作小组中的一员而骄傲。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 ”教师与学生只有以相互尊重人格为前提,才有可能建立一种正

6、常宽松的教学秩序,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在这种没有压力和负担的开放式课堂中才更能喷发出思维灵感的火花,激发学习热情。学生们才真正成了与教师平等交流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主体。三、引导学生自主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传统教学观念指导下的教师,认为教学要以教为中心,给学生自由活动时间就等于浪费时间,所以常常是满堂灌,课外布置大量作业。即便提问也很少给学生思考回旋的余地。殊不知教学的这种“间歇”正是“艺术空白” ,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语文教学要让学生主体地位回归,应是教师从语文教育特点和规律出发,积极性创设条件,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扩大语文内需,推进语文学习的实践活动,在语文教育环

7、境中熏染感悟,习得4和体验、思考、表达。尽可能地留给学生动眼、动脑、动手的时间,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维、学会记忆、学会操作。比如在我的语文教学中,我在每堂的结束前 5 分钟都留给学生回味、反思本课时所讲的内容,对其加以大胆地质疑、评断。有一次我在上孔乙己这篇文章时,就有一男生对文章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的理解提出疑义,认为这是鲁迅先生的笔误, “大约” “的确”完全是一对矛盾体。之所以会像你那样理解,那是碍于大师的声誉,大师也有错误的时候。这时,我先肯定了他的大胆性,而后从鲁迅先生治学的严谨性,以及本文的情势发展,后来名作家对这句话的理解和写这篇文章时的历史背景等加以推断,最后那位学生也接受最后一句不是作者的败笔,而是他的神来之笔。 总之,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为之奋斗为之拼搏的共同目标。这不仅在于呐喊,也不仅在于有关理论知识的如何阐述,更重要的乃在于我们教师实切实地转变观念,大胆突破与尝试多种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用实际行动来保障与维护。让我们共同反思过去,定位现在,面向未来,去迎接素质教育新课堂的全面到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钱梦龙:语文导读法的理论构想和基本课式 209 页 3王富仁:教参教材 教法新讲台中央编译出版社北师大中文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