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信息基础知识.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151884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委信息基础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党委信息基础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党委信息基础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党委信息基础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党委信息基础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党委信息基础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委信息基础知识.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党委信息基础知识二0一一年四月十五日党委信息讲课提纲A:普通传统信息知识:主 要 内 容一、信息二、党委办公室系统信息三、党委信息的地位和作用 四、对信息工作人员的要求五、对信息内容的要求六、对信息分管领导的要求七、信息的收集八、信息的基本写作九、信息的传递和接收(报送)十、信息与新闻的区别B、舆情监督信息A:普通信息一、信息 (一)信息的概念:信息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反映出来的新的有用的知识。 (二)信息的分类:按不同的社会领域,可分为政治信息、军事信息、文化信息、科技信息等;按信息的载体,可分为文字信息、声像信息等;按信息的流程,可分为输入信息和输出信息;按信息的加工程度,可分为原始信息、

2、初级信息、深层信息;按信息的应用范围,可分为公开信息、内部信息、秘密信息。新时期在工作实践中最经常性的分类:按信息内容所反映的内容来分(最经常的分类):可分为工作动态信息、领导思路、综合专题信息、调研信息、问题建议性信息、突发性事件信息、舆情监督信息等。 (三)信息具有五种基本特征:客观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和可开发性。 二、党委办公室系统信息 简称党委信息,主要是指在党委领导制定和实施决策、指导工作过程中运行的信息。党委信息包含政务信息。它具有五种特性。 (一)政治性。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准确的政治观点、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政策性。围绕党委决策的需要,去收集、提供有关的新情况、新问题、

3、新经验;注意提供有关的政策建议、意见和可供选择的预案;注意在政策制定后,收集、提供政策反馈信息,以利于对政策的修正和完善。 (三)全局性。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卫生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反馈,内容广泛,覆盖面大。 (四)典型性。反映问题的信息要有普遍性,提供经验的信息对面上工作要有指导性。 (五)超前性。信息收集、加工、提供都力求在决策之前,围绕决策目标,及时反映大量与之相关的动态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三、党委信息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党委信息工作,是指党委办公厅(室)或相关机构收集、反馈和处理的为党委制定决策和推动决策落实服务的信息活动。党委信息工作是整个信息工作大家族中的一个分支。

4、(一)党委信息工作的地位。 1、各级党委办公厅(室)系统信息工作机构是收集、加工、处理信息的中心。 2、党委信息系统是向各级党委反馈信息的主渠道。 3、信息工作是党委办公厅(室)几项重点工作中的首要任务。 (二)党委信息工作的作用 是各级领导见微知著的得力助手;是辅佐各级党委科学决策和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是各级党委联系群众,服务基层,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纽带。四、对信息工作人员的要求 (一)要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学会于“眼睛朝上,抓住关键点”,“眼睛朝下,找好结合点”。 (二)要把握信息工作的特点:准、快、实、精、新。 (三)要把握信息的基本规律。一是了解上级信息刊物的需求和发送范围;二是关注

5、信息约稿。 (四)要多看、多想、多写。 五、对信息内容的要求 (一)要有新意。能反映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新举措,新做法。(二)要有特色。其他地方没有可比性才可以。 (三)要有实在的东西。一是真实准确,二是有实实在在的内容,不能编造。 六、对信息分管领导的要求: (一)把握方向,主动适应党委工作。 (二)围绕党委的中心工作需要提供信息。 (三)要完善制度规范运转。 (四)要正确处理好报喜与报忧的关系。 (五)要加大信息业务培养。七、信息的收集 信息的收集是指信息工作人员根据党委工作需要,把大量分散在社会各方面的党委需要了解和需要党委了解的信息聚集起来进行综合处理的过程。 (一)收集的范围 1

6、、从党委工作的特点来看,信息收集的范围应该覆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方面。一是贯彻落实党委决策中的重要情况。二是本地区、本部门的重要情况。三是重大的社会动态和重要社情民意。四是其他重要情况。2、从党委制定决策和推动决策落实来看,信息收集的范围应该服务于决策的全过程。党委决策前的信息收集强调资料性和超前性。党委决策中的信息收集主要强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党委决策后的信息收集应着重于对决策落实的跟踪、反馈,着力于了解和反映决策贯彻落实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信息收集的基本要求 1、符合客观实际,准确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 2、讲政治,自觉维护中央的权威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3、要突出重点紧扣党委

7、的中心工作。 4、提高效率,分秒必争,为党委决策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再好的信息如果错过了时机,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 (三)信息收集的方法和渠道 1、信息收集的方法。一是广泛收集信息。二是有目的地收集信息。 2、信息收集的渠道。一是网络信息渠道。二是会议信息渠道。三是公文信息渠道。四是新闻信息渠道。五是信访信息渠道。六是自采信息渠道。3、要突出重点紧扣党委的中心工作。 4、提高效率,分秒必争,为党委决策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再好的信息如果错过了时机,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 八、信息的基本写作 信息是由三部分构成:一是标题,二是正文,三是报送范围。1、标题的撰写。 一是切题。概括信息的主要内容和缓急程

8、度。如:“A市积极开展廉政文化建设”、“A市发生严重小春病虫害”。 二是鲜明。有鲜明的观点。如“当前农村中小学乱收费屡禁不止”。 三是简洁。用最少的字、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信息内容。如B市采取七条针对性措施确保元旦春节安全生产,可以把“七条针对性”删掉,就是B市采取措施确保元旦春节安全生产。 四是深度。要突破定式,不落俗套,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如“C市重点预防节日病促党风廉政建设”。根据党委信息的特点,信息题目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 一是问题式。当前XX面临的新问题、XX的问题亟待解决、XX出现一些新情况等。二是建议式。如离退休人员奖金发放应制度化、小企业偷逃税金的问题应予重视、建议对农村建房进行统

9、一规划管理等。 三是言论式。如D市委书记-提出把农民增收放在“三农”工作首位、D市委书记叶壮对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提出要求、D市委书记-谈经营城市等。 四是反馈式。如E市认真传达贯彻全国、全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电视电话会议精神、E市各县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精神。五是预测式。如F市建设系统经济运行分析、F厂可能再次发生突发性事件。 六是直叙式。如A县遭受暴风雨袭击、AA高速公路195KM处发生特大交通事故。 七是经验式。如B市狠抓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B市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取得成效、XX推广XX等。 八是综合式。如S市开展“百企万人评议机关”活动、S市出台新的后备干部管理办法、S

10、市积极开展农民工培训。 2、正文的撰写。三句话概括:“开门见山,首语入题,用语准确” 。不能用简写、符号或只有自己能懂的语言来表述,更不能把文学作品中的夸张、比喻、拟人、虚构、类比等手法引进信息编写中。用最少、最精练的文字来承载最多、最大的信息量,一则信息字数大约在300字左右。正文撰写应注意: 一是选好角度,突出特点。 二是观点新颖,内容实在。 三是防止面面俱到,大而全。 四是注意行内话要少说,新鲜事要多讲。3、发送范围:根据信息内容确定此条信息应该发往何处。通常分为上报、下发或平级报送,不同的层次确定不同的发送范围。九、信息的传递和接收(报送) (一)信息的报送方式:1、计算机信息网络。2

11、、传真。3、电话电报。 (二)信息报送的基本要求:快捷及时、准确无误、简便易行、安全保密。 十、信息与新闻的区别一是服务对象不同;二是目标不同;三是选取原则不同;四是文字处理技巧不同(信息语言)。 B、舆情监督信息一、基础知识介绍(一)什么是舆情信息工作1、什么是舆情?简单的解释就是民众的意愿,是指社会各阶层民众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所持有的情绪、看法、意见和态度。也可以说是社情民意。2、什么是舆情信息工作?就是有计划、有组织地收集、整理和反映社情民意的专门活动。(二)舆情信息与其他信息的区别舆情信息是人们思想活动的反映。它不仅反映社会现实及其变化发展过程本身,更重要的是反映社会现实在人们思想上产生

12、的影响。我们收集舆情信息,主要就是收集人们对“事件”的情绪、意见、要求和思想。它具有群体性、政治性、阶段性。群体性:它反映的是一定群体的思想活动,而不是个体的心理情绪,只有一定范围或一定数量的公众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意见、要求和思想,才构成舆情。政治性:它反映的往往是人们对公共事件的政治态度,与执政者和社会公共管理部门的工作密切相关。阶段性: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有一个产生、发展和逐步削弱的过程。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舆情,都会有所不同,但侧重点也会有所改变。对于舆情信息的定位,还要把它放在与其它类信息的比较中来把握。1、与政务信息的区别。二者性质、目的、作用是一致的,都是为决策服务。但侧重点不

13、同。政务信息是指有关经济、政治和社会管理方面的工作信息,一般是向决策者提供某个具体社会事项的基本情况,包括某个方面的工作动态、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其关注点在于社会事项的本身。而舆情信息主要是决策者提供人们对于各类社会事项的思想、认识意见,其关注点在于社会事项引起的思想动态。比如,某煤矿发生了特大矿难,政务信息主要是反映有关矿难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事故原因、善后处理等情况;而舆情信息主要反映的是干部群众对矿难的关注、议论及思考,广大矿工及其家属的思想状况等。2、与新闻的区别。有许多相近之处,但又有区别。二者反映的都是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意志和愿望,国际国内各方面的形势和各种事件动态。不同之

14、处:一是新闻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而舆情信息是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二是新闻受众是广大人民群众,而舆情信息服务的对象主要是领导干部;三是新闻具有公开性,而舆情信息具有内部性,不宜公开发布;四是新闻反映的内容十分宽泛,而舆情信息相对具有较强的选择性。3、与宣传信息的区别。是一个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阶段。一字之差,但蕴涵着工作方向、内容、对象、方式的重大变化。宣传信息集中在宣传思想领域之内;舆情信息跳出宣传思想工作自身范畴,涉及社会各方面、各领域;宣传信息反映的内容主要是宣传工作情况;而舆情信息反映既包括宣传思想战线的工作动态,也包括社会观念意识和人们的思想反映。(三)舆情信息的分类从范围层次:宏观和微观;从来源看:国际和国内;从传播看:社会和网络,媒体和口头。(四)舆情信息工作的常用技巧我们从事任何工作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掌握了技巧就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就舆情信息收集的技巧而言,实际上是工作实践中长期积累的经验和意识培养的综合结果。在这里我们仅就如何有效地抢抓舆情点的问题,通过实例做一些讲述。技巧之一:善于把握舆情发生的时间舆情的发生是由舆情因变事项所引起的。所谓舆情因变事项,是指能够引起民众关注,且会对形成民众政治态度产生影响的所有事项的集合。它既包括执政者制定和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