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缺失原因及对策剖析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2131010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德缺失原因及对策剖析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师德缺失原因及对策剖析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师德缺失原因及对策剖析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师德缺失原因及对策剖析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师德缺失原因及对策剖析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德缺失原因及对策剖析资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师德缺失原因及对策剖析常州钟楼 卞宪芳摘要:根据媒体报导的校园虐童、性侵等事件,引发了笔者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思考。在庞大的师资队伍中,师德缺失者虽然为数不多,但危害却很大,若不正视,势必会给社会带来不幸,让教育蒙上了不健康的阴影与隐患。作者从师德缺失是教育之痛的角度,捕捉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关联,分析阐述了师德问题形成的主客观因素,大胆表述了革除教育沉疴,涵养教师德性的观点与对策,认为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一要恪守师规,心存敬畏,力求以身立德、以道养德、以行奉德;二要经常引爆“学习的革命”,以便化外在的道德规范要求为内在的自觉行为;三要以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和专业能力去感染、影响、造就自己的教育对象。让教

2、育这方神圣净土“两岸潮平阔,风正一帆悬”。关键词:师德缺失、教育之痛、德性培养、教师若问教师这个职业,幸福指数有多高,从趋之若鹜的应聘者中可见一斑。然而,总有一些业内之人“生在福中不惜福”,屡屡忘记教者之本,师生关系失调、教育行为失范、人格操守失重,以身试法,害人害已。近来,网络媒体频频爆料出教师队伍中,因师德缺失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让教师的社会评价创下了历年新低,让诸多的好教师深切地感受到了教育之痛。由实施教育行为的最直接执行者中出现的道德缺失,其危害既是显性的,也是潜性的,这种现象,不容小觑。一、痛:师德缺失乱象丛生虐童惨剧频发校园:兰州市雁滩红黄兰幼儿园一名5岁男孩的“下身”被该园一名女

3、老师踢伤,被送医救治,缝了3针;长沙市圭塘小区幼儿园浩浩小朋友被老师用椅子打,致左尺骨鹰嘴骨折;浙江温岭一名颜姓女教师在该园活动室里强行揪住一名幼童双耳向上提起,并让同伴拍照;山西太原一5岁女童因不会算术,半小时内被老师狂扇几十耳光;浙江仙居一校长竞把垃圾桶里面的垃圾全倒在了一个女生头上,并说“这就是我的教育方式”;甘肃省灵台县一小学六年级11岁小学生女班主任当众狂殴,致使身心严重受创,时常出现头疼、耳鸣、眼前发黑等症状;西安市莲湖区一小学英语老师用粗约2厘米的铁棍用力抽打三年级孩子的屁股;广州市番禺区一儿童康复服务中心,因孩子不愿意在平衡木上站好,一教师将其凌空吊起,并将其甩在地上,又拉起孩

4、子的双脚,致使孩子的头部撞到地面,昏迷不醒。这仅是发生在2012年的虐童惨案之一部分,看到这些数据,相信大家会跟我一样心如刀割,为教育而痛!性侵学生亵渎教职:2013年的五月,短短的20天中,8起“性侵猥亵”事件集中“井喷”:8日海南万宁一校长带着6名女生开房;15日安徽潜山一校长12年性侵9女童被曝光;18日安徽舒城一男教师猥亵7岁女生;20日山东青岛一幼儿园保安猥亵儿童;21日河南桐柏 54岁教师猥亵女生;21日湖南嘉禾小学老师猥亵多名女生;22日广东雷州一小学校长性侵2女生;27日广东深圳一老师猥亵4名学生。虽然,这些亵渎教职的犯罪人都受到了法律的严惩,但却让教师的群体形象,在老百姓心目

5、中大打折扣。一损俱损,作为教师中的一份子,在愤慨害群之马的同时,无颜去见江东父老的心情挥之不去。唉!为教育叹息,怎一个“痛”字了得!二、析:师德缺失成因何在上述两大类事例,已是触目惊心,其实,从媒体上的报道来看,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的师德缺失现象,又何止这些!深思和反省中,笔者想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本该爱生敬业的教师去害生毁业?试着剖析,欲寻找问题的症结。1问源头上的“缺陷”追根溯源,三问教师的德性培养,是否存在着缺陷?一问育师的摇篮师范学校,在德才兼修方面,做师做事,修身修德的教材及教育占了多大的比例?通过观察、谈话,发现90%应届考编入校入园的新教师不知何为变相体罚。二问教师招聘考核,如何设

6、置德才兼备的应考内容?而不仅仅以分数成绩论“英雄”,谨防动机不纯的误入者。三问新师入行后,怀德育人的前期警示力度几何?为师之初就该揣着对教育的敬畏之心从业,这是防微杜渐的良药。2谈心理上的“病变”古代儒家认为,为师者须有三德:一是友德,“朋友诚信”;二是父德,“父为子纲”;三是君德,“事君以忠”。用现代的观点来解读,作为老师,你应当既是学生的朋友,又是学生的父兄,还是学生的领导者。在学生面前,你必须具备为朋友、为父兄、为领导的三重品德,否则就不配当老师。看了那些为师失德的言行举止,从理性思考的角度,谈论施虐者的心态与人格,应是先天的不足加上后天的病变。或许他自己曾遭遇过挫折,一有机会,便会通过

7、攻击弱小的对象,以释放难以抑制的坏情绪;或许他有人格分裂障碍,喜欢用强制手段来伤害学生的身心;或许他本就存在心智欠成熟、情商不健全等问题,应付不了繁杂琐碎、责任重大的教育之苦之累,不惜以师德伦丧而立地成魔。3窥行为上的“颓废”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爱读书,知识陈旧,难以顺应发展的潮流;法律淡薄、自由主义,视纪律制度为无物;抱残守缺,安于现状,在教学上墨守成规;缺乏爱心,不负责任,致使价值观念扭曲;玩忽职守,亵渎事业,身在曹营心在汉。凡此种种,导致了精神上的空虚颓废,思想上的停滞不前,行为上的差强人意。4思关怀上的“不周”师德缺失现象,固然有主观上的种种因素,但深究一下,客观

8、有没有“推手”呢!当教师面对人生迷惘时,你是否善用包容的正能量拉着他走出低谷?当教师首犯小错时,你是否会语重心长地示警帮助他迷途知返?当教师徘徊在灯红酒绿门前,你是否通过晓之以理激发他动之以情?当教师的家庭遭遇困难而焦虑时,你和你的团队对他付出了多少关爱支助?当教师受到莫名的委曲时,你能不能顶着压力为他申张正义?当教师以不懈努力赢得荣誉时,你给予了他什么样的认可与奖励?教师也是人啊,繁忙的教育工作已让他的精神不堪重负,如若解压疏导的措施周全一点,人文关怀到位一点,那么不该发生的“教育之痛”就会少一点。三、探:师德缺失根治对策曾有教师在网络表明观点,言道:教师中的败类毕竟是少数,撼动不了整个师资

9、队伍的根基,所以,对“失德”之行无须大惊小怪。笔者却不这样认为,常言道:积水成河,积沙成塔,育人之师师德缺失,少不止将乱大谋。努力探寻根治良策,方能正视听,强教育。1从严制度,以制示警(1)正“本”清“源” 在招聘制度上做点加法,严把入行之关德行好的教师潜意识里会有一种善心、爱心和责任心。根据目前教师招聘标准条件及考核内容来看,有点失之偏颇,重智能轻德性,客观上有可能让一些理论与技能成绩较好,但人格与品行有缺陷的应届毕业生误入教师队伍。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教师品行重要与否,在于他不仅仅影响自己,还会影响一批他所教育的对象,所以必须远虑先行,从源头上防患于未然。招聘时不妨做点加法,设置德

10、行考核项目,建议借鉴外资企业聘用人才时的做法,比如门后放上一推就倒的椅子,地上掉支笔等物品,从应聘者对这些细微小事的处理中,观察了解他的人格特质和行为表现。(2)讳“病”唯“才”在提拔机制上做点乘法,追究举荐之责现行体制下,用人重德的观念已占主导地位,但也不排除“英雄”不问出处,唯才轻德的“带病提拔”的现象依然存在,那些担任校级领导职务个人性侵学生或伙同当地行政官员性侵学生的事件便是有力的佐证。还记得,师范读书期间,老师带我们去监狱接受警示教育后,在课堂上说了这样一句话: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废品,次品尚可降级使用,而废品却是一无用处。确实,“才能”可在后天的实践中逐渐增长,然“德性”一但

11、扭曲再改真的很难,缘此,不得不给爱才惜才的“东郭”先生们一个善意的提醒,千万不要逆“道”用“废”,为行业埋下带来“痛苦”的隐患,让自己被追究“举荐”不当的责任。(3)小“恶”大“戒”在违规问题上做点减法,畅通出口之路教师非圣人,难免也会犯错,对于不涉及失德之错,或偶尔一次与与师德相悖擦边之错,要本着治病救人之态度,以谈话、教育、警示为主;但对于损害学生身心、造成一定后果的失范之错,那就是“恶行”,小“恶”必须大“戒”,不能因姑息而酿成漫延之势。教师的德行优劣与学生的健康发展息息相关,为了不以牺牲孩子接爱良好教育为代价,必须狠下心来,“重惩小恶,以戒大恶”。在尚发生“大恶”之前,未雨绸缪,做点减

12、法,将有才缺德的教师坚决剔除出去,相信这项师德缺失“零容忍”之策,能够净化师资队伍。2格物致知,德能双修“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古来有之,不同时代有不同要求,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好教师不仅要懂得奉献、燃烧、回报,同时也需要汲取、更新、修炼,让自己的德行和才能在学习与实践中得到升华。读书学习,修德律已。读书学习是教师改造思想、提高修养、丰富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潜心施教的有效手段。教育的使命是给人教益,助人修德、启人思考,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之人,但育人必先育已,作为教师,应成为“职业学习者”、“终身读书人”。为了避免自己不受物欲迷惑,不被利益引诱,不为清贫委

13、曲,不让苦累击败,树立强大的爱岗敬业的精神力量十分重要。为此,自己要经常去引爆“学习的革命”,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来认识来对待,不断吐故纳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读好修身养性之书,读懂伦理道德之书,读熟律已为师之书,通过读书学习,化外在的社会对教师的道德规范要求为内在的自觉行为。知行合一,修能立教。高速发展的社会趋势,让教师仅用在学校学到的基础知识来执行当今的教育实践,已是力不从心,唯有改变原有的知识结构、知识性状才能从容应对师德标准、师德内容及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变化带来的危机感。一个现代教师,除了“修德”还得修能,要秉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用这种“知不足

14、”、“知困”的精神,端正治学态度,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地探索新问题、掌握新技能,无论何时、何地、何事都能以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和专业能力去感染、影响、造就自己的教育对象。3恪守师规,心存敬畏常言道:“师有百行,以德为首”。德是有形与无形的统一,一但为师,必将终身把“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在以身立德、以道养德、以行奉德中恪守师规,心存敬畏。(1)构筑人格底线,在规范约束中谨言慎行。教师人格底线维系着良知、尊严、爱心、责任,所以需要处处反省,时时拷问,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做,哪些事可以妥协,哪些事不可逾越。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人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

15、要作用。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遵从师德师规的约束,心存对教育的敬畏,努力形成健康、美好、完整、和谐的人格,避免德与才的分离,言与行的相悖;避免大节谨慎而小节不拘,才智过人而举止不端等,让自己追随优秀者的步履蕴德施教,让人生航程面临着人格底线的挑战永不偏行。唯有如此,教育才能收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2)构筑爱心专线,在教育细节中强化责任。 细枝末节中有爱心的闪烁。 学生没来上学,打个电话问下原因;生病请假,腾出时间上门探望;情绪不好,促膝谈心予以开导;学习落后,分析情况对症帮助。言传身教中有责任的传递。 课堂教学上,给学生的知识应是正确的,

16、这需要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言行举止上,能堪为表率彰显出师德的高尚,让你的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育态度上,要公平公正一视同仁,不放弃、不抛弃、不嫌弃,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总之,爱与责任,相辅相成,“爱”是责任的体现,“责任”是爱的化身,教育事业永远也达不到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程度,但它却充满着希望,决定着未来,所以教师要始终坚持用心去做,用爱耕耘。(3)构筑预警防线,在红尘百业中清廉为师。走出教育是一方净土的误区。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因果关系同样左右着教育,身处红尘,教师也有很多的无奈,一些强大的关系网,常常会让人身不由已地去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然而,要学会辨识,要明辨是非,心中师德警钟长鸣,确保行为的天平之秤,不倒向违纪、违规、违法的那一端,方为上策。守住寂寞是清白为师的前提。 菜根谭开篇之文这样说:“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附权势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