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反恐形势的变化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207137 上传时间:2017-10-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6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反恐形势的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国际反恐形势的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国际反恐形势的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国际反恐形势的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国际反恐形势的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反恐形势的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反恐形势的变化(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结 课 设 计( 论文)专 业: 人文法学院 学 号: 100841218 学生姓名: 李文妮 所属学院: 法学院 指导教师: 林泉 二一零年 十 月中国民航大学航空犯罪与预防结课设计(论文)国际反恐形势的变化专 业:法学学生姓名: 李文妮学 号:100841218学 院:人文法学院指导教师: 林泉20 11 年 10 月创见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论文中所引用的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均加以特别标注并在此表示致谢。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论文所做的任何贡献也已在论

2、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毕业设计(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中国民航大学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特授权中国民航大学可以将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保密的毕业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摘 要近年来,恐怖活动的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基地”组织为核心,同时发动多起大规模袭击的方

3、式逐渐减少;由区域性圣战组织或基层圣战组织发动的单个小规模恐怖袭击的比率有所提高;小型化、分散化和网络化日益成为恐怖组织及其成员活动的新特点。这种由集中向分散转化的活动方式,大幅度降低了大规模军事打击的效果 。因此,美国发起并推进国际反恐几年来,恐怖主义活动不仅未减少,反而日益出现一些新动向和新趋势,国际反恐形势没有根本改观,国际反恐进入持久较量的相持阶段。当前国际反恐困境很大程度上与美国错误的反恐理念和双重标准有关,世界范围内导致恐怖主义的诸多因素依然没有消除。恐怖事件重要针对一些西方国家的对外政策,说明战争手段不能解决恐怖问题。恐怖活动和反恐战争严重牵制了美国内外政策并冲击国际关系发展。目

4、 录1 毕业设计(论文)的结构 .11.1 题目 .1 1.2 摘要 .11.3 目录 .11.4 引言 .11.5 正文 .11.6 结论 .21.7 参考文献 .21.8 致谢 .2中国民航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1-引言当前国际反恐困境很大程度上与美国错误的反恐理念和双重标准有关,世界范围内导致恐怖主义的诸多因素依然没有消除。恐怖事件重要针对一些西方国家的对外政策,说明战争手段不能解决恐怖问题。恐怖活动和反恐战争严重牵制了美国内外政策并冲击国际关系发展。中国民航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2-正文近年来,恐怖活动的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基地”组织为核心、同时发动多起大规模袭击的方式

5、逐渐减少;由区域性圣战组织或基层圣战组织发动的单个小规模恐怖袭击的比率有所提高;小型化、分散化和网络化日益成为恐怖组织及其成员活动的新特点。这种由集中向分散转化的活动方式,大幅度降低了大规模军事打击的反恐效果。显然,由美国主导的“以暴制暴”的反恐战争方式,不仅无法有效遏制全球性的恐怖暴力活动,相反却刺激恐怖组织改变袭击方式,以躲避毁灭性的军事打击。于是,国际反恐主体的多元化以及反恐方式的多样化,逐渐成为国际反恐斗争中值得讨论的新话题。众所周知,反恐主体多元化意味着:反恐不仅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任务,也是发展中国家的责任。所有负责任的国家,包括各类国际组织及非政府组织,都应该在联合国主导的全球治理框

6、架内进行积极有效的国际反恐合作。反恐方式多样化是指:除武力反恐外,还可以通过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等方式,有效改变至少是改善孕育恐怖分子的土壤。反恐主体多元化与方式多样化均要求所有行为体通过各种方式,在地区和全球层面采取共同行动,从而有效遏制恐怖活动。因此,把“反恐合作”置于全球治理的框架内进行讨论,就显示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至于如何在全球治理的框架内进行反恐合作,其中既有认知问题,更有制度安排问题。鉴于有效且可操作的制度安排,必须建立在客观准确的认知基础之上,因此相对全面地认识全球治理与反恐合作的必要性并建立合作机制等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在认知层面提出四个问题:第一,为什么必须把反恐合作

7、置于全球治理的框架内进行讨论?第二,如何通过社会改良来缓解恐怖行动实施者的怨恨愤懑情绪?第三,如何通过对伊斯兰教的正本清源,发挥主流宗教劝人向善的社会整合功能?第四,如何通过文化沟通,建立普世价值观等共有知识?本文将结合国际反恐形势出现的新变化进行分析。一、国际反恐形势依然严峻,进入艰苦相持阶段(一)全球恐怖主义活动依然此起彼伏。从2001年“911” 事件发生美国极力推进反恐战争以来,国际社会尽管作出种种反恐努力,但效果令人沮丧。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难以受到根本遏止,国际社会依然面临反恐与反霸的双重重任,国际社会实际面临越反越恐的悖论和困境。尽管2005年上半

8、年恐怖活动相对平静,上半年的 6个月里,除了伊拉克外,全球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全球恐怖主义活动一度有较明显降温。但这只是大规模恐怖爆发前的间歇期。2005年7月以来,一度显得相对缓和的国际安全形势重新紧张。似乎表现出一种呼应的态势,预示着一场新的国际恐怖主义冲击波滚滚而来。伦敦两次发生恐怖爆炸,随后埃及、黎巴嫩、孟加拉国、菲律宾、巴基斯坦等国也有程度不同的恐怖袭击发生,伊拉克的安全形势更是持续恶化,不断造成恶性伤亡。特别是埃及沙姆沙伊赫爆炸,爆炸制造者声称是针对美国的中东政策以及埃及政府在伊拉克局势等问题上与美国展开的合作,称要惩治所谓的“阿拉伯叛徒” 。有分析认为,从中东到中亚、南亚、东南亚、

9、欧美国和俄罗斯,目前都面临着随时发生恐怖袭击的现实危险。恐怖主义主要针对的美国欧国家尤其紧张,采取诸多安全措施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威胁,突显国际反恐形势的严峻性。几年下来,国际大规模反恐的教训是深刻的。地区与国际安全也将陷入恶性循环式的长期紧张与动荡,饱受荼毒的是广大无辜平民,有成千上万的无辜百姓和士兵付出无辜的伤亡代价,比如在今天的伊拉克,一些大国的公司赚了不少钱,也有近2000名美军士兵同时付出了生命,更有将近 3万名的伊拉克平民死亡。悲哀的是,世界许多民众的思维被操弄“反恐”的工具主义、实用主义者所引导或蛊惑,失去了独立和理性分析。西方国家纷纷加强警惕和防范措施,在高度戒备的情况下,恐怖事

10、件会有所控制,中国民航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3-但从生活层面看,发达国家公民日常生活的个人隐私和自由权利所受到的客观侵犯也将越来越多。长期生活在这样高度紧张和防范的社会里,民众的生活质量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二)国际反恐进入艰难的相持阶段。虽然2005年上半年出现过相对平静期,但并不标志着形势得到根本遏止和好转。而是进入了恐怖活动处于时好时坏的高位间歇平台期,间歇时期往往是恶性恐怖活动爆炸的前夜。一有时机或导火索会重新爆发。国际社会处于与恐怖主义艰难较量的相持阶段。美英等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等国经历了大规模“反恐”战争后,已暂时无力发动新的大规模“反恐” 军事行动。激进恐怖势力似乎是要释放

11、平静期间积累的对西方不满和愤恨,这表现在他们在巴以问题和伊拉克问题上坚持的反西方政策立场,并反对一些西方国家政要所谓坚定反恐和有关伊斯兰教的不恰当言论。在这一阶段,由于在某些地区有利于恐怖活动的特定土壤和群众基础,极端分子或恐怖分子神出鬼没,难以鉴别和打击。如伊拉克的境外极端分子与境内反美国力量快速整合,利用伊战后复杂的教派和民族矛盾,使伊安全局势异常恶劣。欧美国还面临恐怖分子本土化的棘手难题,欧洲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清楚地表明,现在不仅存在外国极端分子潜入欧洲的危险,而且还出现了恐怖分子本土化问题,欧洲已成为伊斯兰恐怖主义的滋生地。美国报纸担心美国社会可能在反恐进程中对穆斯林的歧视和戒备而“自

12、家孕育”许多本土的恐怖分子就欧洲而言,欧洲的穆斯林人口在二次战后便迅速增长,目前约达1000万人左右,大致上占欧洲总人口的4。伦敦等地区的袭击事件可能带来的种族仇恨将冲击许多人的生活,伦敦爆炸案可能在西方社会尤其美英引发对巴基斯坦裔和穆斯林的反感和排斥。欧美的广大穆斯林能否与当地社会成功融合、不被排斥和歧视的确是一大隐忧。(三)国际反恐合作依然面临许多局限。几年来,各国努力寻求联合国框架内,通过反恐合作打击恐怖主义,并在协同切断恐怖分子资金、加强海关防范、信息共享、引渡罪犯等方面取得一些进展。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高度重视的形式多余实质,区域性反恐合作虚多实少,世界性反恐合作远未实现。美国在国际反恐中据于主导地位,各类联合国决议执行成效有限,恐怖主义活动资金并未被彻底截断,恐怖主义定义依然没有统一标准,国际反恐进程中的双重标准依然横行。恐怖和反恐的定义问题往往成为一些国家达到本国目标的工具。美国立场和态度干扰联合国活动,联合国依然没有摆脱被边缘化的境地。2005年的第59届联合国大会文件草案没有对恐怖主义进行政治定义,说明各方依然存在分歧。各国的反恐法律不尽相对,中间的繁文缛节使反恐协调面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