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地球的伙伴——月球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2066470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2地球的伙伴——月球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专题2地球的伙伴——月球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专题2地球的伙伴——月球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专题2地球的伙伴——月球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专题2地球的伙伴——月球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2地球的伙伴——月球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2地球的伙伴——月球资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篇章节第一篇 宇宙与地球 专题二 地球的伙伴月球课题地球的伙伴月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图片和资料信息,学生能简述月球的概况-月球的基本物理参数、月面的自然环境、月球的运动特征。2.学生学会阅读“月相成因示意图”,理解月相变化的过程及其原因。3.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能进行月相和农历日期、月球方位和时刻的简单判断。过程与方法:1.通过板画,学生能体会月相变化的过程并总结出规律,学会通过月相大致估算农历。2.通过合作探究演示理解月相的变化过程,并初步尝试解释实际生活中月相的成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月球的探究欲望2.在自主合作学习和演示探究的过程中,培养的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材

2、分析“专题2地球的伙伴月球”由“月球”、“月相”、“日食与月食”、“月球与潮汐” 四个知识点组成。本教案是该专题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为“月球概况月球的基本物理参数、月面的自然环境、月球的运动特征”和“月相的变化规律和成因等天文现象”。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通过本专题的学习理解月球对地球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使学生对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有进一步的认识。教学重点、难点月相变化的规律与成因课型新授课(3课时)教学方法演示法、图解法、讲谈法、活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运用导入给出三张图片。图片1:思考夜晚的光源是什么?来源于哪?图片2:思考古人如何进

3、行规律性的农业生产?图片3:思考月球表面的形态、物质、运动到底是怎么样的?板书:专题2 地球的伙伴月球学生思考,听讲新课教授1.月球概况首先,我们来学习一下月球的概况。PPT给出数据。体积=1/49地球质量=1/81地球引力=1/6地球表面温差300C地月距离=38.44万KM教师设问:“假如宇航员登上月球,那么还有哪些在地球上熟悉的现象也将会消失了?”(总结学生回答)引力小。引力小,所以月球上基本无大气、液态水。提问:那么月球环境会是怎么样的呢?总结归纳:1.漆黑一片2.万籁俱寂3.昼夜温差大4.没有天气现象所以,月球上没有生命,是一个寂静、荒凉的世界。追问:看图分析月球表面环境特点是怎么样

4、?总结归纳学生的回答: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明亮的地方是高原和山脉,阴暗的地方是广阔的平原和盆地。环形山密布是月球表面最明显的特征。设问:“月球是一个良好的宇宙观察站,月球也是人类在地球上最易观察的天体,但千百年来人们发现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始终是同一个面,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月球的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27.32天(恒星月)自转的方向和周期与公转相同。所以,在地球上,人们永远只能看到相同的半个月球。学生回答:月球的体积和质量很小,因此引力极小,没可能形成类似地球的大气圈层,于是与大气圈相关的一系列现象,例如:声音,蓝天,天气变化等便不可能产生。没有大气层,还会导致月球表面昼夜气温变化大,无生

5、命存在。另外,月表众多的环形坑等与地球不同的月球环境,将为人类的登月活动带来许多需要解决的课题。学生阅读书本过渡之前我们布置了一个月相观测活动,并要求大家作好观测记录。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几个同学的月相观测记录。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几位同学都实事求是的记录了观测结果,态度十分严谨,这一点值得我们大家学习。我们每位都进行了月相观测,并把所看到的月亮画了出来。我们发现有月亮有时是个月牙,有时是个大圆盘,有的是个半圆。我们把月亮的这种圆缺变化,称为月相。新课教授2.月相那么,为什么月亮会有这样的圆缺变化呢?提示:1.太阳有圆缺变化么?(日食除外)2.月球是半个球亮么?3.与哪几个天体之间相对位置的变

6、化有关呢?教师总结归纳: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照射下,月球总是被分为明暗两个半球。因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随着月亮绕地球运行而变化,从地球上看来,这明暗两部分的对比,时刻发生变化,便造成了月亮各种圆缺形状,即月相变化。接下来请大家看“三球仪”动画模拟图,在右边能发光的是代表太阳,最中间在自西向东转的是地球,围绕地球转动的是月球,月球上白色代表被照亮的部分,蓝色代表暗的部分。月球旁边出现的圆缺变化的是我们看到的月相。先请大家观看一下整个月的月相变化,注意看日月地三者的位置变化,以及月相随着时间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小组讨论:】月亮位于日地之间时叫做“朔”(新月),月亮暗的半球朝向地球,所以我们

7、看不见它,这便是农历三十、初一。朔以后一、二天,傍晚时分,镰刀状的新月在西边天空露面,月面(凸面)朝西。到初七、初八时成了半圆形,这时的月相称为“上弦月”,日落时月亮在正南方天空。上弦之后,月球的亮面逐渐增大,我们叫它凸月,到初七初八,便到了“望”(满月),月亮同太阳遥遥相对,我们看到一轮明月于傍晚升起,通宵照耀,在早晨时落下。满月后,月亮的圆轮部分日益亏损,但还是超过一个半圆,我们叫它凸月,到农历的二十二、二十三,月面呈半圆形,于半夜升起,和上弦月相反,月面朝东,黎明时挂在正南天空。下弦月后,半圆继续亏损,成为挂在东方的一轮残月。教师总结:现在我想大家对整个月的月相应该有了比较深的理解,让我

8、们一起来对照着三球仪,回顾一下整个月的月相变化顺序。依次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残月再回到新月。它们的周期叫做一个“朔望月”,等于29.53天。认真听讲学生回答看着演示进一步思考练习1.去年元夜日,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枝头,人约黄昏后。(满月)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上弦)学生思考回答新课教授3.日食与月食介绍日食与月食的类型。(ppt展示图片)日全食:月球挡住了全部的太阳光而形成日偏食:月球挡住了部分的太阳光而形成日环食:月球挡住了太阳光的中间部分而形成不同的日食类型是由于地球上观察者处于月球阴影的不同区域而形成。月全食:整个月亮全部

9、走进地球的影子里月偏食:当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时日食的成因:(展示图片)当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月球挡住了太阳的光线,就形成日食。(地心、月心、日心在一条线上,月球在中间)日食发生只能在农历初一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平面有一个5度左右的夹角,因此日食并不是每个月的初一都会发生。月食的成因(展示图片)当太阳、地球、月球位于同一直线,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的一侧,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区而发生月食。(地心、月心、日心在一条线上,地球在中间)月食只能发生在农历十五、十六PPT新课教授4.潮汐PPT上的两张图一张为涨潮,一张为落潮。我们把海

10、水的涨落现象称为潮汐。白天出现的海水升降叫潮。晚上的海水升降叫汐。潮汐与月球有着密切的关系。提问:为什么会形成潮汐现象?是地球海水在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作用下产生的。地球自转一圈,地球表面大多数地方同一地点的海水在月球引潮力的作用下发生两次涨潮和两次落潮。其中,连续两次涨潮(或两次落潮)的时间间隔约为12小时25分。书本第19页上“大潮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出现大潮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此时恰逢农历几号?为什么会出现大潮?书本第19页上“小潮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出现小潮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此时恰逢农历几号?为什么会出现小潮?教师总结:农历日期 月相 潮汐现象初一 新月 大潮初七、初八 上弦月 小潮十五 满月 大潮二十二、二十三 下弦月 小潮学生阅读书本回答问题。布置作业结束课堂【讨论】潮汐对地理环境有哪些影响?教师总结:(展示图片)潮汐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加剧海岸侵蚀2、顶托河水入海3、影响海岸生物分布潮汐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1、捕鱼、晒盐、滩涂养殖2、发展潮汐能3、巨型航轮在涨潮时进出港口4、旅游资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