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2013年中考物理质量分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206186 上传时间:2017-10-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襄阳市2013年中考物理质量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襄阳市2013年中考物理质量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襄阳市2013年中考物理质量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襄阳市2013年中考物理质量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襄阳市2013年中考物理质量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襄阳市2013年中考物理质量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襄阳市2013年中考物理质量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襄阳市 2013 年中考物理质量分析王问洋 袁良川一、命题指导思想襄阳市 2013 年中考物理命题以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教材为依据,按照襄阳市教育局的要求,坚持“四个有利于”的原则,即有利于考生水平正常发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学校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高一级学校选拔招生。试题源于教材,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展现城市、农村学生普遍熟悉的情景,着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体现新课程对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强化初中

2、物理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的联系,加强科学探究素养的考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试题结构襄阳市 2013 年中考物理试题共四个大题,一、单项选择题(12 分) ;二、填空题(17 分)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20 分) ;四、应用与创新(11 分) ,共 26 个小题。各部分知识比例为:声学 2 分,占 3.3%;热学 6 分,占 10%;光学 5 分,占 8.3%;力学 23 分,占 38.3%;电磁学 23 分,占 38.3%;能源 1 分,占 1.7%.60 分的试题中,了解层次的知识 36 分,占 60%;理解层次的知识 18 分

3、,占 30%;应用层次的知识 6 分,占 10%。即试题中容易题、中档题和难题三者的比例为 6:3:1。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试题完全符合中考说明的要求。三、试题基本特点1.知识覆盖面广,突出重点。根据襄阳市 2013 年中考说明的要求,考查内容涉及到初中物理三本教材全部 17 章的内容;依据课标,紧扣教材,考查的知识点覆盖达到了 90%;同时还突出了重点知识的考查,其中力学 23 分占38.3%、电磁学 23 分占 38.3%,力、电合计 46 分,占 76.7,体现了以力、电为主的理念。对于初中力学和电学的重点知识如压强浮力、功功率和机械效率、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等都进行了综合设计,以此来考查学生

4、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2.立足教材,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引导今后的教学。试题注重基础,注重课本,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60%的基础题尽可能能够送到学生手中;题干精炼,展现的都是城市农村学生普遍熟悉的情景;没有偏、怪、繁题,学生面对任何一导题都能够下笔,即使稍难的实验探究和计算题绝大多数学生也能够有分可得;本套试题考生能够顺利完成避免出现心理崩溃现象,一方面为化学生物答题提供时间空间,另一方面有利于考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完成接下来的考试从而保持社会稳定。今年的试题有利于今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3.注重能力考查,避开死记硬背,强调活学活用。试题中体现了对学生多种能力特别是对学生语

5、言表达能力的考查,如:填空第 26、30 题;实验探究第37 题第 3 问、38 题 1 和 3 问、40 题的 2 和 3 空都要求学生对实验的结论要有完整的表述,且表达要规范科学。注意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如:应用与创新第 41 题有关滑轮组的计算、42 题有关复杂电路中电功率的计算等都需要考生通过自己阅读与推理、分析与理解以建立物理模型、选择物理规律,并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这些问题。试题还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如:手机、电热驱蚊器等,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这些现象与物理知识的联系,从而知道物理知识就在身边,体现了“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4.加强科学探究的考查

6、,突出过程,让学生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问题。试题中的实验探究从过程与方法入手,立意能力,侧重考查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本套试题的第 40 题“探究初速度对问题动能的影响”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我市今后的实验探究题要逐步拓展放开,一方面拓展探究的物理量,另一方面拓展探究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定性与定量结合) 。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重视实验教学,突出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强化学生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来研究问题。5.放眼前沿科技,关注社会问题。试题巧妙选取了社会热点问题和现代科技成果,与初中物理考点有机结合,如:选择题第 4

7、题磁性橡皮泥、填空第 23题风能、填空第 24 题襄阳地铁、填空第 30 题家用电器上的能耗标识等,学生考试的过程同时是普及科技知识、开拓科技视野的过程,也是教育引导学生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的过程。使学生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节约能源,提倡低碳生活,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提高学生综合素养。6.梯度合理,难点分散分值降低,区分度增强。整套试题很好的做到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6 导选择题前 5 导都是送分题,只有第 6 导学生要认真思考;填空题有 10 个空是送分,后 3 个空逐渐变难;实验探究题也是逐步上难度,保证了考生心理稳定。今年的物理中考 6 分的难题分散在填空 1 分、实验探究2 分

8、、计算两导题 3 分,分值不大,难点分散,学生能够动笔,但是得满分很难。试题的整体难度没变,但区分度增加了,既便于高等学校选拔优秀学生,又兼顾了大部分学生的毕业。这就要求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既要注重整体的双基训练,又要关注局部的拔高训练。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要体现的更加明显。四、试卷分析(一)襄阳市 2013 年中考物理成绩统计表物理(满分 60)高分 G(48) 及格 J(36) 低分 G(12)单位 中考实考人 数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襄州 4942 378 0.076 1367 0.277 1065 0.215 枣阳 7522 841 0.112 2860 0.380 782

9、 0.104 宜城 3726 481 0.129 1508 0.405 435 0.117 南漳 3029 195 0.064 926 0.306 515 0.170 谷城 3814 220 0.058 1050 0.275 623 0.163 保康 1714 109 0.064 500 0.292 498 0.291 河口 3676 455 0.124 1359 0.370 607 0.165 襄城 2613 369 0.141 952 0.364 466 0.178 樊城 5734 804 0.140 2431 0.424 405 0.071 高新 800 124 0.155 326 0.

10、408 101 0.126 东津 510 36 0.071 142 0.278 109 0.214 市直 3048 641 0.210 1473 0.483 276 0.091 合计 41128 4653 0.113 14894 0.362 5882 0.143 注:物理卷面分为 60 分。(二)实际参加考试的考生试题得分统计表注:1选择题机读阅卷。2主观题阅卷过程中将物理试题分割成了七个切割块,其中 23-28 题为第一切割块、29-34 题为第二切割块、35-36 题为第三切割块、37-38 题为第四切割块、39-40 题为第五切割块、第 41 题为第六切割块、42 题分别为第七切割块。

11、根据阅卷教师反馈,考生答题情况及原因分析:23-28 题阅卷情况分析:1、正确率较高的题是 23、24、25 题及 27 题第一空,较差的是第 26 和 28 题。2、存在的主要问题: 错别字:如“无限电波” 、 “电滋波” 漏填单位:如 27 题 81.4g 写成 81.4,26 题第一空大于 35cm 写成大于 35. 答不完整:如 26 题成像的性质 概念模糊:如静电除尘的原理写成:电荷吸引轻小物体、摩擦起电、物体有磁性吸引轻小物体等等。此外,部分考生没有分清天平标尺的分度值,刻度尺读数的单位没有换算等等。29-34 题阅卷情况分析:1、准确率最好的是第 31 题和 32 题,其他题较差

12、;2、第 29 题第一个空错误最多的是求成压强,而没求压力,第二个空答得较好;3、第 30 题学生答得五花八门。错误较多;4、第 33 题表述不准确,如“变大”和“大”混淆, “压力的变化”答成“磁场强弱的变化” ;5、第 34 题错误最多的情况是把灯丝阻值看成定值电阻来算,不符合题意,本题出的非常好,很巧妙,简单单易错。35-36 题阅卷情况分析:35、36 为两道作图题,都有一定的区分度。其中 35 题区分度较高,优秀学生能够完整的找出四个力,并准确找到方向,作用点能够统一画在重心;第二类学生能够规范作图,作用点统一在重心,但四个力不完整,易漏掉压力或摩擦力,只能准确画出三个力;第三类学生

13、只能画出两个力,重力和支持力,且部分学生作图不规范,作用点不统一。压力、摩擦力,及作图的规范程度成为本题的丢分点。36 题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根据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找出 N、S 极,但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利用安培定则判断电源正负极。失分的主要原因不能熟练根据极性来判断电流方向。37-38 题阅卷情况分析:37 题考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第一问考查规律: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学生得分率较高,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语言描述不准确,答成:“相同、等于、等、=” ;第二问考查在玻璃后放一只和玻璃前燃烧蜡烛大小完全一样的未点燃蜡烛的目的,标准答案是“便于比较像与物体大小是否相等

14、“,但是我们认为还可以答成”确定像的位置“;学生得分率不高,主要的问题是答题不规范,针对性不强,实验器材的使用目的不明确。38 题考查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第一问考查实验中的注意事项,题目答案较灵活,评分标准给的比较宽松,只要合理就给分,得分情况较好。第二问通过数据表格判断海波熔化所需要的时间,应该是从第 4 分钟开始熔化,到第 7 分钟熔化完,共用 3 分钟,学生错误率高,主要错误表现在无法准确判断所需时间,只是数 480C 所对应的时刻。第三问要学生解释在加热条件相同时,熔化后的海波升温为什么比熔化前慢,标准答案应该是:“海波熔化后比热容变大“,但我们认为”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比热

15、容不同;同种物质在液态时的比热容比固态时的大;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时的吸热能力不同;同种物质在液态时比固态时的吸热能力强“都可以。学生本题得分率不高,主要表现在想不到答题点落在比热容上。综上所述,通过这几题,可以看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是:1、错别字、同义词较多。2、文字性题目答题不规范,针对性不强,语言不准确3、题目审题不准,不能明确题意,答题不能一针见血。39-40 题阅卷情况分析:3940 题是实验题,共 9 分。39 题是一道电学实验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路认识,电功率,图象,仪器的选用等综合知识;40 题是一道力学实验,主要考查能量的 转化,动手设计实验的能力,有较大的灵活性。 学生总的得分情

16、况不太理想,其中回答较好的是 39 题最后一空0.625,40 题的第一空重力势能。而 40 题的虚线框中设计实验装置虽然得分情况不理想,但学生的答案中出现各种不同的方案,有设计斜面的,设计弹簧的,设计橡皮筋的,设计弹片的,还有用棒敲击小球的等等,这说明学生能够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考查了学生的能力。存在主要问题:1.电路改错找线不淮,或不审题,题目要求只改一根线,但很多答案改动了几根线。2.不会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这体现了学生的电学综合能力欠缺。3.第 40 题的后面两空文字叙述较多,学生答案中出现了语句不通,前后矛盾,答非所问,抓不住重点,错别字多等问题,如回答实验中不用小木块的原因时,很多回答小木块不是圆的,不能滚动还有回答小木块对小球的阻力大等等,说明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差。41 题阅卷情况分析:本题考查滑轮组机械效率、功、功率的相关计算,考生在做答过程中存在不少亮点,也存在一些问题: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