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1967498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新城实验学校 张敏课标要求1.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P15)。2.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地区的地理位置(P16)。3.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P16)。 (1.2.3为第一课时)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P16)。5.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P17)。 (4.5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结合有关资料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水乡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2.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结合长江三角 洲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简要分析“鱼

2、米之乡”的形成条件。3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举例说出长江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4树立和谐发展的人地观念,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2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举例说出长江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教学难点】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迁移到其它区域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策略充分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点评、指导小结,达到学会分析、比较、归纳的学习目的,形成区域地理的学习能力。教学准备纸币等教具、思维导图、多媒体课件和微课、发卡

3、纸划分学习小组、安排计分人员。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研学旅行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家长的认可。我们在寓教于乐的研学旅行中可以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提升素养,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同学们喜欢旅行吗?(喜欢)无目标的努力,犹如在黑暗中远征,选定目的地就出发吧!学生齐读学习目标,进入新课学习: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新课教学】一、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播放微课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水乡文化特色与旅游。随身携带的美景三潭印月;闻名遐迩的丝绸之乡;奶味十足的大白兔奶糖;桂香扑鼻的咸水鸭。未到江南,心到江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鱼米之乡”之地,领略这片令人梦牵魂绕的人间天堂。回顾你的所见、所闻,关

4、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特色文化你还知道哪些?快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温馨提示:如风景名胜、神话故事、历史名人、地方戏曲、特产小吃等)学生发言、师生点评、巧妙分组(根据班级人数以八人左右为一个小组,积极发言领到卡片者选为组长)欣赏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美景,让我们感受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独特的水乡风韵和地域文化。下面我们进入小组合作学习阶段:(计分原则首次答对者20分,之后答对者减半)第一轮 【探究一】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快速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师生点评。小结:长江三角洲地区优美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吸引着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再加上发达的交通和

5、完善的服务设施,使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承转: 从旖旎的“水乡”、“鱼米之乡”的称号就可以看出长江三角洲的发展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个“水”,指的是什么呢?(长江)二、江海交汇之地 【探究二】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图,描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师生点评。 (温馨提示:从沟通东西、联系南北和对外交流等方面展开讨论。) 小结: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下游,东临黄海、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该地区可以依托长江水运,沟通东西部地区;依靠沿海航运,联结南北方地区;通过远洋航线,加强对外经济交流。 【探究三】读“

6、长江三角洲地区范围”图,归纳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范围?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师生点评。小结: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下游,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等地区。 【探究四】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图,归纳出长江三角洲的地形特征?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师生点评。小结:以平原为主,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承转: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鱼和米都离不开“水”引出气候的学习。 【探究五】通过“气候类型图”的判读,分析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及特征?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师生点评。小结: 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探究六

7、】该区地势地平,河湖众多,利于什么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 (温馨提示:常见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管道运输) 承转:通过以上学习,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关于“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看谁知道的多? 第二轮 【活动一】比一比“鱼米之乡”我知道(展示思维导图)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成果、师生点评。承转:水是生命之源,它对人类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人类最常利用的水就是河流水。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三、河流与区域发展 【活动二】展示与长江有关的图片,说说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温馨提示:影响类的题目要考虑利与弊) 小组合

8、作、探究交流、展示成果、点评补充。 (教师根据课堂需要适时引导提示)小结:利塑造肥沃的农田、提供充足的水源、发展水产养殖业、提供便利的水路交 通、增添旖旎的水岸风光等。 弊洪涝灾害、水体污染等。 承转:通过刚刚的学习,同学们能认识河流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了吗?下面就来试一试吧。 【活动三】结合“都江堰灌区”图(课本52页),说说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与弊?学生独立完成、展示成果、点评补充。 小结:利提供灌溉水源,形成冲积平原。 弊水量不稳定,易洪涝灾害。 【活动四】 结合“都江堰”图,说说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 学生独立完成、展示成果、点评补充。 小结:有效分流岷江水量,保障灌溉,避

9、免水患(农业方面主要是引水灌溉和防洪) (延伸:也兼具水运和城市供水等功能) 【活动五】读“沿长江干流地形剖面图”、“长江沿江地带地形图”,分析长江上游和下游地区,河流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差异?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成果、点评补充。小结:上游多流经高原、山地、盆地,落差大,水流急,适合发展水电开发、林牧业等;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江阔流稳,适合发展航运、种植业、水产养殖等。【活动六启发延伸】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学习,延伸思考家乡的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淮上明珠怀远)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成果、点评补充(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有理即可)【总结】河流给人类的区域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会给人类带来灾害。

10、不同的河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又存在明显的差异。人类在利用河流发展经济的时候,要遵循自然规律,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开发,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赢。 承转:今天能与同学们共同学习进步,我觉得非常愉快,下面我们进行本节课最后一轮PK。第三轮各组员在组长的指挥下,将本节课的收获写在本组的卡纸上等待上台展示(集体智慧)。(温馨提示:组内讨论,自由发挥,如思维导图,手抄报等形式都可以。)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成果、适当点评。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小组名: 座右铭: 【后续】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人口稠密的富庶繁华之地。“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指的就是这个地区,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这个繁华之地。【作业】个人自由选择一个主题(河流、旅游等)尝试制作一张学习导图(个体智慧)。 【板书设计】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水乡文化江海交汇河流作用渔米之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