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案.3.25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1964111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案.3.25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案.3.25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案.3.2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案.3.2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肥东圣泉中学八年级地理公开课教学案课题:黄土高原 授课教师:席冬月 时间:2016年3月25日 上午第一节 地点:八年级一班一、学习目标:1、明确黄土高原的位置、行政范围。2、黄土高原和黄河对于华夏文明的影响,了解“黄土风情”。3、掌握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及基本地貌。二、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播放关于黄土高原的音乐视频,学生思考: 从这段视频中,您能找出哪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或者建筑?你还知道哪些黄土风情?通过歌曲视频,学生认真观察,初步了解黄土风情。为学生学习新教材铺垫搭桥,向新知识迁移过渡。感情先行明确目标1、板书课题:黄土高原2、展示学习目标(1)明确黄土高原的位置

2、、行政范围。(2)黄土高原和黄河对于华夏文明的影响,了解“黄土风情”。(3)掌握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及基本地貌。1.认真做好上课准备,准备好教科书2.跟随老师感受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课堂一开始把任务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潜能。明确学习目标对学生具有针对性。知识为例探寻方法一、呈现本节课的自学提纲(一)读23页至25页,分析下列问题:1. 黄土高原东起山,西至岭;北以为界连内蒙古高原,南抵岭。2. 黄土高原地跨、 、 、等省级行政区。3.结合以前所学知识并联系生活实际说说黄土高原和黄河对于华夏文明的影响有哪些?指导自学(一)1、阅读课本24页图6.25黄土高原的地形,明确黄土高原的位置、行政范围。2

3、、读24-25页,了解黄土风情。反馈巡视:询问学生有困难的题目,让师友讨论难题,教师巡视,关注后进学生进行个别点拨指导,鼓励师友讨论解决问题。点拨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内容点评,作出积极的评价归纳小结: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因而被称为“文明的摇篮。”自学自检:独立阅读课本,并尝试回答思考题,有问题的题目进行注记,之后向师父提出疑惑。互帮互学:师友之间交流,互相点评,释疑,形成共识。展示点评:师友共同回答,其他师友互相补充,并相互点评。自学是学会学习的根本道路 大班额教学条件下,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互帮互助,能有效促进班级学生的均衡发展。知识为例探寻方法二、出示尝试练习(二)读26-27页,分

4、析下列问题:1.阅读课文P26-27页,请归纳出黄土的来源。2.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有哪些类型?指导自学(二)1、阅读课本26页阅读材料,分析“风成说”的主要观点。并分析支持该学说的主要证据。2、阅读26页图6.29,认识黄土地貌。反馈巡视:询问学生有困难的题目,让师友讨论难题,教师巡视,关注后进学生进行个别点拨指导,鼓励师友讨论解决问题。点拨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内容点评,作出积极的评价归纳小结: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受流水侵蚀,形成了“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景观。归纳小结:1、学生从图中归纳出黄土高原的位置、行政范围。2、通过阅读课本,了解黄土风情。3、通过阅读课本,分析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及流

5、水侵蚀、堆积作用对黄土地貌形成的作用。 引导学生读图,从而获取地理信息是有效的地理学习方法。课堂小结本师友一起回忆本节课的重难点。感受本节课的重难点,重新温故,学会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做到活学活用。温故而知新,加深新知识的理解度。当堂检测独立应用一、出示练习题1、填出下列字母所在的地形单元名称: 山脉:A.;B ;C 。河流:D 2、下列省区不位于该区域的是( )A陕 B晋 C甘 D苏3、下列对黄土高原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千沟万壑,地表破碎 B地面平坦,一望无垠C沙漠广布,植被稀少 D河网密布,绿洲点点二、 自己独立合书完成三 、对学生当堂检测情况作出积极的评价。分析学生的错误点,共同分析错误原因。当堂检测合书完成互批互改 当堂检测是课堂教学重要一个环节,能及时反馈课堂效率 板书设计:黄土高原一、 文明的摇篮1、 位置2、 行政范围:晋、陕、宁、甘3、 黄土风情二、 风吹来的高原位置1、 成因:“风成说”2、 地貌:塬、梁、峁、川东:太行山脉西:乌鞘岭北:长城南:秦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