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设计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1963190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2比较四大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差异。 3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南方地区的地形图,找出南方地区的范围。 2掌握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分析南方地区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 3了解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不利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作物,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观。 【过程与方法】 1学会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特点。 2 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以课堂活动与多媒体

2、辅助教学形式激活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3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以课堂活动与多媒体辅助教学形式激活课堂氛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4 通过了解发展南方水田农业的条件,揭示区域自然条件对人类生产 、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欣赏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2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增强人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积极情感。 3思考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读图说出南方地区的范围。 2读图比较南方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分布。 3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5 【学生准备】 搜集南方地区的食材图片,分析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策略 从学生熟悉的古诗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可以引起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并从感性的角度层层递进到理性的分析,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读图、分析、归纳,增强学生从图文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解决地理问题;引导学生从设问质疑开始,一直到思考解答,在不断的探疑解惑中提升能力,获得学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PPT课件。 镜头一:教师引导学生欣赏PPt美景图片并且给美景配上古诗词。与学生一起,边欣赏美景边,回忆背诵古诗。 设计:(如下图)第一幅图片:“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篮,能

4、不忆江南? ”第二幅图片:“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第三幅图片:“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镜头二: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视频歌曲我的祖国和太湖美歌曲选段。 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欣赏的古诗和歌曲中描述的美景位于我国的哪个区域? 学生:南方地区。 教师:说的好。你能描述一下你眼中的南方地区吗? 学生讨论并发言,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与学生一起一边看图欣赏美景,一边回忆古诗,能引起思想和情感的共鸣。通过图、诗词相连接,让学生先从感性的角度认识南方地区,然后慢慢过渡到理性分析,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承转:我国

5、南方地区,山清水碧,物产富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讲授新课 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教师:引导学生从上图中找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学生:指图说出。 教师:引导学生读(下图)我国南方地形图,描述南方地区的大致范围。 学生:南方地区大致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 教师:请在图中找出南方地区的四大地形区。 学生:主要包括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教师:通过课本45页73图,要求学生能够找出这四大地形区,通过图左下角的海拔图例估计大致海拔。 学生:(读图)四川盆地海拔200500米左右;云贵高原海拔10002000

6、米左右;长江中下游平原海拔200米以下;东南丘陵海拔200500米左右。 注意:对四大地形区进行比较,是课本上的一个活动题。课本46页活动2从海拔、范围大小、完整性等方面,比较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四大地形区的地形特征。 设计:教师先引导学生讨论回答,最后教师将这个活动题设计成表格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并不要求学生答案多么准确,只要能对四地大体海拔和范围大小进行简单比较即可。 教师:当有寒潮来袭,四川盆地和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哪个比较温暖?为什么? 学生:(看图思考得出结论)四川盆地比较温暖,因为盆地北面有高山阻挡。 教师:什么山? 学生:秦岭、大巴山。 教师:非常好,同

7、学们观察非常仔细。再观察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很少受寒潮影响,而广州却能受到影响,为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论)西双版纳北部的高山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寒潮。而同纬度的广州北面没有高大山脉的阻挡,所以仍能受到寒潮影响。 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将此题设计成探究题,给学生一个支点,引发思考。课堂不是学生学习的开始,更不是学习的结束,理想的课堂会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将学生的学习引向生活和社会。 教师承转:南方地区的东西部跨我国地势的哪些阶梯?地形以什么为主?是否存在差异呢?请查看南方地区的地形图和我国东西部差异图片回答这些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南方地形图和东西部景观差异图片(下图): 学生:观察

8、两幅图,思考后得出结论。 学生:西部跨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东部跨越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教师:回答的非常好。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知识回顾:根据南方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处于哪个温度带?气温和降水有什么特点?处于哪个干湿地区? 学生:大部分地区处于亚热带,少部分地区处于热带。 学生:南方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处于我国四大干湿区中的湿润区。 教师总结:南方地区纬度较低,最热平均气温为2830,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受季风影响,南方地区降水丰

9、富,年平均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注意:这部分知识是对中国气候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注意引导这些知识时一定要结合我国气温与降水图以及分布规律来进行,以达到让学生融会贯通的目的。 承转:南方地区为什么被称为“红土地”? 学生:南方地区由于水热充足,这里植被常绿。在湿热的环境下往往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 课本46页阅读材料: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 设计一:让学生自己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谈谈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地形有何差异,各自的优势。 设计二:将课本46页阅读材料文字设计成录音,配上四川盆地

10、和云贵高原的大量图片展现给学生。这样就更形象直观地将两地进行对比。学生谈谈两地的地形差异,各自的优势。 以上两个设计可以任选一个。 设计意图: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进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和产生质疑,让地理课堂活跃,让地理上的知识点能够像春天般活性十足和具有生发性。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教师:我们看题目是“重要的水田农业区”,南方地区为什么成为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学生:讨论。 学生:南方地区气候湿热,水稻喜湿热环境,适合大面积种植。 教师:南方地区的气候为什么会是湿热的呢? 学生:南方地区是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降水多。 教师:非常好。同学们答出了发展水田农业的

11、气候条件,那么地形条件是怎样的呢? 学生:南方的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好,水田集中连片。 教师:对。平原是水田的集中分布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就近点切入并思考,这是培养地理思维的开始,也是培养学生关注课本、解读课本的关键一步。 教师承转:在山区的缓坡和河谷地带,降水丰沛,也有零星水田的分布。在南方地区的山区,人们在缓坡上修筑梯田,种植水稻等作物。 设计:课件展示原阳梯田图片并配上录音:云南元阳县山高谷深,降水丰沛。勤劳智慧的哈尼族人,顺应自然,因地制宜,随山势修筑梯田,世代在这里休息耕作,体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层层叠叠,秀美迷离,变化万千的元阳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12、被赞为:真正的大地艺术!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云南元阳梯田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农业走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路线的重要意义;明白只有与自然和谐统一,才能世代繁衍生息、绵延不绝的道理。 承转:南方地区山清水碧,物产富饶。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你知道产自南方的经济作物有哪些?水果呢? 设计一:根据课本47页图77,将南方的油菜、棉花、甘蔗、茶叶等主要的经济作物和柑橘、香蕉、荔枝、菠萝、芒果、椰子等亚热带和热带水果设计成活动在图上找“故乡”。 注意:作物分布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这部分知识的时候,一定要紧密结合课本47页“图77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分布”(下图)来进行。 设计二:情景设置“

13、来自南方的你”。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北方人吃南方的水果已经司空见惯。那么你知道(下图)哪些水果是产自南方吗?请把它们找出来吧。 设计意图: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应用地理知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课本48页活动1:自然环境对日常饮食的影响 根据生活经验,列举南方食材,并解释食材丰富的原因。 设计一:选取视频舌尖上的中国关于南方食材的几个视频,让学生观看并讨论。 设计二:制作课件动画(如下图),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设计意图:力求让讲课的内容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运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兴趣,引发思考。以上设计一和设计二可以任选一个作为教学内容。 思考:南方地区

14、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是什么? 学生:有利条件为气候湿热,雨热同期有利于作物生长;不利条件降水较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教师补充:是的,我国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气候优势明显,像气候湿热,雨热同期,有利于作物生长;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平原湖泊多,有利于发展种植业和淡水养殖;丘陵较多,有利于发展林业。但也有很多不利因素,比如容易受到旱涝、台风等灾害影响;山区丘陵大,平原面积小,不利于使用大规模的机械化设备;还有红壤是酸性土壤,有些作物不能耕种;红壤的地面附着能力差,容易导致水土流失等。 设计意图:一个区域在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方面既有它有利的一面,同时也有其不利的一面。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农业生产与大自然的关系,努力做到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