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参教学目标、难重点与教学建议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01960390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DOC 页数:120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教参教学目标、难重点与教学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一年级数学教参教学目标、难重点与教学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一年级数学教参教学目标、难重点与教学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一年级数学教参教学目标、难重点与教学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一年级数学教参教学目标、难重点与教学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教参教学目标、难重点与教学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教参教学目标、难重点与教学建议(1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本册教材概述一、教学内容与要求(一)关于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的相关内容与要求本册教材涉及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中“基本内容”的“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形与几何”、“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的部分内容,“拓展内容”的“式的相等与不等”等内容。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对本册教材相关内容的要求如下:1.基本内容数与运算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及活动建议100以内数的认识与加减法数的认识与读写会数出20以内实物或形的个数;认识符号“”“”和“”,用符号表示比较的结果;学会用“第几个”表示生活中某些事物的顺序和位置,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从合并、添加等情节引入加法,

2、从拿走、去掉等情节引入减法,知道加减法各部分名称;探索20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笔算的方法,并正确计算;熟练口算20以内加减法;知道混合运算顺序。几个和第几个大小比较加减法含义四舍五入求近似数口算20以内加减法笔算连加、连减、加减两步式题应用以情景或文字叙述表达题意的加、减一步计算的学生生活问题口述实际问题的题意,根据四则运算的含义列式解答用文字叙述的一步计算实际问题,结合生活实际口头提出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知道数源于计数,结合数的大小比较渗透对应思想,结合加、减法认识,渗透集合思想;从一年级起注意培养学生利用学具探究算法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算法,并加以比较。培养簿本整洁、

3、书写工整、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及活动建议用( )、等形式表示未知数初步学会在( )、中填写要求的数。方程与代数形与几何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及活动建议形的初步认识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通过观察,学习对形进行初步的分类。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及活动建议应用分类计数生活中的事物学习收集数据,初步经历分类计数的过程。2.拓展内容拓展1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及活动建议式的相等与不等将数的大小比较推广到算式。(二)本册教材的具体内容1基本内容(1)数与运算 数的认识与表达10以内的数(课本第416页);20以内的数(课本第3

4、841页);比一比(课本第1718页)。在这些章节中,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景对周围熟悉的物体实施对应、分类、计数,学会先从多基数、序数的角度来建构数的概念。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环境出发,经历“具体表象抽象”的过程,最后达到抽象出数的模型的目标,会数、会读、会写20以内的数,经历从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把握实物的多少到把握数的大小的过程,并能用数来认识和表达交流周围生活中发生的相关情景。 数的运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课本第2136页);20以内数的加减法(课本第4244页、第46页)及“整理提高”中有关部分。在这些章节中,学生结合生活中的情景引入、建构加减法的数学模型,扩展加减法运算的实际含义,探究不同

5、的算法,鼓励算法个性化,重点探究并掌握20以内数的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两步计算方法。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探究加法的交换关系、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加数与和的关系、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关系。(2)方程与代数在10以内数的加减法,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有关章节中,学生通过所提供的情节初步学会在含有( )、的算式中填写合适的数。(3)形与几何物体的形状(课本第4951页);分彩形片(课本第53页)。学生通过观察和收集周围环境中熟悉的物体,如各种罐头、方糖、盒装饼干、玩具积木块等,并通过动手操作(触摸、推、滚)积累对平面与曲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的经验,并按经验

6、对上述几何体进行分类,获得初步的认识。学生通过画物体的表面与玩彩形片积累对正方形、长方形、圆、三角形的经验。(4)数据整理概率统计学生在分类、计数、记录过程中学习如何收集数据,初步经历分类计数的过程。2拓展内容比较(课本第5556页)。在前几章的学习中,学生已有了数大小比较的经验,此课是将这些经验迁移扩大至20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数与式的比较、式与式的比较。 (三)本册教材的主要数学背景1集合虽然“集合”可以当作一个不加定义的基本概念,然而却是一个人们容易理解和把握的概念。事实上每一个人都知道许多集合,三只羊可以组成一个集合,五只鸡可以组成一个集合,26个英文字母可以组成一个集合,数0、1、2

7、也可以组成一个集合。集合是人们的直观或思维中某些确定的能够区分的对象汇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一个集合。组成集合的对象就叫元素。集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集合的基数与元素是什么无关,例如5个苹果组成的集合和5个面包组成的集合,它们各自的基数都是5,与各个集合中元素是什么无关。2关于自然数的概念按国标与上海课标,自然数概念的形成都从多角度来考虑,其学习的跨度为整个小学阶段。(1)有序的角度数被用来计数:自然数序列,它在计数过程中可以不涉及计数的对象,而可以1,2,3,一直计数下去。数作为序数:数被用来作为一个全的有序的排列中元素的秩序的位置的标记。(序数,“第一,第二”作为对问题“第几

8、个?”的回答。)(2)基数的角度数被用来作为集合的势的标记(即元素的个数)。属于问题“几个?”(3)运算的角度数被用来作为一次行为或多次重复行为的标记。相应的问题是:“多少次?”(4)量的角度(量数、大小)这个观点与运算和基数有密切的关系。数被用来作为与所选度量单位有关的表示大小的量数,相关问题是“多长?多大?多重?”等等。(5)计算数的角度从代数讲:自然数集合生就了与计算程序有关的一个代数结构,在这个结构上根据知道的规则被计算出。从算术上讲:自然数可以在位值体系(十进制、二进制)中通过数字排列来表达,在这些数字表达中,基本运算程序仍可通过算术来实施。(6)代码的角度自然数被用来作为对象的区分

9、与标志(如电话号码、邮政编码、坐标等)上述多种观点之间的统一是通过计数形成的。如:通过编号(计数)获得楼座号;通过清点获得集合中元素的数目和行为重复次数;通过用一个单位去截获一个量的量数和通过继续计数,例如获得加法的结果。这些不同角度中有趣的是,一些(计数、计算数)与表达数的符号有关,而其他的(序数、个数、算子、量数和代码)又在不同的应用情节上具有不同的含义。二、本册教材的课时安排建议根据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中的“各年级数学课时安排建议”,本册教材的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建议课时总数: 54 课时章名与课时内 容课 时一、10以内的数

10、(12课时+机动1课时)说一说1分一分1数一数6几个与第几个1比一比2数射线1二、10以内数的加减法(14课时+机动1课时)合与分1加法3讲讲算算(一)1减法2讲讲算算(二)1加与减1看数射线做加、减法110的游戏1连加、连减2加减混合1三、20以内的数及其加减法(14课时+2课时)1120的数1十几就是十和几120以内数的排列1加减法(一)2加减法(二)6讲讲算算(三)1加进来,减出去1数字的墙1四、识别形(2课时)物体的形状2五、整理与提高(8课时)分彩形片1推算1比较1加倍与一半1大家来做加法1大家来做减法1组算式1数学游乐场1三、本册教材的技术支持(一)学具1双翻转片一面为红,另一面为

11、蓝。双翻转片在一年级学习中学生需经常使用:用双片摆出10以内数的各种分拆;用双片摆案,按颜计数;通过掷双片进行统计、随机可能性的探索。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时,学生借助双片的摆放来描述计算方法、规律性并说明理由。220数板和20数列板20数板20数列板正 面背 面通过在20数板和20数列板上摆放、拿走、翻转双片等操作活动进行20以内数的分拆、排序、加减法算法的构建及题包内规律的探索、加减法关系的探索。3彩积木块彩积木块有以下各几何体:球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摸一摸、滚一滚、描一描等,积累对几何体的经验。(二)投影片与多媒体课件课件采用多媒体开发软件flash来制作。教材中所有

12、课题均提供投影片及多媒体课件。为了便于使用,提供的是exe文件,可直接运行。课件中插入了音乐,我们建议教师使用内存64M以上,能播放音乐的计算机。第二部分 各章节的教材说明与教学建议第一章 10以内的数【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圈一圈、数一数,连一连,从基数(即集合中元素的个数)的角度认识10以内的数,会用各种方法表达实物的个数。2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形成初步的分类能力。3. 能“指着数”物体的个数,“听着数”听到的声音的次数,并记录下来。4会区分几个与第几个。 5学会用两两配对(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6初步知道“多”、“少”、“一样多”的含义,认识符号

13、“”,“”和“”,会用符号书写自然数之间大小关系。7认识数轴的正半轴“数射线”。(二)过程与方法1. 经历从现实背景中抽象出10以内的数的过程,积累数学事实与数学活动经验。2. 经历听、说、读、写的活动,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3. 通过动手操作(触摸、推、滚)积累对平面与曲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的经验,并按经验对上述几何体进行分类,获得初步的认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在数学学习和数学应用的过程中,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2. 对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并有探究的欲望。3. 在关于“几个与第几个”的学习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材设计】 本章安排

14、的主要内容是10以内数的认识,这是小学生进入小学后学习数学的开始。由于学校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环境,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因此这一章的学习也是小学生的“学习准备”阶段。在这一章的学习中,除了要掌握书本上的知识以外,教师还应注意,让学生们逐渐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课本第2页 说一说【教学目标】1从基数(即集合中元素的个数)的角度认识10以内的数 。2初步养成对个数进行正确规范的口头表达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具体场景,能较完整地对个数进行口头表达【教学须知】小学生刚进入小学,教室是他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本页展示的是教室的各种教具学具,教室中的小主人在从事各种活动,这一情境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说一说”这一课是学生进入小学学习数学的第一课,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教师初步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