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三江源湿地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1960335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4.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三江源湿地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三江源湿地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三江源湿地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三江源湿地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三江源湿地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三江源湿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三江源湿地(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学 习 目 标,1、指图说出三江源地区所在省区及三江名称, 知道确定河流源头的原则。 2、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3、了解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及作为高原湿地的重要作用。 4、了解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保护措施及方法,从而理解三江源保护区建立的目的。,情境荟萃,图释导学,梳理归纳,评价园地,情境荟萃,江河的源地,三江源地区的保护,图释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点一: 江河的源地 【读图析图】 出示三江源地形图 ,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找出: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昆仑山、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描述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 (2)从图中找出:黄河、长江、澜沧

2、江的发源地。描述三江源地区包括的范围。 (3)为什么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4)三江源湿地对河流起着什么作用? 知识点二: 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读教材P94-96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为何要保护三江源湿地? 目前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3)我国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一、江河的源地,三江:长江、黄河、澜沧江(境外称为湄公河),昆仑山以南 唐古拉山以北 北靠柴达木盆地 深入青藏高原腹地,一、江河的源地,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的49%, 澜沧江的15%均来源于三江源。,(2)从图中找出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 描述三江原地区的

3、位置,青海省南部,(3)为什么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4)三江源湿地对河流起着什么作用?,雪山和冰川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湿地(湖泊和沼泽)的调蓄作用,形成江河之源,中华水塔,(1)为何要保护三江源湿地?,1、它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最为关键的地区 2、它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3、是我国江河水源的涵养地,(2)目前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淘金挖矿,树木砍伐,源区污染,冰川消融,虫鼠破坏,过度放牧,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乱采乱挖,(3)我国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

4、环境?,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 自然保护区。目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退耕还草(林), 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 保护工程等措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疑点、难点、分歧点释疑点拔,探究活动一 模拟科学考察 探寻黄河源头 1、确定河流源头的原则是 2、黄河正源是 。 3、你判断黄河正源的依据是 4、黄河考察活动,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河流唯远、流量唯大多因素综合考虑,卡日曲,卡日曲比约古宗列曲长、流量大、流域面积广,(1)黄河的支流多难度大 (2)遇到沼泽区水域大、确定源头困难 (3)不同季节冰川融化地点会有变动,确定源头也有困难

5、,探究活动二 认识保护高原湿地的意义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思考讨论: 1.如果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退化,湖泊.沼泽不断萎缩,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2.如果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疑点、难点、分歧点释疑点拔,源区水源枯竭、黄河中下游会出现断流, 长江中下游可能出现干旱灾害,生态环境严重退化, 如: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会加剧, 黄河断流会增长,梳理归纳,黄河源,长江源,三江源,澜沧江,保护三江源,1被称为“中华水塔”的是我国_地区,它位于 我国的_省南部。,三江源,青海,评价园地,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三江源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B三江源大面积的湿地是长江、黄河水源的保证之一 C三江源水源地的环境破坏不会对长江中、下游造成影响 D我国已经开始重点保护三江源,C,3、 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头地区位于 ( ) A、西藏地区 B、青海省 C、云南省 D、四川省 4、 下列河流的源头不在青海省的是 ( ) A、长江 B、黄河 C、湄公河 D、珠江,B,D,评注圈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