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依托高职集团实现校院合作双赢共进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0.50KB
约4页
文档ID:10194582
依托高职集团实现校院合作双赢共进_第1页
1/4

1依托高职集团 实现校院合作双赢共进宋国华 1,崔明辰 1,张蕃 1,王福青 1,张福华 1,张云飞 2,李新刚 3(1.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漯河 462002;2.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漯河 462002;3.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河南 濮阳 457000)[摘要] 以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龙头,吸收 68 家医院、相关行业(企业)为成员单位组成的豫健医药卫生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创新和实践特色鲜明的“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共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积极开展实训实习、技能培训和产学研合作,有效拉 动了人才培养、学生就 业 和医院(企业)发展,校院(企)双方实现深度合作、双赢共 进[关键词] 职教集团;校院合作;工学结合2009 年 2 月,由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漯河医专” )联合 68家行业、医院组建的豫健医药卫生高等职业教育集团(以下简称“豫健高职集团” ) ,经河南省教育厅批准(豫教高〔2009〕21 号)正式成立通过近两年的工作实践,豫健高职集团在人才培养、科研开发、学生就业、继续教育、技术培训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实现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医院办院水平的“双提高” 。

一、豫健高职集团的组建与运行(一)构建了紧密结合的集团管理格局为了适应当前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需要,豫健高职集团以漯河医专为龙头,吸收 68 家医院、相关行业(企业)为成员单位,其中地市级卫生局 3 家,三甲医院 14 家,三级医院 4 家,县级卫生局 5 家,医学会2 家,二甲医院 29 家,乡镇卫生院 5 家,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3 家,牙科技工学校 1 家,口腔医院 2 家参加集团的单位范围广泛、覆盖全省、辐射力强同时,豫健高职集团制定了各成员单位共同遵守的集团章程,确立了“市场运作、产学结合、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集团宗旨,构建了“校院(企)联合、互惠互利、双赢共进”的医药卫生高等职业教育的新格局二)搭建了学校与医院(企业)密切合作的平台按照豫健高职集团章程的规定,集团内部成立了人才培养、就业、继续教育、科研合作 4 个工作委员会,根据行业、医院、企业的自身特点和优势,将成员单位按主要职能的侧重,分别归入 4 个工作委员会在集团内部,市、县2卫生局主要负责政策引导、业务指导和进行校院合作方面的综合协调;各级各类医院和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规格的论证和实训基地建设等工作,并担负专业教学和实习、实训任务;学校为医院提供免费技术培训、继续教育、必要的经费和设备投入等,校院双方共同构建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密切合作的平台。

二、豫健高职集团的实践与创新(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特色鲜明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指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企业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豫健高职集团深入实践了这一指导方针,依靠行业专家的共同参与,调研论证人才培养规格、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从而实现学校育人与职业岗位需求的紧密结合,体现了校院合作、工学结合,大胆探索和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临床医学专业“1+2m”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是集团“工学结合”的有力见证该模式采用“全程设计,分段实施,校院联合,共同育人”的培养方案,学生第一年在校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第二年在集团医院完成教学、实验实训,第三年在集团医院实习,其中最后一个月在集团内部的乡卫生院、社区医院实习,让学生感受职业氛围,同时促进就业双选工作 “1+2m”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是“岗上教、岗上学、岗上见、岗上练、岗上成” ,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达到了人才培养与医院需求相融合,为社会培养了更多应用型医疗卫生人才。

此项改革获得 2009 年省级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在河南省医学教育年会上向全省推广二)校院(企)合作,共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1.将专业课教研室建在附属医院为了保证专业课教学的效果,学校将专业课教研室设在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分别成立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口腔、临床等教研室,聘任医院的学科带头人为教研室主任,选聘有丰富临床经验、主治医师以上的业务骨干作为专业课教师,为开展专业教学提供了保障2.利用医院、企业资源,加强专业基础课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为了改变专业基础课教师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不足的状况,学校与集团共同制定专业基础课教师培养计划,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到医院参加临床观察、病情记录、病例讨论以及常见的诊疗操作等,到企业参加一线岗位实践、从事实验室工作或科研工作,从而使其得到实践锻炼和技术培训,提高了他们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了他们的“双师”素质3.加强兼职专业课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提高教学水平在集团内部医院工作的兼职教师,他们专业实践能力强,富有临床经验,但教学基本功欠缺,组织教学的能力较差为此,学校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兼职的专业课教师进行教案书写、课堂组织、教法使用、教学艺术等教学基本功培训,大大提高了兼职专业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通过校院合作,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成效显著临床医学专业、护理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外科学等 5 个教学团队被评为校级教学3团队三)校院(企)合作,共建具有真实职业环境的实训实习基地1.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在“教育教学与就业岗位零距离”的理念指导下,我们注重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结合新校区建设,在广泛征求医院、行业专家意见基础上,突出“真、高、开、通”的建设特色,即形成真实的职业环境,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建设的原则,突出开放性和通用性目前,集团已建成 1 个国家级实训基地,3 个省级实训基地,171 个专业实训室,建成了 3000平方米的集教学、科研、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生命科学馆集团内部医院和行业累计投入 200 余万元、捐赠设备 20 余台实训总面积近 11 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达 5500 多万元校内实训基地对集团成员单位无偿开放,以满足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的需要 2.建立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本着“校院结合、互惠互利、双赢共进”的原则,集团不断加大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步伐,逐步形成系统、完整、规范化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各医院为教学无偿提供教学场地,学校投资建立多媒体教室、示教室、实训室等。

目前,学校建有 3 所附属医院,124 家教学医院和实习医院(企业) ,覆盖了河南省内各地市,充分满足各专业学生教学见习、毕业实习和技能实训的需要3.建立良性的实训实习管理运行机制为了规范实训实习基地的教学工作,加强对实践教学过程的管理,学校与医院、企业共同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定和完善《实践教学基地管理规定》等制度,明确教务处、各教学系、实训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任务和责任各实训实习基地成立了教学办公室,并设专职教学人员和专职员教学人员全面负责教学、实习和日常管理工作;员除落实实践教学任务和实习安排外,还注重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素质培养四)共建、共享资源平台,技能培训和产学研成绩突出集团依托学校资源优势,主动服务集团内部医院和企业,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执业医师资格技能考试、乡村医生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药卫生人才岗位技能训练、卫生行业技能资格鉴定等工作仅 2009 年,无偿培训集团成员单位医疗卫生人员 1 万余人在集团科研合作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校院联合共建、共享产学研合作平台,在人才、资金、科研项目等方面共同进行深度合作,学校与 12 家医院合作开展科技服务 29 项五)推行学生实习就业联动机制,校院双方实现共赢。

学校与集团医院联合,加强毕业生的实习管理,在实习中增加毕业生就业技能项目培训,增强毕业生的就业本领和岗位适应能力在集团内部,着重培育和建立实习就业培养基地、就业双选基地,让毕业生通过实习期间的出色表现赢得医院的认可,让医院通过实习中表现好的毕业生找到所需要的人才学校与集团医院联合实施面试、现场签约一体化运作的全新就业招聘模式,为医院与毕业生提供了全方位的交流平台集团医院优先录用毕业生,仅 2009 年,到集团医院就业的毕业生就有 407 人三、豫健高职集团的社会效应豫健高职集团的运行、实践与初步成效,受到了社会及有关专家的好评,4产生了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反映集团运行成效的论文《校院融合双赢互动”育人平台的构建与实践》在全国高职医学教育工作会上作推广发言九江学院医学院、泉州医专、平凉医专、安庆医专、南阳医专等多所省内外兄弟院校到我校考察交流,内蒙古乌兰察布医专选派 26 名业务骨干在我校交流学习半个月河南省卫生学校、新乡卫校、开封卫校等 8 所学校先后与我校联合办学学校在全省率先召开“新农合校院合作研讨会” , “行业人才培养会议” ,就如何为基层医院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解决所需人才“用得上”和“下得去”等问题进行研讨,吸引了全省 80 多家卫生单位的参与,进一步推动了校院联姻、共育人才,学生到基层就业人数逐年提高。

这种首创受到省教育厅、卫生厅领导的肯定与支持,2009 年 10 月,河南省教育厅对豫健高职集团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估检查,集团所取得的成绩得到检查组的高度评价四、讨论豫健高职集团通过有效的合作,实现了校院双方的互惠共赢,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面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面对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我们还需不断努力今后的发展方向是:进一步合理配置集团内部资源,充分发挥各要素的潜力和组合效益,最大限度地提高集团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密切集团内部关系,充分发挥成员单位的优势,增强集团凝聚力,挖掘集团内部潜力,使集团迸发新的综合优势,打造集团品牌,提高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1];“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深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院的科技服务实力” [2],因此,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能力,为社会输送“适销对路”的人才,将是我们永远的追求[参考文献][1]陈建尔,应志国,章文杰.卫生职业教育集团化机制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 (11):3-4.[2]赵向军,胡进.高职教育集团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1):50-53.英文文题:Taking Advantage of Higher Vocational Group to Achieve Win-win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 and Hospital英文作者姓名:SONG Guo-hua,CUI Ming-chen,ZHANG Fan,et al(Luohe Medical College , Luohe 462002, China)[第一作者简介] 宋国华(1954—),女,校长,主任医 师,教授。

研究方向:临床医学、教育管理地址:河南省漯河市大学路 148 号,邮编 4620025通讯作者崔明辰: 13733953589, 邮箱 cuimingchen123@。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