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之间教育差距比较与调查的研究--结题报告书.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1945580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乡之间教育差距比较与调查的研究--结题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城乡之间教育差距比较与调查的研究--结题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城乡之间教育差距比较与调查的研究--结题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城乡之间教育差距比较与调查的研究--结题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城乡之间教育差距比较与调查的研究--结题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乡之间教育差距比较与调查的研究--结题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之间教育差距比较与调查的研究--结题报告书.doc(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许昌市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课题 结题报告书学 科 分 类 综 合 课 题 名 称 城乡之间教育差距比较与调查的研究立 项 编 号 L2015G298 课题主持人 马志民 所 在 单 位 鄢陵县彭店镇第一初级中学 联系电话(固定)0374- (移动)主 要 成 员 胡伟 胡红霞 唐亚丽 谢会霞 韩彩玲成 果 形 式 研 究 报 告 完 成 日 期 2016 年4月 许 昌 市 教 育 局材 料 目 录【内容摘要】-04一、本课题问题的提出-04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05三、创 新 程 度,理 论 意 义,应 用 价 值-06四、本 课 题 在 国 内 外 相 关 研 究 文 献 的 综 述

2、-07五、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重点问题,预计突破的难点-08六、本课题研究的方法、途径,课题具体实施步骤,时间安排与人员分工-11七、对后阶段研究工作的思考-12八、本课题参考文献-15九.调查报告分析材料- 16十、“城乡之间教育差距比较与调查的研究”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与思考-20十一、城乡之间教育差距比较与调查的研究报告-23 【内容摘要】 中共中央关于均衡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国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只有实现了教育均衡发展,整个社会的协调、和谐才能实现。我国教育发展的地区

3、差距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各领域学者关注的焦点,但是在这一问题的具体研究上,有很多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课题便致力于在衡量我国教育发展的地区差距,分析产生我国城乡教育差距的主要原因,以及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探索性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每年六月份,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一些基层教育工作者惊觉“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考不过城市学生”高考就像一个透明的量杯,将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差距,以分数的形式精准暴露。近年来,各地相继推进素质教育,并实施新课改,但是在教育改革快速推进的同时,农村学校由于受经费、师资、环境等因素影响,对各种改革举措无法像城市学校一样落实到

4、位,从而使得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孩子在求学路途中越来越处于劣势,这是一个极其严重且备受关注的问题!针对目前出现的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扩大的状况,农村师生呼吁,推进素质教育,要充分考虑农村教育的现状,不能让农村孩子越落越远。“农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怎么去比素质?城市学校的一座实验楼就抵上我们学校的全部家当,教育资源的配置上本来就对大城市多,对重点学校多,这能在一个平台上竞争吗?”一位一线的农村教师说。一些基层教育工作者认为,在目前城乡素质教育存在巨大差距的前提下,如果让农村孩子一直用着为城市孩子编写的教材,和城市孩子参加一样的评价,显然有失公平,这只能使农村孩子在一轮又一轮的教育改革中被边

5、缘化。现在国家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对于农村学校的学生来说,美术、音乐、微机操作等都是空白,他们无法在基础教育阶段打下扎实的基础;从见识方面来说,北京等大城市的孩子能够去各种博物馆补充课外知识,而农村学生很多都没有离开过自己所在的县乡,哪有机会见识这些? 新课改的目的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又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和标准,农村实施新课改既要遵照国家新课改的教学标准,又要最大限度地照顾到农村实际,开展具有农村特色的新课改教学,尤其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具体教学方法上,应该提倡教师大胆自如地表现出农村特色和地方特色。所以本课题将要调查一下农村学校的学生与城市学校的学生的差距究竟严重到什么程度,已引起

6、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一些具体有效的措施,缩短城乡之间教育的差距,使农村的学生也能看到曙光。 二、研究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重要过程,也是社会进步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但社会离不开农村,同样教育也脱离不了农村。来自农村的学生和来自城市的学生在受教育的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差距,被视为实现社会最为严峻的问题,而这样的问题,导致在城乡的其他的很多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此,我们要对城乡的教育差距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改善城乡在教育的差距上的不平等。 三、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1、创新程

7、度: 本课题以调查问卷表的形式,深入到学校师生中去,了解城乡教育差距较大、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总结出更具有普遍性、具有说服力的结论,同时,希望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对于目前我国城乡教育差距较大的现状,国家应进一步加大投入,改善农村教学条件,特别要加强新课改所需要配套的图书馆、实训基地、电教设施建设;充实农村教师队伍,配齐新课改所必须开设课程的专业教师,同时多给基层老师提供充电培训机会,并将一些展演、研讨交流会放到农村学校来举行,以加速农村学校领导、教师观念的转变,帮农村学校适应新课改。 2、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课题从农村学校教育经费短缺、师资队伍素质不强、硬件设施不齐等多种因素出发,针对

8、农村学校教育中的硬件配备、实践训练、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滞后问题,提出改革的新思路与操作实施方法,从而为缩短城乡教育差距的现状,加快农村教育的建设,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以达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最终目的。此外,还应通过多方努力,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资力度,促进农村学校教育的发展。 教育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国要走向世界必须培养优秀的人才,而“农民的问题是中国的问题,中国的问题就是农民的问题”,农村要可持续发展,必须有高素质的人才,这使我们必须关注农村的教育事业,缩短城乡教育的差距。 四、国内外城乡教育差距的相关研究 1962年,日本全国小学生人均教育经费的平均值为29879日元,超过

9、该平均值的只有东京都和京都府;1968年,日本全国初中生人均教育经费为85277日元,生均经费最高的东京都为日元,最低的宫城县为73364日元,前者是后者的1.61倍 。如果考虑到物价的因素,两者的实际差距应该更小。从中小学生人均教育经费来看,1978年,熊本县小学生人均教育经费为日元,初中生人均教育经费为日元。熊本县政府所在地的熊本市小学生、初中生的人均教育经费分别为日元、日元,分别比全县平均值低6.7%和14.6%。与此相反,农村小学生和初中生的人均教育经费大都高于全县平均值,其中田原村的小学生人均教育经费为日元,是全县平均值的7.8倍;久木野村的初中生人均教育经费高达日元,是全县平均值的

10、12.8倍。因此,单从1978年的数据看,该县教育经费向农村倾斜的倾向非常明显。 在日本都市化程度比较高的地区,如东京、大阪、京都及周围地区的小学和初中的师生比较大、教师的学历较高、年轻教师的数量较多,而都市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如东北地区、九州地区的中小学的教师特征正好相反。总体来说,日本大部分都道府县间义务教育阶段的师生比、教师学历、教师年龄等师资力量的指标比较接近,差距不甚悬殊。 对我国城乡教育发展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城乡教育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都十分显著,居民受教育程度与其能够获取的收入水平之间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居民普遍认为受教程度因素已经成为

11、仅次于“有事业心和上进心”因素的影响个人事业成功的第二大关键因素。因此,倘若居民个体之间或群体之间在受教育这一层次上不平等,那么必然会导致他们未来获取收入能力上的不平等,进而造成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合理以及各种收入差距的产生和扩大。由此推及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城乡教育发展水平上一直存在较大差距,必然是造成我国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要想解决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必须先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大力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五、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重点问题,预计突破的难点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在现代社会,教育公平已经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

12、值取向,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目前我国的城乡教育存在着巨大差距,成为制约教育公平的主要因素。 我调查了城市各个学校的在校学生状况,又深入到各个学校进行招生宣传工作,对目前城乡教育现状有一些大概的了解,现简单总结如下: 大量农民流向城镇,特别是市区,偏远农村出现无人村,或者是人数较少的微型村,农村学校有校无生源,绝大部分农村学校的在校生人数不足百人,教育教学水平明显下降,大量的教育资源闲置,甚至浪费。农民为了子女上一所好学校,被迫选择进入城市,造成农村学校学生急剧减少,教师教学同时也失去了积极性,教育质量比较落后,更谈不上素质教育了。 目前我国教育投资以政府投资为主,在教育投资体制上

13、一般是以城市为主,重点学校为主,这些城市的重点学校获得的教育经费最高,其次是一般市县的学校。教育经费投入的差异,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差距拉大,“农村学校像非洲,城市学校像欧洲。”而且,近年来学生和教师大量向城镇流动,使得农村学校生源和师资严重流失。资料显示:城乡分割办学制度使农村儿童一开始就处于劣势,从而使80%左右的农村适龄人口无缘参加高考。为了上大学,农村孩子要比城市孩子付出更艰辛的努力。 通过走访、调查分析城乡教育差距较大的原因,把握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明确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与意义。调查城乡教育发展的状况,研究城市教育发展的优势与农村教育发展的劣势及导致城乡教育差距的原因,调查城乡教育资源状况,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师队伍、干部队伍建设等问题;研究扩大农村教育优质资源途径与方法,并对教育发展不均衡原因进行调查分析 。分析传统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因素、调查城市化社会结构变化给城乡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子女上学等问题,研究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策略。建立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标准;制定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机制、管理机制;构建城乡教育良性互动模式。对农村学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良性互动,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途径、方法,实现城乡教育机会均等,促进城乡教育公平。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短城乡教育差距,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