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钢支撑安拆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1944528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5.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钢支撑安拆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地铁钢支撑安拆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地铁钢支撑安拆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地铁钢支撑安拆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地铁钢支撑安拆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铁钢支撑安拆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钢支撑安拆施工方案.doc(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市地铁8号线土建一期工程3标 1号风亭钢支撑安拆施工方案目 录一、编制依据与原则11、编制依据12、编制原则1二、工程概况1三、施工工艺及流程2四、施工准备4五、钢支撑的安装施工4六、钢支撑的换拆施工61、钢支撑换拆前的准备工作62、钢支撑拆除步骤63、钢支撑拆除方法6七、钢支撑轴力监测7八、质量保证措施8九、安全保证措施9十、文明施工措施11十一、环境保护措施12高朋大道站1号风亭钢支撑安装及拆除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标段基坑围护工程调整施工图设计;(2)、标段隧道结构工程施工图设计;(3)、标段隧道深基坑施工方案;(4)、标段隧道深基坑监测方案;(5)、标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6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7)、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8)、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JG50194-93);(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0)、建筑安装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J300-88)(11)、我单位在以往类似工程施工中所积累的成熟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经验。2、编制原则2.1、全面响应招标文件认真阅读、领会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及补充文件,明确工程范围、技术特点、工期、安全、质量等要求,全面响应招标文件。2.2、确保工程安全充分认识本标段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周边环境的特点,结合地铁车站、

3、盾构区间工程的施工特点,使用可靠成熟的方法,做好信息化施工,确保工程安全。2.3、确保工期实现优化施工组织,选用优良的车站及区间施工设备,合理配置资源,采取操作性强的技术措施,确保节点工期的实现,努力提前总工期。2.4、确保工程质量确立对质量终身负责的观念,完善质保体系,严格过程控制,精益求精,确保工程质量目标实现。2.5、努力探索认真总结试验数据在做好各项技术工作的基础上,及时总结提高,加大科研投入,研究、推广新技术,勇于创新。2.6、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施工中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贯彻文明施工,争创文明工地;千方百计减少扰民;尽力创造良好的施工、生活环境,保证职工安全健康。3、工程概况3.1

4、、工程位置及设计概况3.1.1、工程位置高朋大道站为地铁7号线与8号线的一个换乘站,7号线土建结构已实施成,7号线站址位于中环路与高朋大道交叉路口以西的中环路上,沿中环路呈东西向布置;8号线高朋大道站主体位于高朋大道与中环路交叉以北的高朋大道上,沿高朋大道呈南北向布置,详见图3-1。图3-1 高朋大道站1号风亭组地理位置图3.1.2、设计概况高朋大道站1号风亭围护结构采用围护桩+内支撑支护型式:1号风亭活塞风井为地下三层结构,长27.8m,宽20.6m,顶板覆土3.2m,开挖深度26.89m;风道为地下一层结构,长度66m,标准段宽11.7m,南端最窄处宽为6.9m,南侧顶板覆土2.091m,

5、北侧顶板覆土3.2m,南侧开挖深度8.5m,中间7号线区间上方开挖深度为6.5m,北侧开挖深度9.9m。围护桩采用1000/1200钻孔灌注桩,桩中心间距一般为1.8m/2.0m,桩的嵌入深度活塞风井取5.5m。负一层基坑位置取3m,基坑支护采用放坡网喷的支护形式。桩间挂网锚喷支护,喷层厚度100mm,挂网钢筋采用8150X150mm,喷射混凝土等级C25,桩间土体设置16加强环筋,并在每根桩上植筋入18,L=0.45m横向拉筋,加强环筋、横向拉筋的竖向间距为1m,加强环筋、横向拉筋需与挂网钢筋、桩牢固连接,避免钢筋网掉落。1号风亭活塞风井设竖向四道支撑,上面三道采用砼支撑,间距控制到6米以内

6、,第四道为钢支撑。其余负一层范围采用609 t=16mm钢支撑,支撑间距控制到4米以内。另外在基坑内各角部各支撑平面内设置混凝土角撑、钢板角撑。混凝土角撑为等腰三角形,角撑厚度与对应的冠梁宽度相同,并配置构造钢筋,钢板角撑为边长1m厚20mm等腰三角形钢板。钢围檩与围护桩之间采用C30细石混凝土填充密实或采用其他可靠连接措施。详见图3-2。图3-2 高朋大道站1号风亭组平面布置图3.2、周边环境情况3.2.1、周边管线根据地奥集团用地协调结果,现在1号风亭组要调出其地块设置到高新建管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地块范围。同时为了兼顾给暗挖区间提供施工竖井,活塞风井提前实施,活塞风井与暗挖竖井共建,活塞风井

7、小里程端接盾构区间,大里程端接暗挖区间;按现在设计新、排风道上跨7号线既有盾构区间设置,离7号线盾构区间竖向距离4m,平面接近垂直相交,为了减少风险,该风道在7号线开通运营前提前实施。整个1号风亭组采用全明挖法施工,1号风亭组范围影响的管线有中环路上一根DN600埋深1.7m的自来水管,施工期间悬吊保护,一根埋深2.2m的DN1000雨水管,施工期间临时废除,两端抽排。3.2.2、周边建(构)筑物高朋大道站1号风亭组基坑周边影响建(构)筑物有5个在建桥墩、已建7号线隧道、地奥集团库房1栋。距基坑最近承台桩基与竖井围护桩净距为6.46m,详见图3-3,3-4。图3-3 高朋大道站1号风亭组与周边

8、建(构)筑位置关系图图3-4 高朋大道站1号风亭组与周边建(构)筑剖面图2.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2.3.1、工程地质根据勘察报告,场地范围内上覆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其下为第四系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粉质粘土、黏质粉土、细砂、中砂、卵石;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泥岩。按分层依据,结合本工程地质断面,划分岩土层,每个岩土层描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杂填土:黄褐、灰褐等杂色,松散稍密,干燥稍湿。由混凝土、沥青、碎石及少量粘性土等组成。本段内均有分布,本层层厚0.5m6m,层顶标高482.02m500.74m,层顶深度0m5.9m,层底标高48

9、0.62m499.48m,层底深度0.5m7.3m,为新近回填土,回填时间小于5年,该层均匀性差,多为欠压密土,自重固结尚未完成,结构疏松,具强度较低、压缩性高、荷重易变形等特点。素填土:黄褐色、灰褐等色,松散稍密,稍湿。以粘性土为主,夹杂少量卵石、碎石等组成。该层在区段场地内局部分布,本层层厚0.5m6.1m,层顶标高484.83m497.86m,层顶深度0m3.5m,层底标高480.45m495.88m,层底深度0.5m9.2m,为新近回填土,回填时间小于5年,该层结构疏松,具强度较低、压缩性高、荷重易变形等特点。 (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粉质粘土:灰褐、黄褐色,可塑,

10、主要由黏粒组成,含少量粉粒,手搓捻略有砂感,稍有光泽反应,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区段场地内局部分布,本层层厚0.5m4.3m,层顶标高486.39m499.48m,层顶深度0.5m4.3m,层底标高485.45m496.61m,层底深度1.6m6.3m。标贯实测击数平均值N=10.5击/30cm。据室内试验,天然密度=1.912.01g/cm3,平均值为1.96g/cm3;天然含水量=22.827.4%,平均值为25.4%;天然孔隙比e=0.6840.809,平均值为0.753;液性指数IL=0.260.59,平均值为0.45;压缩系数a0.10.2=0.230.37MPa-1,平

11、均值为0.31MPa-1,属中压缩性土;压缩模量ES=4.897.66MPa,平均值为5.87MPa。黏质粉土:土黄色、灰黄色,稍密中密,湿,呈土块状,手捏易碎,质较纯,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含云母,黏粒含量10.3%15.2%,该层呈透镜状发育,本层层厚0.5m4.2m,层顶标高484.38m496.5m,层顶深度0.7m5.2m,层底标高483.38m495.87m,层底深度2m6.8m。标贯实测击数平均值N=8.5击/30cm。据室内试验,天然密度=1.901.94g/cm3,平均值为1.92g/cm3;天然含水量=24.728.6%,平均值为26.8%;天然孔隙比

12、e=0.7510.910,平均值为0.822;液性指数IL=0.410.93,平均值为0.70;压缩系数a0.10.2=0.290.71MPa-1,平均值为0.46MPa-1,属中压缩性土;压缩模量ES=2.576.17MPa,平均值为4.46MPa。细砂:青灰色、灰黄色,湿饱和,松散,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次为云母,局部夹少量卵石。该层在场地内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卵石上部或卵石层中,标贯实测击数平均值N=4.5击/30cm。本层层厚0.6m2.6m,层顶标高484.87m496.61m,层顶深度2m6.4m,层底标高484.07m495.07m,层底深度3m7.9m。中砂:灰褐色、青灰色,稍密,

13、质较纯,湿饱和,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次为云母,局部夹个别卵石。该层在场地内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卵石层中,本层层厚0.5m3.2m,层顶标高466.68m491.48m,层顶深度4.7m33.6m,层底标高465.78m490.38m,层底深度6.3m34.5m。卵石:褐灰色、浅灰色,湿饱和,稍密密实为主,局部松散。卵石成分以岩浆岩、变质岩类岩石为主。磨圆度较好,以亚圆形为主,少量圆形,分选性差,中风化微风化。卵石含量一般6070%,粒径以215cm为主,最大粒径大于20cm,充填物主要为细、中砂及圆砾。卵石点荷载试验,换算岩石单轴抗压强度R61.9895.56MPa,卵石为较软岩坚硬岩。卵石根据

14、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按卵石颗粒含量和N120动力触探将其分为松散卵石、稍密卵石、中密卵石、密实卵石四个亚层,场地内仅出入段线局部分布。松散卵石: 褐灰色为主,湿饱和,卵石含量约51.4%54.5%,粒径一般为25cm,圆砾及细砂、中砂充填,卵石磨圆度较好。N120动力触探修正击数小于4击。稍密卵石:褐灰色、浅灰色,潮湿饱和,稍密,卵石约占55.6%62.3%,粒径一般28cm,圆砾及中、细砂充填,卵石原岩主要为砂岩、石英砂岩、灰岩及花岗岩等,磨圆度较好,分选性较差。N120动力触探修正击数47击。中密卵石:褐灰色、浅灰色,中密,局部稍密,饱和,卵石含

15、量62.3%67.6%,圆砾、中砂充填,卵石粒径215cm,含漂石;卵石原岩为石英砂岩、花岗岩。N120动力触探修正击数710击。密实卵石:褐灰色、浅灰色,饱和,密实,卵石原岩为花岗岩及石英质砂岩,卵石含量大于70%,卵石粒径220cm,含漂石,磨圆度较好、分选性差,圆砾、中砂充填。N120动力触探修正击数大于10击。淤泥质粉质黏土:深灰、灰黑,流塑软塑,饱和(局部很湿),手按易成凹孔;由黏粒和粉粒组成,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摇振反应中等,该层分布于卵石底面与基岩顶面之间,揭示层厚3.95.4m。在钻孔M8CZ-DJJQJ-B02、M8CZ-DJJQJ-B03、M8CZ-JCKSL-B03三个钻孔中揭露。(3)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泥岩顶板起伏较大,顶板标高454.14483.83m,本次勘察未揭穿,与上覆第四系地层呈不整合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