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轴结构改错题目.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1915265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0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种轴结构改错题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各种轴结构改错题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各种轴结构改错题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各种轴结构改错题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各种轴结构改错题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各种轴结构改错题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种轴结构改错题目.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轴结构改错题目:3、图示为一用对圆锥滚子轴承外圈窄边相对安装的轴系结构。请按示例所示,指出图中的其他结构错误(不少于7处)(7分)(注:润滑方式、倒角和圆角忽略不计。)例缺少调整垫片解缺少调整垫片轮毂键槽不对与齿轮处键槽的位置不在同一角度上键槽处表达不正确(应该局部剖视)端盖孔与轴径间无间隙多一个键齿轮左侧轴向定位不可靠齿轮右侧无轴向定位轴承安装方向不对轴承外圈定位超高轴与轴承端盖相碰4、请说明图示轴系结构中用数字标出位置的错误(不合理)的原因。(5分)轴肩的高度超出了轴承内圈的外径;轴段的长度应该小于轮毂的宽度;螺纹轴段缺少螺纹退刀槽;键槽应该与中间部位的键槽在同一母线上布置;键的长度应该小

2、于轴段的长度。轴结构常见错误总结、轴本身的常见结构错误:、必须把不同的加工表面区别开来; 、轴段的长度必须小于轮毂的长度;、必须考虑轴上零件的轴向、周向固定问题;、轴外伸处应考虑密封问题。、轴承安装的常见错误:、角接触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一定要成对使用;、方向必须正确,必须正装或反装;、外圈定位(固定)边一定是宽边。 、轴承内外圈的定位必须注意内外圈的直径尺寸问题、内圈的外径一定要大于固定结构的直径;、外圈的内径一定要小于固定结构的直径。、轴上如有轴向力时,必须使用能承受轴向力的轴承。、轴承必须考虑密封问题;、轴承必须考虑轴向间隙调整问题。、键槽的常见错误:、同一轴上所有键槽应在一个对称线上;

3、 、键槽的长度必须小于轴段的长度; 、半圆键不用于传动零件与轴的连接。、轴承端盖的常见错误、对于角接触和圆锥滚子轴承,轴承端盖一定要顶在轴承的大端; 、和机体的联接处必须要考虑轴承的间隙调整问题; 、轴承端盖为透盖时,必须和轴有间隙,同时,必须考虑密封问题。、螺纹的常见错误、轴上螺纹应有螺纹退刀槽; 、紧定螺钉应该拧入轴上被联接零件,端部应顶在轴上; 、螺纹联接应保证安装尺寸; 、避免螺纹联接件承受附加弯矩。解题过程及要点:(1) 轴系上零件的选用及结构表达;(2) 支点轴向固定结构;(3) 轴系上零件的相互位置关系(动件与静件接触、轴上零件定位和固定);(4) 结构工艺性(加工、装拆、调查)

4、;(5) 润滑和密封;(6) 绘图表达等其他错误。此轴系结构的主要错误如下:(1) 凸缘式半联轴器无法联接,缺少联接螺栓孔;(2) 联轴器孔应该打通;(3) 联轴器周向未定位,应添加定位平键;(4) 联轴器轴向未定位,在配合轴段应留有定位阶梯;(5) 箱体外壁的加工面与非加工面没有分开,会造成轴承端盖安装不可靠或精加工面过大等问题;(6) 轴与轴承端盖间应留有间隙。轴系工作时,轴带动齿轮高速旋转,而轴承端盖保持静止,动静件间不能直接紧密接触;(7) 轴与轴承端盖分开后,应添加密封圈;(8) 无法调整轴承游隙,应添加调整垫片;(9) 轴精加工面过长且装拆轴承不方便,应留有装配工艺阶梯轴;(10)

5、 套筒高度超过轴承内圈高度与轴承外圈接触,增添轴承拆卸难度,且与静件外圈直接接触;(11) 齿轮的轴向定位不可靠,应留有“定位小窗口”;(12) 键过长,套筒无法安装;(13) 轴环高度过高,超过轴承内圈高度,不利于轴承拆卸;(14) 因轴承采用脂润滑,应在轴承座孔的箱体内壁面处增加挡油盘;(15) 此轴系轴承采用双端单向固定的安装方式,不需要安装弹性挡圈。 改正后的正确结构见图11.7。精密机械设计第一章 精密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1、 什么是机械?答:一般认为它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2、 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是什么?答:机械零件3、 机器的基本组成部件是什么?答:各种机构4、 什么叫部件?答

6、:几个零件的组合体称为部件第七章 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1. 摩擦轮传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摩擦轮传动是利用两轮直接接触所产生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2. 带传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当主动轮转动时,利用带与带轮接触面间产生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转矩。3. 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有何优缺点?答:主要优点是: 1)传动零件的结构简单,易于制造;2)传动平稳,工作时噪声很小;3)用作变速传动时,传动比调节简便;4)过载时,传动件间产生滑动,可对零件实施过载保护。 主要缺点是: 1)不能保持恒定的传动比,传动精度低; 2)不易传递较大转矩,机构不紧凑; 3)传动件工作表面磨损较快,寿命低; 4)传动效率低

7、。4. 何为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弹性滑动和打滑各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对传动的影响是什么?二者的性质有何不同?答:弹性滑动是由于材料弹性变形而产生的滑动;当它在从动轮上产生的驱动转矩小于从动轮实际阻转矩时,接触面即产生。打滑是摩擦轮传动的非正常工作状态,经常打滑,摩擦轮表面将产生严重磨损,传动寿命降低。 滑动是由于带有弹性,且松边紧边存在拉力差所产生的,使v v2,不可避免。过载打滑由于载荷过大,需要传递的圆周力超过最大摩擦力而引起。5. 带传动的类型有那些?答:传动带可分为平型带、V带、圆形带、多楔带和靠啮合传动的同步齿形带等。6. 与平带传动相比,V带传动有何特点?答:V带的摩

8、擦力大约相当平型带的三倍,V带传递功率的能力比平型带大。7. 带传动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圆周力与那些因素有关?为什么?答:张紧力Fo,包角a,当量摩擦系数fo。当Fo和a一定时,fo越大,Ft越大。8. 带传动时,带中所受的应力有那几种?带中所受最大应力应在何处?答:、拉力产生的拉应力2、惯性离心力产生的拉应力3、弯曲应力B;最大应力发生在带紧边进入小带轮处。第八章 齿轮传动1. 齿轮传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缺点是什麽?答:传动比准确(稳定、精确);结构紧凑;工作可靠;效率高;寿命长;适用范围广。缺点:制造精度要求高;成本较高;不适用较大中心距传动。2. 齿轮传动有那些失效形式?各是什麽原因造成的

9、?答:1、轮齿折断:一是轮齿因短时过载或冲击过载而引起的折断,另外是齿轮在多次重复的交变应力作用下引起的疲劳折断。2、齿面点蚀齿:面因交变应力接触导致齿面产生疲劳点蚀3、齿面胶合:在高速重载情况下工作的齿轮,由于其滑动速度大而导致瞬时温度过高,使油膜破裂而产生粘焊,从而引起的胶合称为热胶合。在低速重载情况下,由于齿面应力过大,相对速度低,油膜不易形成,使接触处产生了局部高温而发生的胶合,称为冷胶合。4、齿面磨损:金属微粒、灰尘、异物等落入相啮合的齿面之间5、塑性变形由于主动轮齿齿面上所受到的摩擦力背离节线,分别朝向齿顶和齿根作用,因此产生塑性变形后,齿面上节线附近就下凹;从动轮轮齿表面所受到的

10、摩擦力则分别由齿顶及齿根朝向节线作用,产生塑性变形之后,齿面上节线附近就上凸。3. 一般用途的齿轮传动规定的标准压力角为多少?答:204. 斜齿轮传动有何特点?螺旋角应如何确定?答:同时啮合的齿数较多,重合度比直齿轮大,与直齿轮相比传动平稳,承载能力较高,适用于高速重载,且冲击和噪声小。螺旋角:考虑重合度和轴向力,一般单斜齿轮传动中,在中心距、齿距、模数等确定下,常用= 8 15。第十章 轴、联轴器、离合器1. 轴的功能是什么?按照所受的载荷和应力的不同,轴可分为几种类型?又各有何特点?答:功用:轴是机器中的重要零件之一,支撑旋转零件,传递运动和动力。转轴:既传递转矩又承受弯矩;传动轴:只传递

11、转矩而不承受弯矩或弯矩很小;心轴:只承受弯矩。2. 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有那些方法?有何特点?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有那些方法?有何特点?答:轴向固定:常用轴肩、套筒、圆螺母(止退垫圈)和轴端挡圈等固定形式。轴肩定位:最方便可靠的方法;套筒定位:结构简单可靠,不需开槽、钻孔和切制螺纹,不影响疲劳强度。轴端挡圈:适用于轴端零件,可承受较大轴向力。 周向固定:常采用键联接、销联接、过盈配合(轴承内圈)、紧定螺钉等固定形式。键联接简单方便、花键和过盈配合能承受较大的转矩。3. 轴上为什么要有过渡圆角、到角、中心孔、砂轮越程槽和螺纹退刀槽?答:过度圆角:减小集中应力 ;倒角:去锐角,防刮伤;中心孔:加工时定

12、位、对中;越程槽:为了工件表面光泽度一制,因为沙轮磨到工件根部时人的潜意识就回往回摇手把,工件根部往往磨不上,所以要切槽。退刀槽:车牙时退牙刀用还可以使螺牙平整。4. 联轴器可分为哪两大类?各使用于何种场合?答:联轴器:刚性联轴器,用于两轴能严格的对中并在工作中不发生相对唯一的地方;弹性联轴器,用于两轴有相对位移的地方。第十一章 支承 滚动轴承1. 滚动轴承主要由哪些零件组成?答: 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等四种零件组成。2. 滚动体主要由哪些形状?答: 球、圆柱滚子、圆锥滚子、鼓形滚子、滚针3. 按外载荷不同,滚动轴承可分为哪三大类?答: 按承受载荷的方向的不同,分为向心轴承、推力轴承和向心推力轴承三大类。 4. 滚动轴承代号的构成?答: 轴承由前置代号、基本代号(类型代号、尺寸系列代号、内径代号)和后置代号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传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包括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