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而不简单教学论文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101915085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约而不简单教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简约而不简单教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简约而不简单教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简约而不简单教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简约而不简单教学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约而不简单教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约而不简单教学论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约而不简单教学论文 【摘要】课改至今,当下的高中语文课又开始走上了偏难繁重的老路,教学目标多而难以达成,教学内容量大而艰深繁重。原因颇多,比如各种理论的干扰,语文课堂教学内容选择的随意性等。要解决该问题,还必须在课堂的简约上花功夫,要做到简约而不简单,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两点:教学目标简要而得当,教学内容简明而有度。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简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传承了课程文件的一贯观点,然而,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如何统一的讨论在语文界从来没有停止过。新课改以来,广大师生在落实课程理念、达成课程目标、完成课程内容等方面进

2、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丰硕的课改成果。但是在求新异、创高效、促互动的改革浪潮中,语文课堂教学似乎又走入另一误区:追求课堂的大容量和所谓的文本深度分析及课堂教学形式的花哨。或是试图面面俱到,不愿也不敢忍痛割爱,有所取舍;或是过度拓展,作脱离实际的延伸与挖掘;或是看似热闹实际无效的合作学习与探究讨论;或是大量使用图片、视频、音乐等多种媒体手段,形式花哨却效果平平。尤其是高中语文,既要应试又要改革,既要工具又要人文,结果是走上偏难繁重的老路,教师声嘶力竭,身心俱疲,学生苦不堪言却收效甚微。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高中语文如何回归本真,这是广大教师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仅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

3、容两个角度,就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成因和回归作粗浅的理性思考。 一、课堂教学目标的追求:简要而得当 新课标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但是处理不当也会误入歧途。 1.现状:超重的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目标毕竟不能等同于课堂教学目标,很多教师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总喜欢知识和能力目标一二三;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甲乙丙。这在某些课堂可能需要,但如果每节课都这样八股式的罗列就没有必要,显得有些超重.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是以课文的人文内涵来组织单元的,这体现了国家对语文人文性目标的重视,但有些语文教师却在课堂上大力开展思想情感教育

4、和心理辅导,极尽煽情、蛊惑之能事,结果语文课堂在努力耕别人的田的时候,却把自己的地给荒芜了,语文课堂承受了本就负担不起之重,焉能不既繁又偏。 2.成因:各种理论对一线教师制订教学目标的干扰 现在一线教师能接触到的理论可谓纷芜繁杂,各种教育教学理论及那些基于理论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理念、新模式层出不穷,但是,那些理论要么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及,要么在与现实结合时显得严重水土不服。而广大教师又很难具备一双能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慧眼,加上有些理论本身就颇具争议,但为了能跟上时代潮流,迎合某些专家和领导的口味,老师们只能赶鸭子上架,其结果是邯郸学步,画虎不成反类犬。 3.回归:教学目标应简要而得当 对

5、各种理论,广大教师可以借鉴,但绝不能轻易盲从,关键是要有自己的思考。就课堂教学目标而言,能做到简要而得当即可。 简要意味着目标要少而精,这是由课堂时间所决定的,同时也是为了教师容易操控和测量,学生容易理解和达成。而得当意味着目标的制定必须符合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及文本的需要,还包括恰当的语言表述。苏州大学文学院王家伦教授认为目标少而精是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置的重要原则,一节课只有40分钟或45分钟,不可能达成多个目标,能达成文道各一个目标,即一课(一个课时)一得(文道各一得),就已是成功.而目标的制定,必须依据语文课程目标,要从单元目标出发,同时,必须倾向文本的个性.对于目标的语言表述,王教授认为

6、恰当的目标表述应该是一个完整句。以文的目标表述为例:一为主语,由于主语统一为学生,故一般情况下可以省略;二为途径,即通过什么过程和方法达标。 例如沁园春长沙(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这是高一新生入学后学习的第一篇课文,鉴于新课标有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感受的要求,而本单元的专题是向青春举杯,人文内涵和人文目标非常明确。由此,我们可以这样来制定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通过反复诵读,初步掌握朗读诗歌的基本方法,通过品味语言,感受理解作者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 二、课堂教学内容的追求:简明而有度 相比于其他学科课堂教学内容的容易确定,语文课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却是一件让

7、人感到困难和困惑的事。 1.现状:贪得无厌表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 有时我们会发现,越是负责任的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时,越不会作大胆的舍弃,有时我们还会在高一高二的课堂里看到本不应该过早出现的各种高考例题,在高三的课堂里,会看到恨不得把所有能力训练都涵盖在里面的所谓大容量。语文老师就像是那贪心的蟥蝂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这不是很可悲吗? 2.成因: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导致教师选择的随意性 上述现象的出现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有关。关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王荣生教授在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中有过精辟的阐述,他指出语文教学内容它包括对现成教

8、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对教材内容的重构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对课程内容的创生.可见,教学内容选择的主体是教师,教师既是执行者又是创生者。但语文学科毕竟不同于其他学科,它的许多目标的达成是无法量化也不可能在短期内见效的。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必修一至必修五都是以人文目标组成单元,每一单元对人文性目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必须指出,这些要求是不成体系的,彼此间也是缺乏联系的),但对语文的工具性目标却鲜有涉及,那么,这个单元在实现人文目标的同时该如何来界定工具性目标呢?老师看上去有很大的自主权,但这种自主权有时却会带来很大的随意性。 3.回归:教学内容应简明而有度 教学内容说白了就是教什么的问

9、题,它包括教材内容及教师为了实现目标而补充的内容。笔者认为,确定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除了要遵循教学目标以外,必须做出一定的取舍,即要做到简明而有度. 简明就是说内容应该精简明确,不宜多横生枝节。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应该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对一节课学生能够接受的容量以及能够达到的程度有充分的考虑和准确地判断。有度则是指内容必须控制在语文的范围之内。 语文课教学内容最容易出现繁琐问题的是拓展延伸环节,拓展延伸往往意味着要把课外的内容引进来,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课堂教学内容游离于目标之外,给学生造成额外的负担。因此,拓展延伸的角度最好只有一个,而且应该是从文的角度,即语文的工具性目标。王家伦教授指出语

10、文课的拓展延伸应是语文的拓展延伸,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放在第一位,就文而言,如该篇课文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应该顾及一点而忽略其余,即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此,笔者深以为然。比如在教学胡适的我的母亲(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选修)时,最好找一篇同样是写人的散文,从塑造人物形象手法的角度而不是从母爱的角度进行拓展延伸,唯有这样,我们的教学目标才能实现,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有长足的进步。 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日趋繁琐,特别是在高中,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不管引起课堂繁琐的因素有多么复杂,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减肥瘦身,让自己的学生减负增效总不会是有错的。也就是说,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在简约上花功夫,简就是简要、简明、简便,而约则意味着有节制、受约束,即前文所提两点:教学目标简要而得当,教学内容简明而有度。但简约又不能等同于简单,我们要极力避免另一种与之截然相反的倾向:因为要追求简便易行以及所谓的返璞归真,从而使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显得单一,教学环节大大缩减,课堂任务缺乏难度,看似轻松有效,但不免流于肤浅,有时甚至造成课程和课堂资源的极大浪费,这同样是不可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