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护理探究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101915006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7.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症医学护理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重症医学护理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重症医学护理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重症医学护理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症医学护理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症医学护理探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症医学护理探究 在重症医学中,护理人员经常要面对大量的危重患者,所以,面临着大量的检查和护理项目,相对于其他护理人员而言,重症护理人员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更大,长此以往,直接影响着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以下是yjbys小编为您整理的重症医学护理探究,希望能提供帮助。 摘要: 目的:了解和探究人性化管理理念在重症医学护理中的应用以及相应的临床价值,进而能够有效的提高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和工作效率。 方法:分别随机选取我院的30名重症监护人员,并均分为两组,第一组人员作为实验组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形式,第二组人员作为对照组,采取普通的护理管理理念,两组护理人员分别对2013年-2014年

2、来我院就诊的50例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工作。 结果:第一组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有所提高,并且患者的满意度为97%,护理人员的团队意识有所提升,而第二组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都不如第一组,患者满意度为86%。 结论:人性化管理理念在重症医护理中能够极大的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同时能够缓解日益紧张的医患和护患关系。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重症;护理 在重症医学中,护理人员经常要面对大量的危重患者,所以,面临着大量的检查和护理项目,相对于其他护理人员而言,重症护理人员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更大,长此以往,直接影响着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因此,对人性化管理理念进行研究是十

3、分必要的,因此,本文以本院30名重症医学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而分析人性化管理理念在重症医学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进一步提高我院护理工作,作出理论性的研究和指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的30名重症监护人员,护理人员的年龄区间在24岁40岁。并且人员均为女性。在2013年2014年随机抽取来我院就诊的50例重症监护患者,患者年龄在35岁65岁之间,其中男患者25例,女患者25例。 1.2一般方法 分别将30名护理人员均分两组,其中第一组为实验组,护理人员年龄区间在25岁39岁之间,第一组采取人性化的管理理念,而第二组为对照组,护理人员年龄在岁40岁之间,采取普通的管理方式

4、进行护理工作,然后将2013年2014年随机抽取来我院就诊的50例重症监护患者也平均分为两组,并命名为A组合B租。其中A组中男患者15例,女患者10例,B组中男患者12例女患者13例。A组患者由实验组护理人员进行日常护理工作,B组患者由对照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工作。 第一组人员进行人性化管理方法中包含了两班运行制、组长负责制、弹性排班、强化科室内部沟通以及合理的休息。首先,两班运行制,就是要求在护理管理工作中,把护理人员分为第一线人员和第二线人员,其中一线人员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和年轻的护理人员组成,这样,能够确保在老护理人员的代理下迅速的提升年轻护理人员的经验和有效的学习过程,二线护理人员则由

5、护士长和主管护师组成。 其中二线人员要定时的对重症监护病房中的病人护理情况进行检查,及时的发现和指正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并且,在进行重大的抢救和紧急情况发生的时候,二线人员要及时的赶到现场参与救助工作。其次,就是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负责制就是要求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能够对年轻的护理人员给予经验和知识的指导负责过程,同时,经验较少的护理人员,在进行重症护理过程中主要是配合辅助老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而实现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过程。再者,就是进行弹性排班,在传统的护理模式中,重症监护过程需要更替班次,并且还要安排护士进行听班,因此,护理人员不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过程,所以,人性化管理过程中,第一组护理人员进行了弹性排班,这种排班就是护理人员将什么时间进行休息和休息的理由分别记录在本子上,然后由护士长统一进行安排,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工作过程能够处于最佳的状态之中。 还有,就是在第一组护理人员中开展一些活动,进而帮助其成员进行良好的沟通,例如建立组员QQ群等,便于组员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平日沟通,强化了组员之间的和谐氛围。与此同时,当处理完较为紧张的紧急事件过后,都会统一安排护理人员进入休息室休息,缓解其紧张的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