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案 编号 1 2006~2007 学年度 第 2 学期系(部) 生命科学系 教研室 生理生化 任课教师 杨 晴 课程名称 植物生理实验授课章节 :实验一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授课班级 生物科学 0501、02 授课日期课 题 小叶流法 时 数 3教学目的及 要 求掌握小叶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和方法、原理,要求配制的蔗糖溶液一定要准确,并且要充分摇匀教学重点 小叶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的方法和原理难 点 小叶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的原理教学方法及 教 具 课堂讲授、实验示范、相结合课堂设计(教学内容、过程、方法、图表等) 时间分配一、目的意义测定植物组织水势是了解植物体内水分状况及其与环境关系的重要生理指标二、实验原理:当植物组织浸在已知浓度的外液中,可能有三种情况:一是组织水势高于外液,组织失水,外液浓度降低,比重变小;二是组织水势低于外液,组织吸水,外液浓度升高,比重变大;三是两者水势相等,外液浓度与比重均不变本测定就是根据外液比重的变化(通过蓝色小液滴的升降)找出与组织水势相等的已知浓度外液,此溶液的渗透势即等于组织的水势。
二、 实验仪器、材料、试剂5’30’5’2课堂设计(教学内容、过程、方法、图表等) 时间分配1.仪器:打孔器(0.5cm 2左右) 、玻璃板、大试管与小试管、移液管、毛吸移液管、试管架、洗耳球、青霉素瓶、镊子、解剖针、滤纸等; 2. 材料:土豆;3、试剂:1mol·L -1蔗糖溶液、甲烯蓝粉末三、实验步骤:1、 配制蔗糖系列浓度标准溶液:2、测定:五只试管,各装入五片土豆片,分别取上面所配的蔗糖溶液2mL,静置 20 分钟后染色,用毛细移管分别从小试管中吸取蓝色溶液插入相对应的大试管中部,放出 1 滴,观察液滴升降情况,不动则意味着叶片组织水势等于该溶液的渗透势;如无不动的液滴,可取下降与上升两管溶液浓度的平均值作为等渗溶液3、 计算:带入公式:组织水势=-icRTψ s—渗透势(×10 5Pa) ; R—气体常数(0.083L·×10 5Pa·mol-1·度 -1) ;i—解离系数(蔗糖为 1) ; T—绝对温度(273+t 度) C—等渗溶液浓度(mol·L -1) ;四、整理实验用具、值日40’60’20’20’作业及 参考文献如果检验结果是所有浓度中小液滴全部上升或下降,这是什么原因?应如何进行调整才能获得所需数据?李合生主编.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与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课后小结3教研室主任(签字):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案 编号 3 2006~2007 学年度 第 2 学期系(部) 生命科学系 教研室 生理生化 任课教师 杨 晴 课程名称 植物生理实验授课章节 :实验二 呼吸强度的测定授课班级 生物科学 授课日期课 题 呼吸强度的测定——小篮子法 时 数 3教学目的及 要 求掌握呼吸强度测定的原理和方法,学会使用酸碱滴定管教学重点 小篮子法测呼吸强度的原理难 点 小篮子法测呼吸强度的原理教学方法及 教 具 课堂讲授、实验示范、相结合课堂设计(教学内容、过程、方法、图表等) 时间分配4一、目的意义二、实验原理呼吸强度可用单位重量的植物材料在单位时间内所释放的 CO2mg 数来表示呼吸放出的 CO2 被 Ba(OH)2 吸收生成 BaCO3 沉淀,用草酸滴定剩余的 Ba(OH)2,并与空白滴定相比,根据草酸实际用量之差,即可求出被测植物的呼吸强度反应如下:Ba(0H )2+CO2 一一→ BaCO3↓+H20剩余 Ba(0H)2+H2C2O4——→BaC2O4↓+H20三、实验仪器、材料、试剂材料:发芽大豆种子。
仪器:托盘天平;酸、碱滴定管及管架一套;广口瓶测呼吸装置试剂:(1)0.0225 moL•L-1草酸溶液: (2)酚酞指示剂:(3)0.05 moL•L-1 Ba(0H)2 溶液 40’10’课堂设计(教学内容、过程、方法、图表等)时间分配5三、操作步骤:1.样品测定:加 Ba(0H)2 溶液 20m1,同时称取植物材料(大豆种子)5g 装入小篮子内,挂在橡皮塞下把塞子塞在广口瓶上,开始记录时间,经过 30 分钟,其间轻轻摇动数次,使溶液表面的碳酸钡薄膜被破坏,利于 CO2 的吸收到预定时间后,轻轻开塞,把装有植物材料的小篮子迅速取下,立即重新塞紧充分摇动 2 分钟,使瓶中的 CO2 全部被吸收然后拔出小橡皮塞加入酚酞1 滴,用草酸滴定,记录草酸用量2.空白滴定:在广口瓶中准确加入 Ba(0H )2 溶液 20ml,立即塞紧橡皮塞(不带小篮子) ,充分摇动广口瓶 4 分钟待瓶内 CO2 全部被吸收后,打开小橡皮塞,加入酚酞 1 滴,把滴定管插入孔中,用草酸溶液进行空白滴定,至红色刚刚消失为止记录草酸用量4.计算(空白滴定值(ml)-正式滴定值(ml)×C)/植物组织鲜重(g)×时间(小时) C:1ml 草酸相当于 CO2 毫克数,本实验中为 1。
四、整理实验用具、值日60’30’20’20’作业及 参考文献本实验中设置对照瓶的原因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上海市植物生理学会编,现代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李合生主编.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与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课后小结教研室主任(签字):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案 编号 3 62006~2007 学年度 第 2 学期系(部) 生命科学系 教研室 生理生化 任课教师 杨 晴 课程名称 植物生理实验授课章节 :实验三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授课班级 生物科学 0501、02 授课日期课 题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时 数 3教学目的及 要 求掌握测定丙二醛含量的原理和操作步骤,要求能够熟练使用 722 分光光度计 教学重点 测定丙二醛含量的原理和操作步骤难 点 测定丙二醛含量的原理和操作步骤教学方法及 教 具 课堂讲授、实验示范、相结合课堂设计(教学内容、过程、方法、图表等) 时间分配一、目的意义植物器官衰老时或在逆境条件下,往往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丙二醛(malondisldehyde,MDA)是其产物之一,通常利用它作为膜质过氧化指标,表示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和植物对逆境条件反应的强弱。
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习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测定的原理及操作二、原理MDA 在高温、酸性条件下与硫代巴比妥酸(TBA)反应,形成的有色三甲基复合物在 532nm 波长处有最大光吸收,并且在 600nm 波长处有最小光吸收但是,测定植物组织中 MDA 时受多种物质的干扰,其中最主要的是可溶性糖,糖与 TBA 显色反应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 450nm,但 532nm 处也有吸收为消除这种干扰,可用下列经验公式计算比色液中 MDA 的浓度,进一步计算出植物组织中的含量 45060532.)(4.6AAC5’20’课堂设计(教学内容、过程、方法、图表等)时间分配7三、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1. 实验材料:油菜叶片2. 仪器:723 分光光度计、冷冻离心机、恒温水浴锅、可调加样器、研钵、试管等3. 试剂:(1)5%三氯乙酸(TCA)(2)0.5%硫代巴比妥酸(TBA):称取 TBA 0.5g 溶于 5%TCA(W/V)溶液,并用其定容至 100mL四、操作步骤1.材料提取:称取 0.5g 植物样品(叶、根) ,加 5%TCA 5mL,研磨后所得匀浆 3000rpm 离心 10min取上清液 2mL,加 0.67%TBA 2mL,混合后在100℃水浴上煮沸 30min,冷却后再离心一次。
2.723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3. 样品测定:分别测定上清液在 450nm、532nm 和 600nm 处的吸光值,并按公式算出 MDA 浓度,再算出单位鲜重组织中 MDA 含量(μmol·g -1) 五、结果计算 10WVCM式中: 为 MDA 含量(μmol·g -1) ; 为 MDA 浓度(μmol·L -1) ;为提取液体积(mL) ; 为样品鲜重(g) V六、整理实验用具、值日5’60’25’25’10’30’作业及 参考文献以 0.2 mol·L-1NaH2PO4 Na2HPO4 的为母液如何配制 50 mol·L-1 PH7.8的磷酸缓冲液 50Ml?薛应龙主编.植物生理学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李合生主编.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与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课后小结教研室主任(签字):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案 编号 4 82006~2007 学年度 第 2 学期系(部) 生命科学系 教研室 生理生化 任课教师 杨 晴 课程名称 植物生理实验授课章节 :实验四 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的测定授课班级 生物科学 0501、02 授课日期课 题 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的测定-NBT 还原法 时 数 3教学目的及 要 求掌握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的测定原理和方法,要求学会酶活力的表示法。
教学重点 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的测定原理和方法难 点 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的测定原理和方法教学方法及 教 具 课堂讲授、实验示范、相结合课堂设计(教学内容、过程、方法、图表等) 时间分配一、目的意义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需氧生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金属酶它与过氧化氢酶(CAT) 、过氧化物酶(POD)统称为保护酶系统,三者协同一致,防御活性氧(如超氧自由基)或其它过氧化物自由基对细胞膜系统的伤害,从而抵御不良环境的影响和细胞衰老因此,常用于植物抗性生理和细胞衰老的研究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习掌握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测定原理与方法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 NBT 光化还原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氮蓝四唑其水溶液为淡黄色照光时,反应体系产生氧自由基,可将 NBT 还原为蓝色的甲月簪,该产物在 560nm 处有一最大吸收峰当有 SOD 存在时, 它可以清除氧自由基而抑制此反应SOD 活性越强,抑制作用越明显,根据抑制的程度可以测5’30’课堂设计(教学内容、过程、方法、图表等) 时间9分配定 SOD 的活性同时,在反应体系中加入核黄素和甲硫氨酸,前者可被光还原,并在有氧条件下再氧化产生超氧自由基,后者可保持酶的活性。
通常,以抑制 NBT 光化还原 50%时的酶量作为一个酶活单位三、实验材料、仪器、试剂、1. 实验材料:油菜叶片2. 仪器:分光光度计、人工智能气候箱(光强达到 5000~7000Lx 的照光条件) 、台式高速离心机、研钵、小烧杯、具盖白瓷盘等四、操作步骤1. 酶液提取:取油菜叶片剪碎(去掉叶脉) ,称取 0.2g,加 2mL 提取介质研磨成匀浆,15000rpm 离心 10min,上清液即为酶提取液2. 酶活测定:取 3 支干洁小烧杯,按下表添加试剂(如需要设置重复或增加不同条件处理,可根据需要增加组合) 将 2 号置于暗中,1、3 号置于人工智能气候箱中照光 10min照光结束后迅速放入白瓷盘内,盖盖,避免见光以 2 号中的反应液调零,测定 1、3 号反应液在 560nm 下的 OD 值编 号 1 2 3反应介质(mL)酶提取液(mL)核黄素溶液(mL)磷酸缓冲液(mL)备 注3.90.010.1—照光用于酶活测定3.9—0.10.01避光用于调零3.9—0.10.01照光用作对照五、结果计算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单位(U)定义为 1g 鲜样 1h 内抑制 NBT 还原 50%所需的酶量。
%501.0tWDVO超 氧 化 物 歧 化 酶 活 性六、登记数据、整理实验用具、值日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