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学设计:《新闻两篇》教学设计3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1893077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教学设计:《新闻两篇》教学设计3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优秀教学设计:《新闻两篇》教学设计3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秀教学设计:《新闻两篇》教学设计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教学设计:《新闻两篇》教学设计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闻两篇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特征。2、能根据新闻的特征理清内容、结构和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教学重点1、能根据新闻的特征理清内容、结构和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2、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教学准备1、制作学习卡,解决生字、词及疑难句子,初步把握内容。2、收集有关渡江战役的资料。3、投影仪、录音机。教学过程一、 导入。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香港被步步割让,遭受帝国主义的蹂躏。1997年7月1日,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这一天,离开了

2、祖国100多年的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今天,我们要学习一则新闻,它就是报道这件激动人心的事件的。(板书课题)二、阅读课文,感知内容。1、播放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实况录象。提问:你从中感受到了什幺?(香港回归的重大和庄严)2、快速阅读课文,熟悉内容。交流学习卡中的生字词,补充对课文的理解。3、理清课文内容。思考:根据新闻的有关知识,请找出消息的标题、导语、主体部分想一想,主体部分重点讲了什幺?(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引出结语。谈谈结语部分在文中起什幺作用?(作必要的交代,使报道事实完整)消息除了采用叙述报道事实外,还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有何作用?三、拓宽思维,比较阅读。(研讨方式)要求:根据新闻特

3、点,对人中两篇课文作较为全面的比较分析。1、默读后讨论。四人小组展开讨论,选取代表发言。(师作点评)2、师生合作,列表比较。今年是新中国成立54周年。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几次大回合,渡江战役就是其中之一。(交流有关资料,特别展示图片)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借助题注,简介新闻。2、学习新闻的结沟特点。听录音。要求:听后分别用一句话和一段话说出新闻的主要内容。自主学习,研究归纳。将自己的答案与课文相对照哪些内容与答案一致?(标题对应一句话,导语对应一段话,其余部分为主体)五、研读课文,合作探究。过渡;导语部分和主体部分在内容上有总分关系。那么,主体部分

4、是怎样对导语部分展开叙述,表现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英勇气概和无畏精神的?1、思考:消息的主体部分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详写了哪层?为什幺将中路军与西路军放在一起写?先从中路军写起?2、思考并讨论:句子及加点词语的作用。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3、自主探究。学生举出相似的例子。(言之有理即可)小结:主体部分从东、西、中三路军锐不可当的渡江气势及敌军的纷纷溃退两方面,重点展示了我军所向披靡、一往无前的英勇气概和无畏精神。六、拓展延伸,锻炼能力。模拟电台播音员,按新闻播音的要求,开展朗读比赛。七、总结本课,布置作业。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体裁新闻,联系本课的学习谈谈你对新闻的认识。(2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