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斜塔上的实验》课件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1891040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课件:《斜塔上的实验》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精品课件:《斜塔上的实验》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精品课件:《斜塔上的实验》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精品课件:《斜塔上的实验》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精品课件:《斜塔上的实验》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课件:《斜塔上的实验》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课件:《斜塔上的实验》课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斜塔上的实验,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 家、天文学家,主张研 究自然界必须进行系统 的观察和实验,是近代 实验科学和机械唯物主 义的奠基者之一。它通 过实验,建立了自由落 体定律。还发现了物体 的惯性定律、摆振动的 等时性、抛体运动规律, 并确定了伽利略相对性 原理,他因此被认为是 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 的先驱。,伽利略名言,科学的真理不应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真正的哲学是写在那本经常在我们眼前打开着的最伟大的书里面的。这本书就是宇宙,就是自然本身,人们必须去读它。,课堂导入,比萨斜塔在意大利西部古城比萨城内。建于1174年。塔体共8层,高54.5

2、米。该塔建至第3层时,发现地基开始倾斜。当整座塔体完工后,塔顶中心线已偏离塔体垂直中心线2米左右。由于该塔“斜而不塌”,名声大噪。1590年,伽利略在塔上做自由落体试验,比萨斜塔更加有名了。,段落划分,阅读课文1319段,思考:,1.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进行了怎样一个实验? 2.实验的结果怎样? 3.这个实验要证明一个什么问题呢?,两个重量不同的铅球,同时从塔顶落下。,这两个重量不同的铅球,同时落到地下。,自由落体定律,学习目标:,1.学习科学家善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2.了解课文涉及到的相关知识,丰富知识背景。 3.学习文章巧妙的构思。,词语解释,祈祷: 卷帙: 兴高采烈: 心不在焉: 一劳永

3、逸:,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 默告自己的愿望。,书籍。,兴致高,情绪热烈 。,心思不在这里,指不专心,精神不集中。,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问题思考,1.这是个什么斜塔?在哪里? 2. 是谁要在这里做实验?为什么要做 这个实验? 3.做了一个什么实验?实验结果怎么样 呢? 4.这个实验要证明什么问题?,再读课文,理清思路。,读课文,给课文划分结构,并准备复述课文主要内容。,摆动挂灯的启示,孩子和学生时代,比萨斜塔上的实验,思考:人物传记一般按时间顺序来写课文的写法有所不同,你能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吗?,课文思路:,文章在结尾部分写了伽利略的比萨斜塔的实验,发现了自由落体定

4、律。那开头讲了他的什么发现?中间写的又是什么呢?,整体感知,一、伽利略发现自然的节奏原则。 二、孩童与学生时代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 故事。 三、自由落体实验。,构思精巧,课文首先描写了伽利略发现摆的规律的经过,写得引人入胜,这就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然后再回过头来略写伽利略孩童和学生时的情况,接着重点写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的情况。这样构思全文,不仅使读者清楚地了解到伽利略的生平和前期的两个重大发现,而且读来感到波澜起伏,兴趣盎然。,课文最后一部分写观众队伍的盛大和 观众情绪的“兴高采烈”有什么作用?,写观众队伍的盛大表现了这次实验的影 响之大,写“大家”的情绪和想法表现了当 时“不讲科学”的风气之

5、盛。 这些描写都从反面突出了伽利略的科学 精神与魄力。,课堂讨论,1、亚里士多德关于自由落体的理论是什么?是谁戳破了这一谬论? 2、伽利略发现的自由落体的理论是什么? 3、请复述“斜塔上的实验”的经过。 (1)请用50字以内的话来概括整个事件。 (2)请用10字以内的话来概括整个事件。,归纳概括,本文描述了伽利略发现摆的规律、 自由落体定律的经过和他孩童、学生 时的情况,表现了他不轻信权威,坚 持用实验来检验理论与探索新理论的 科学思想与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甘 为科学奉献终身的精神。,首尾两件事最能体现伽利略的这种精神。,课外拓展,古今中外,像伽利略这样受生活中自然现象的启发而有所发明创造的科学家是大有人在,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想象表达,假如你站在比萨斜塔下,你有何感想?假如伽利略的父亲站在比萨斜塔下,会有何感想? 假如亚里士多德站在比萨斜塔下,又会有何感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