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课件2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1890371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8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课件:《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课件2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精品课件:《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课件2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精品课件:《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课件2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精品课件:《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课件2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精品课件:《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课件2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课件:《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课件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课件:《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课件2(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二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一) 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第二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学习导航 1.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重点) 2兴奋的传导过程。(重难点) 3人脑的高级功能。,一、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1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 (1)结构 (2)功能:神经元能_,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_。,接受刺激产生兴奋,调控效应,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结构基础 (1)基本活动方式是_。 (2)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想一想 1脊髓灰质炎是由于病毒损伤了灰质即神经中枢,从而使患者不能进行有关运动,这说明什么问题? 提示:任何反射活动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二、兴

2、奋的传导过程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细胞膜电位的产生 神经元细胞膜外_远高于膜内,膜外_远低于膜内,_分别有向膜内流入和膜外流出的趋势。它们能否流入或流出及流入和流出量取决于膜对相应离子_的高低。,Na浓度,K浓度,Na、K,通透能力,(2)静息电位 产生原因:神经纤维未受刺激,_。 电位特点:_。 (3)动作电位 产生原因:神经纤维某部位受刺激,_。 电位特点:_。,K外流,外正内负,Na内流,外负内正,(4)兴奋传导过程 传导形式:受刺激的_与相邻的_之间产生_而发生电荷移动,产生_。 传导方向:从兴奋部位到_部位(双向的)。,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电位差,局部电流,未兴奋,2兴

3、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 (1)结构基础:突触。 概念:一个神经元与_或_相互接触,并发生_和_的部分。 结构基础:突触前膜、_和突触后膜。,另一个神经元,其他细胞,信息传递,整合,突触间隙,突触间隙,神经递质,突触后膜,兴奋,抑制,单向的,判一判 (1)神经纤维未兴奋时的电位是外正内负() (2)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一致() (3)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来实现的() (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三、人脑的高级功能 1脑的组成 (1)小脑:重要的运动调节的中枢。 (2)脑干:生命活动的必要中枢。 (3)大脑: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活动的

4、结构基础。 (4)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2高级中枢:大脑皮层 (1)功能: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控制低级中枢的活动。 (2)言语区 运动性语言中枢:控制说话和思想表达,受损伤导致运动性失语症。 听觉性语言中枢:控制听觉语言,受损伤导致听觉性失语症。,书写性中枢:受损伤导致不能写字。 视觉性语言中枢:受损伤不能看懂文字。,想一想 2某人伸手拿别人的物品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此缩手反应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提示:需要。,反射弧的组成特点及功能研究:,特别提醒 (1)发生反射的条件:反射弧必须是完整的且存在条件刺激。 (2)兴奋在反射弧中单向传导,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5、效应器。,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请回答与此有关的问题: (1)用针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收缩活动。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左后肢趾部的_中,神经中枢位于_中。 (2)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这一方向性是由_所决定的。,(3)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 传出神经(见右图), 立即刺激 A端_(能、不能) 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 刺激B端_(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_(能、不能)称为反射活动,主要原因是_。,【解析】 (1)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

6、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脊蛙的该反射活动属于低级反射,其感受器是皮肤中的痛觉感受器,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 (2)反射弧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神经元连接而成,神经元之间靠突触相联系,而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方向的,这决定了反射弧上兴奋传递的单向性。,(3)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后,刺激图中所示的A端,传出神经能将A端产生的兴奋向左传导到效应器,产生收缩活动;B端位于剪断处的右端,刺激B端时,B端产生的兴奋只能向右传导,不能使效应器产生收缩活动。刺激A端产生的收缩活动因为没有神经中枢等的参与,反射弧不完整,不能称其为反射活动。,【答案】 (1)皮肤 脊髓 (2)突触的结构 (3)能 不能 不能

7、 反射弧结构不完整(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变式训练,解析:选BCD。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缺一不可。只要反射弧完整,接受刺激后,就会发生反射活动。不过,有些简单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如膝跳反射。另有些复杂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 在静息状态,细胞膜上K通道开放,细胞内K的浓度比细胞外高,因此K穿过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外,就将正电荷移动到细胞外,而有机大分子形成的负离子几乎不能通过膜,在膜内形成了负电位,膜外正电位,这就是静息电位。,(2)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 受刺激部位膜外Na内流,膜两侧的静息电位差急剧减

8、小,直到形成膜内正电位,膜外负电位,阻止Na继续内流,从而产生外负内正的所谓动作电位。,(3)局部电流的形成 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受刺激部位产生的兴奋会使兴奋部位的膜两侧电位暂时倒转,即由静息时的外正内负变为内正外负,但和该段相邻接的部位仍然是外正内负。于是在已兴奋的部位和它相邻接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将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有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4)兴奋传导的特点 双向性,即刺激神经纤维上任何一点,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均可沿神经纤维向两侧方向同时传导。,(5)兴奋传导方向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及膜上的传导方向都是由兴奋部位传向未兴奋部位。在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而在膜内侧相同,如下

9、图所示:,(2)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过程 当兴奋沿轴突传到突触时,突触小泡就向突触前膜移动,与突触前膜接触融合后就将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这样就使兴奋从一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3)特点:单向传递 神经元之间神经冲动的传导是单方向传递,即神经冲动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递,这是因为递质只在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一个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特别提醒 影响突触传递的因素 (1)突触对内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O2和CO2浓度变化、pH变化、各种离子浓度的变化(如Ca2、Na、K),

10、都可以改变突触部位的传递活动。所以内环境稳态的破坏直接影响神经系统正常的功能。 (2)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对递质有高度的选择性,因此某些药物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的传递过程,阻断或加强突触的传递。,(2012苏州统考)如图是神经元网络结构示意简图,图中神经元、都是兴奋性神经元,且这些神经元 兴奋时都可以引起下一级神经 元或肌细胞的兴奋。和神经细 胞一样,肌肉细胞在受到适宜 的刺激后,也能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图中B处表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请回答:,(1)给神经元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这是因为刺激使神经元兴奋,引起其神经末梢释放的_进入_,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_

11、结合,导致神经元产生兴奋。,(2)若给骨骼肌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_(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_。 (3)若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C处_(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_。,【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的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解答本题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明确突触的基本结构。 理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 明确骨骼肌产生收缩的原因。,【解析】 (1)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刺激使神经元兴奋,引起其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神经元产生兴奋。 (2)由题意知图中B处表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故刺激

12、骨骼肌在A处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肌细胞产生的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不能逆向传递。,(3)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可以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因此,兴奋从A处传到神经元,再传到神经元,故在C处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答案】 (1)神经递质 突触间隙 特异性受体 (2)不能 由肌细胞产生的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不能逆向传递 (3)能 兴奋从A处传到神经元,再传到神经元,故在C处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互动探究 (1)若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骨骼肌会产生怎样的反应? (2)神经元兴奋,引起其神经末梢释放X物质的方式是什么?此过程哪两种细胞器参与较多? 【提示】 (1)收缩或舒张。

13、(2)外排,高尔基体和线粒体。,1脑的组成 (1)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各种高级中枢。 (2)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维持身体平衡。,(3)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呼吸中枢。 (4)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2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 语言中枢的一定区域受损会引起各种特殊的言语活动障碍(如图),(1)书写性语言中枢W区受损伤时,引起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 (2)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受损伤时,引起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 (3)听觉性语言中枢H区受损伤时

14、,引起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 (4)视觉性语言中枢V区受损伤时,引起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读),特别提醒 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关系如下图:,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 ) 下丘脑 大脑皮层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大脑皮层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 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 大脑皮层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 A B C D,【解析】 专心作答试题时,需要读、写,因此参与的高级中枢有视觉性语言中枢和书写性语言中枢。 【答案】 D,变式训练 2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 C脑中高级中枢可对

15、脊髓中相应的低级中枢进行调控 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解析:选B。语言功能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脑中的高级中枢对脊髓中相应的低级中枢有调控作用。记忆的形成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大脑皮层W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V区障碍不能看懂文字。,对兴奋的传导与电表偏转关系辨析不清 【例题】 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给予一定的刺激时,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A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B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解析】 在A点给予一定的刺激,兴奋由A向右传导到胞体,甲电流表上只发生一次偏转,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故不能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