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物理会考复习.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1886478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物理会考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北京市物理会考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北京市物理会考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北京市物理会考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北京市物理会考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物理会考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物理会考复习.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高中会考复习【考点目标】l 物理1:1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和分解,主要考查作图法,在计算方面,只要求会应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解。应懂得矢量有不同标量的运算规则。2在牛顿运动定律中,要考查综合运用运动学和动力学知识解决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但不处理连接体的问题。3物体的受力分析只要求处理受力情况比较简单的问题。l 物理2:1天体运动的问题只限于解决圆轨道运动的问题。(新增)2理解万有引力定律,能够联系人类在探索天体运动规律和发展航天技术两方面取得的成果。*只要求正确使用向心加速度公式,不要求知道公式的推导。l 物理3-1:1定量分析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仅限于带电粒子垂直或平行磁场方向进

2、入匀强磁场的情况。2定量分析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仅限于带电粒子垂直或平行磁场方向进入匀强磁场的情况。l 物理1、2、3-1实验:1实验考试包括书面考试和操作考查两种形式。2要求知道误差和有效数字的概念,在实验测量中能用有效数字记录直接测量的结果,但不要求按有效数学规则进行运算,运算结果一般取两位或三位数学即可。知道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实验中的偶然误差。l 2014物理会考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全卷满分100分。2笔试的试卷结构:试卷分为两部分,试题类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三类。3题型分布及赋分的情况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包括单选题15道和多选题3道。每小题均为3分

3、,总分为54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包括填空题4道和论述、计算题4道。总分为46分。4试卷中各模块知识(包括实验)占分比例为:必修模块和必修模块各约占35%,选修31(理科倾向)约占30%。5试题难易比例为:较易题,约70%;中等题,约20%;较难题,约10%。6包括物理1、物理2以及物理31(1-1)三个模块。【学习检测】l 考点一 物理1 运动的描述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 速度 B. 质量 C. 动能 D. 时间2、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质量 B时间 C位移 D动能3、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势能 B时间 C功率 D速度4、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物理学家是A. 安培 B.

4、 法拉第 C. 牛顿 D. 欧姆5、在物理学史上,首先提出磁场对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的科学家是A洛伦兹 B焦耳 C安培 D伏特 INS6、如图所示,把一条导线平行地放在磁针的上方附近,当电流通过导线时,磁针会发生偏转。首先观察到这个实验现象的物理学家是 A奥斯特 B爱因斯坦 C法拉第 D欧姆7、飞机着地后还要在跑道上滑行一段距离,机舱内的乘客透过窗户看到树木向后运动,乘客选择的参考系是A. 停在机场的飞机 B. 候机大楼C. 乘客乘坐的飞机 D. 飞机跑道8、关于物体的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为零,它的加速度一定为零B物体的速度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它的加

5、速度一定越大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9、甲和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右图中的a和b所示。由图可知 A它们的运动方向始终不同 B它们的速度始终不同 C它们的加速度有时相同 D它们的加速度始终不同 CvtODvtOBvtOAvtO10、在如图所示的四个速度图象中,有一个是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这个图象是11、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v/ms-1t/s15105O12345ABCAtOxCtOxsBtOsDtO12、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A在02s内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24s内质点做匀加

6、速直线运动C质点2s末的速度大于4s末的速度 D质点5s末的速度为15m/s13、如图所示,弹簧秤上端固定在升降机的顶上,另一端挂一重物,升降机静止时弹簧的伸长量为L.升降机做下列哪种运动时,弹簧伸长量增大 A. 升降机向上做匀减速运动 B. 升降机向下做匀加速运动C. 升降机向上做匀加速运动 vtOtv02v0121D. 升降机向下做匀减速运动 14、在如图所示所示的速度图象中,图线1、2分别表示质点A、B运动速度和时间的函数关系,v01、v02表示A、B质点各自运动的初速度,vt1、vt2分别表示它们在t时刻的速度。那么,由图中可知A. v01v02 B. v01v02 C. vt1vt2

7、 D. vt1vt2801001201401600204020060180km/h15、在平直的公路上,汽车启动后在第10 s末,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前10 s内汽车运动的距离为150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10 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是70 km/hB第10 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是70 m/sC前1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15 m/sD前1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35 m/s16、在下列所述实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的是 A.石块自由下落的过程 B. 电梯加速上升的过程C.抛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 D. 木箱沿粗糙斜面匀速下滑的过程17、同一地点的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同时开始

8、做自由落体运动,那么A质量较小的物体先到达地面 B密度较大的物体先到达地面C体积较大的物体先到达地面 D两个物体同时到达地面18、小物块自楼顶处从静止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小物块A在前2s内下落的距离为15 m B在前2s内下落的距离为20 mC第2s末的速度大小为20 m/s D第2s末的速度大小为40 m/s19、在“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依次打出A、B、C、D、E五个点,如图9所示. 由此可判断小车做_(选填“加速”或“减速”)运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_(选填“小于”或“大于”)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 ABCDE20、如图所示是某同

9、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图中1、2、3、4、5、6、7是按打点的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测得:x1=1.40cm,x2=1.90cm,x3=2.40cm,x4= 2.90cm,x5=3.40cm,x6=3.90cm。由给出的数据可知,小车在通过第2个计数点时的速度大小v2=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 m/s2。 21、(重力加速度g=10m/s2)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下落2s时,它下落的距离为_m,速度为_m/s。22、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所记录的纸带来研究小车的运动情况,实验中获得如图11所示的一条纸带,从起始点O开始,将

10、此后连续打出的8个点依次标为A、B、C、D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则从打A点到打F点经历的时间为_s,这段时间内小车做_(选填“加速”或“减速”)运动 0cm123456789101112OABCDEFGH23、利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研究重物自由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与_(选填“动能的增加量”或“速度的增加量”)的关系,可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一次实验中,质量为m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迹,如下图所示. 测得A、B两点间的距离为h,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在打点计时器打下A、B两点的时间间隔内,重物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 ABhl 考点二 物理

11、1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1、有两个共点力,一个力的大小是3 N,另一个力的大小是6 N,它们合力大小可能是 A18 N B6 N C2 N D1 N 2、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3 N和4 N,如果它们之间的夹角是90,那么这两个力合力的大小是A5 N B10 N C15 N D20 N3、一根轻质弹簧原长10cm,挂上重2N的砝码时,伸长1cm,若这根弹簧静止悬挂重8N的物体时仍然在弹性限度内,则该弹簧静止悬挂重8N的物体时长度为 A.4cm B.14cm C.6cm D.44cmF4、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弹簧的伸长量为x,则此弹簧的劲度系

12、数为mAF x B2F x C D5、如图所示,一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测得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弹簧的形变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A B C DFFx6、如图所示,一个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角的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一段距离x. 在此过程中,拉力F对物块做的功为AFx BFx sinCFx cos DFx tan7、匀速行驶的公共汽车突然刹车时,车上乘客向前方倾倒,这是因为A当乘客随汽车匀速前进时已经受了一个向前的力,这个力在刹车时继续起作用B在刹车时,汽车对乘客施加一个向前的力C汽车具有惯性,因而促使乘客倾倒D乘客具有惯性,而汽车突然减速8、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