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精馏实验报告.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1884653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原理精馏实验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化工原理精馏实验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化工原理精馏实验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化工原理精馏实验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化工原理精馏实验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精馏实验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精馏实验报告.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 京 化 工 大 学实 验 报 告课程名称: 化工原理实验 实验日期: 2011.04.24班 级: 化工0801 姓 名: 王晓同 组 人:丁大鹏,王平,王海玮 装置型号: 精馏实验一、摘要精馏是实现液相混合物液液分离的重要方法,而精馏塔是化工生产中进行分离过程的主要单元,板式精馏塔为其主要形式。本实验用工程模拟的方法模拟精馏塔在全回流的状态下及部分回流状态下的操作情况,从而计算单板效率和总板效率,并分析影响单板效率的主要因素,最终得以提高塔板效率。关键词:精馏、板式塔、理论板数、总板效率、单板效率二、实验目的1、熟悉精馏的工艺流程,掌握精馏实验的操作方法。2、了解板式塔的结构,观察塔板上

2、气-液接触状况。3、测测定全回流时的全塔效率及单板效率。4、测定部分回流时的全塔效率。5、测定全塔的浓度或温度分布。6、测定塔釜再沸器的沸腾给热系数。三、实验原理在板式精馏塔中,由塔釜产生的蒸汽沿塔逐板上升与来自塔顶逐板下降的回流液,在塔板上实现多次接触,进行传热和传质,使混合液达到一定程度的分离。回流是精馏操作得以实现的基础。塔顶的回流量和采出量之比,称为回流比。回流比是精馏操作的重要参数之一,其大小影响着精馏操作的分离效果和能耗。回流比存在两种极限情况:最小回流比和全回流。若塔在最小回流比下操作,要完成分离任务,则需要有无穷多块塔板的精馏塔。当然,这不符合工业实际,所以最小回流比只是一个操

3、作限度。若操作处于全回流时,既无任何产品采出,也无原料加入,塔顶的冷凝液全部返回塔中,这在生产中无实验意义。但是,由于此时所需理论板数最少,又易于达到稳定,故常在工业装置开停车、排除故障及科学研究时采用。实际回流比常取用最小回流比的1.2-2.0倍。在精馏操作中,若回流系统出现故障,操作情况会急剧恶化,分离效果也将变坏。板效率是体现塔板性能及操作状况的主要参数,有以下两种定义方法。(1)总板效率E式中 E总板效率; N理论板数(不包括塔釜); Ne实际板数。(2)单板效率Eml式中 Eml以液相浓度表示的单板效率; xn,xn-1第n块板的和第(n-1)块板得液相浓度; xn*与第n块板气相浓

4、度相平衡的液相浓度。总板效率与单板效率的数值通常由实验测定。单板效率是评价塔板性能优劣的重要数据。物系性质、板型及操作负荷是影响单板效率的重要因素。当物系与板型确定后,可通过改变气液负荷达到最高的板效率;对于不同的板型,可以在保持相同的物系及操作条件下,测定其单板效率,已评价其性能的优劣。总板效率反映全塔各塔板的平均分离效果,常用于板式塔设计中。若改变塔釜再沸器中电加热器的电压,塔板上升蒸汽量将会改变,同时,塔釜再沸器电加热器表面的温度将发生变化,其沸腾给热系数也将发生变化,从而可以得到沸腾给热系数也加热量的关系。由牛顿冷却定律,可知式中 Q加热量,kW; 沸腾给热系数,kW/(m2K); A

5、传热面积,m2; tm加热器表面与温度主体温度之差,若加热器的壁面温度为ts,塔釜内液体的主体温度为tw,则上式可改写为若塔釜再沸器为直接电加热,则其加热量Q为式中 U电加热器的加热电压,V; R电加热器的电阻,。四、实验装置和流程图4-11 精精馏装置和流程示意图1塔顶冷凝器;2回流比分配器;3塔身;4转子流量计;5视蛊;6塔釜;7塔釜加热器;8控温加热器;9支座;10冷却器;11原料液罐;12缓冲罐;13进料泵;14塔顶放气阀本实验的流程如上图所示,主要由精馏塔、回流分配装置及测控系统组成。1,精馏塔精馏塔为筛板塔,全塔共八块塔板,塔身的结构尺寸为:塔径(573.5)mm,塔板间距80mm

6、;溢流管截面积78.5mm2,溢流堰高12mm,底隙高度6mm;每块塔板开有43个直径为1.5mm的小孔,正三角形排列,孔间距为6mm。为了便于观察塔板上的气-液接触状况,塔身设有一节玻璃视盅,在第16块塔板上均有液相取样口。蒸馏釜尺寸为108mm4mm400mm。塔釜装有液位计、电加热器(1.5kW)、控温电加热器(200W)、温度计接口、测压口和取样口,分别用于观测釜内液面高度,加热料液,控制电加热量,测量塔釜温度,测量塔顶与塔釜的压差和塔釜液取样。由于本实验所取试样为塔釜液相物料,故塔釜可视为一块理论板。板内冷凝器为一蛇管式换热器,换热面积0.06m2,管外走蒸汽,管内走冷却水。2,回流

7、分配装置回流分配装置有回流分配器与控制器组成。控制器由控制仪表和电磁线圈构成。回流分配器由玻璃制成,它由一个入口管、两个出口管及引流棒组成。两个出口管分别用于回流和采出。引流棒为一根4mm的玻璃棒,内部装有铁芯,塔顶冷凝器中的冷凝液顺着引流棒流下,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实现塔顶冷凝器的回流或采出操作。即当控制器电路接通后,电磁线圈将引流棒吸起,操作处于采出状态;当控制器电路断路时,电磁线圈不工作,引流棒自然下垂,操作处于回流状态。此回流分配器既可通过控制器实现手动控制,也可通过计算机实现自动控制。3,测控系统本实验中,利用人工智能仪表分别测定塔顶温度、塔釜温度、塔身伴热温度、塔釜加热温度、全塔压降、

8、加热电压、进料温度及回流比参数,该系统的引入,不仅使实验更为简便、快捷,又可实现计算机在线数据采集和控制。4,物料浓度分析本实验所采用的体系是乙醇-正丙醇,由于这两种物质的折光率存在差异,且其混合物的质量分数与折射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故可通过阿贝折光仪分析料液的折光率,从而得到浓度。这种测定方法的特点是方便快捷、操作简单,但精度稍低;若要实现高精度的测量,可利用气相色谱进行浓度分析。混合料液的折射率与质量分数(以乙醇计)的关系如下。25 m=58.21442.017nD30 m=58.40542.194nD40 m=58.54242.373nD式中 m料液的质量分数; nD料液的折光率五、实验

9、操作1、对照流程图,先熟悉精馏过程的流程,并搞清仪器柜上按钮与各仪表相对应的设备及测控点。2、全回流操作时,在原料储罐中配置乙醇含量20-25(摩尔分数)左右的乙醇-正丙醇料液,启动进料泵,向塔中供料至塔釜液面250-300mm。3、启动塔釜加热及塔身伴热,观察塔釜、塔身、塔顶温度及塔板上的气液接触状况(观察视镜),发现塔板上有料液时,打开塔顶冷凝器的冷却水控制阀。4、测定全回流情况下的单板效率及全塔效率,在一定回流量下,全回流一段时间,待该塔操作参数稳定后,即可在塔顶、塔釜及相邻两块塔板上取样,用阿贝折光仪进行分析,测取数据2次,并记录各操作参数。5、测定塔釜再沸器的沸腾给热系数,调节塔釜加

10、热器的加热电压,待稳定后,记录塔釜温度及加热器壁温,然后改变加热电压,测取8-10组数据。6、待全回流操作稳定后,根据进料板上的浓度,调整进料液的浓度,开启进料泵,设定进料量及回流比,测定部分回流情况下的全塔效率,建议进料量维持在30-35mL/min,回流比3-5,塔釜液面维持恒定(调整釜液排出量)。切记在排釜液前,一定要打开釜液冷却器的冷却水控制阀。待塔操作稳定后,在塔顶、塔釜取样,分析测取数据。7、实验完毕后,停止加料,关闭塔釜加热及塔身伴热,待一段时间后(视镜内无料液时),切断塔顶冷凝器及釜液冷却器的供水,切断电源,清理现场。六、实验数据处理乙醇正丙醇平衡数据(p=101.325kPa

11、) (均以乙醇摩尔分率表示)序号液相组成x气相组成y1x1y10.0250.4020.8053820.050.2010.5592530.0750.13.333337.40.10.18341105.4522850.1250.84.60.150.6.3.70.1750.5.3.80.20.52.90.2250.4.2.100.250.42.110.2750.3.2.25644120.30.3.2.130.3250.3.1.140.350.2.1.150.3750.2.1.78988160.40.2.51.170.4250.2.1.180.450.2.1.190.4750.2.1.200.50.67

12、69221.47728210.5250.1.1.220.550.1.1.230.5750.1.739131.240.60.1.1.250.6250.1.61.260.650.1.1.270.6750.1.1.280.70.1.1.290.7250.1.379311.300.750.857051.1.310.7750.1.1.320.80.1.251.12674330.8250.1.1.340.850.1.1.350.8750.931131.1.360.90.1.1.370.9250.1.1.380.950.1.1.390.9750.1.1.401111纯乙醇及纯正丙醇的折光率:纯乙醇nD纯正丙

13、醇nD折光率1.35221.3759计算混合料液的折光率与质量分数的关系:联立式1=a-1.3522b及0=a-1.3759b计算得:a=58.055;b=42.194即混合料液折光率及质量分数关系为:m=58.055-42.194nD全回流情况下的实验数据:折光率nD1折光率nD2平均折光率nD质量分数m摩尔分率x塔顶1.3576 1.3582 1.3579 0.7598 0.8049 塔釜1.3742 1.3756 1.3749 0.0425 0.0547 第五块板1.3740 1.3727 1.3734 0.1079 0.1362 第六快板1.3744 1.3742 1.3743 0.0678 0.0866 以第一组数据作计算实例:平均折光率:nD=(n1+n2)/2=(1.3576+1.3582)/2=1.3579质量分数:m=58.055-42.1941.3579=0.7598乙醇摩尔质量M46.07kgkmol 丙醇摩尔质量M60.1 kgkmol摩尔分率:部分回流情况下的实验数据:(R=1)折光率nD1折光率nD2平均折光率nD质量分数m摩尔分率x塔顶1.36141.36141.36140.6121 0.6730 塔釜1.37511.374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