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年报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101819298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PPT 页数:122 大小:14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企业年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工业企业年报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工业企业年报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工业企业年报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工业企业年报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企业年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企业年报(1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业统计报表制度,一、报表目录 二、报表制度修订说明 三、年报、定报报表解释,一、报表目录,二、报表制度修订说明,1.统计口径 从2011年定报开始,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划分标准,由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提高到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2010年年报仍执行原划分标准,即2010年年报的统计口径仍按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执行。,2.基层表 (1) “法人单位基本情况”(101-1表)增加“是否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产品情况”、“工业园区及产业转移工业园区企业情况” (2)年报“工业企业财务状况”(B103-1表)(成本费用调查企业填报)表名改为“工业企业成本费用”,

2、取消“新产品产值”指标,增加“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本年应付工资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和“本年应付福利费总额”指标。,(3)年报“工业企业财务状况”(B103-2表)(非成本费用调查企业填报)取消“新产品产值”指标,增加“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和“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指标。 (4)年报“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B106表)表名改为“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 (5)定报工业生产、销售总值(B201表)取消“新产品产值”,增加“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指标。,(6)定报“大中型工业企业总产值调查表”(B701表)表名改为“工业企业总产值分行业调查表”,填报范围由原来的

3、大中型工业企业改为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综合表 (1)取消年报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减变动原因一览表”(B307表) (2)对“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目录”(产量目录中新增加的品种用“”标识)、“主要工业产品销售、库存、订货目录”和“规模以下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目录”进行适当调整。在B2011表的产品产量目录中增加“新能源汽车产业”及部分“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产品。,(3)2011年月报的新增企业只能在6月、9月、12月加入字典库,各区、县级市统计局要在2011年5月8日、8月8日、11月8日三个时点之前上报新增企业资料,其他月份不能报新增企业。 (4)企业2011年产值、产量月报的去年

4、同期数要用企业2010年月报上报的本年实际数。,三、年报、定报报表解释,规模以下工业主要产品产量(B306),1.统计范围是辖区内全部规模以下(500万元)工业,包括规模以下工业法人企业及个体生产单位。 2.按规模以下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目录填报,各区、县级市报送综合表。,法人单位基本情况表,1.表中增加“是否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产品情况”、“工业园区及产业转移工业园区企业情况”指标 2.注意登记注册类型,控股情况,隶属关系,实收资本的匹配,产业活动单位基本情况表,1.产业活动单位表要报,没有非工业产业活动单位的法人单位,就在101表中报一个工业产业活动单位就可以了,如果有1个以上的非

5、工业产业活动单位,就要连工业本部一起报产业活动单位表。 ?,工业企业成本费用 (B1031表) 工业企业财务状况 (B1032表),一、框架结构 二、指标的数据来源 三、注意事项,一、框架结构,1.资产负债类指标 2.损益及分配类指标 3.工资、福利费、增值税指标 4.生产、销售总值指标 5.成本费用指标,二、指标的数据来源,1.直接从财务报表取数的指标 从代码01到代码21的指标数据(代码06除外)均取自会计的“资产负债表”对应指标的年末数。 从代码22到代码27的指标数据均取自会计的“实收资本”科目。 从代码28到代码34、代码41到代码46以及代码39,81的指标数据均取自会计的“利润表

6、”对应指标的年末累计数。,从代码34的指标数据取自会计的“管理费用”科目中的对应指标 利息支出(40)根据会计“财务费用”科目归纳计算 代码52、54的指标数据根据会计“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科目归纳填列 代码57、58两项指标根据会计“应上交应弥补款项表”科目中对应项目填列。,2.需要计算的指标 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06)、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71)需要通过计算得出。 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 1-12月各月流动资产平均余额之和12 月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月初月末流动资产之和2 其他两项指标也用类似方法计算即可。,如果是今年一月份以后开业的新增企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的计算依然要以12

7、个月作平均 本年应交增值税(56)=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减免税款+出口退税+年初未抵扣数-年末未抵扣数,3.工业统计指标 代码72到77的指标数据均通过统计上的计算得出 “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 :新能源汽车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主要或全部使用新型能源的汽车。新能源汽车产业指包括新能源汽车、主要零配件及相关设备生产的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指有新能源汽车产业生产行为的企业所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主要产品按现价计算的工业总产值。(可见新能源汽车产业主要产品产量目录 ),三、注意事项,1.各企业上报本表时,要同时附报会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生产成本表、

8、制造费用表、管理费用表、营业费用表、财务费用表。 2. 本年折旧、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税金 、,财务费用、利息支出、营业利润、劳动、失业保险费、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主营业务应付工资总额、主营业务应付福利费总额、本年应交增值税等指标由于和工业增加值的计算密切相关,各级区、县级市统计局对以上指标要严格审核。 3.注意不要漏填出口产值,出口交货值,注意审核产销率(和快报,上年年报比)。,4.电力热力,燃气,水等三个行业不能有出口产值和出口交货值。,工业增加值计算表,一、新增指标 二、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三、工业增加值的数据来源 四、生产法

9、工业增加值的计算原理 五、中间投入与增加值的介定 六、工业增加值的审核方法 七、例子,一、新增指标 制造费用中企业提取的各种准备、摊销、经费(114):指在制造费用中,企业提取的各种准备、摊销、经费,包括长期待摊费用摊销、提取的坏帐准备、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职工教育经费等。根据会计“制造费用”科目中的有关项目的借方累计发生额分析填列。 管理费用、营业费用中企业提取的各种准备、摊销、经费(129、140)类似,制造(生产)成本表中的税费(230):指在“制造(生产)成本表”中,上缴国家和地方的各种税费。包括原材料的进口关税等。根据会计“制造(生产)成本表”科目中的有关项目的借方累计发生额分析填列

10、。,一、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 (一)是生产法,即工业总产值减去工业中间投入加上应交增值税; (二)是分配法,即从收入的角度出发,具体构成项目有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其他等。,二、计算工业增加值的数据来自合计的六张明细表: 1.生产成本表:计算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 2.制造费用表:计算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 3.管理费用表:计算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 4.营业费用表:计算营业费用中的中间投入。 5.财务费用表:计算财务费用。 6.应上交应弥补款项表 :计算应交增值税。,三、生产法工业增加值的计算原理: 生产法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应交增值税 直接材

11、料 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 工业中间投入 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 营业费用中的中间投入 财务费用,直接材料:根据会计“制造(生产)成本”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填列。如果企业有产品发外加工,则直接材料还应包括发外加工的材料加工费。 财务费用:根据会计“财务费用表”或“损益表”中的相应指标填列。 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采用倒扣法计算。在制造费用中,扣减属于增加值的部份,其余的部份构成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 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营业费用中的中间投入:计算原理与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相同,也是采用倒扣法计算。 工业增加值计算表就是根据上述原理设计的,四、中间投入与增加值的介定 计算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中

12、的中间投入的关键,在与如何确定在这些费用表中哪些项目属于中间投入,哪些项目属于增加值。这三张费用表设置的项目各不相同,而且相同的表在企业间的指标设置也没有统一规范的要求,这就增加了我们计算中间投入的难度。由于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中的中间投入都是采用倒扣法计算,因此我们只要确定哪些项目属于增加值就可以计算中间投入。,工业中间投入,1.工业中间投入定义 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所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是计算工业增加值的基础指标。,2.计算工业中间投入三条原则: (1)必须是从企业外部购入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生产过程中回收的废

13、料以及自制品的价值。 (2)必须是本期投入生产,并一次性消耗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固定资产等的转移价值。 (3)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口径必须与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口径一致。就是计入了工业中间投入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必须是计入了工业总产值的中。,3.工业中间投入的分类 工业中间投入按企业支付对象可以分为中间物质投入和中间劳务投入。中间物质投入指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实物产品和支付给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农业,运输邮电业,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的服务费用。中间劳务投入指支付给非物质生产部门(如金融、保险、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的服务费用。,工业增加值,

14、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换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确定增加值的三项原则 1.企业提取的各项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各项摊销、各项准备等。如折旧费、长期待摊费用摊销、提取的坏帐准备、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等。 按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的规定:无形资产摊销、低值易耗品摊销、修理费摊销、租赁费不计算到增加值里。,2.支付给国家和不构成非物质生产部门(指除工业,农业,运输邮电业,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以外的部分)收入的各种税金、规费及其他费用,如房产

15、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矿山资源补偿费、排污费、进出口关税、环境保护费、上缴绿化费、防洪费、行政性收费、土地租金等。,3.直接或间接支付给个人的部分。如工资、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差旅费中个人所得部分、加班费、伙食费、职工上下班交通费等。 上述的指标不一定在三张费用表中都存在,但只要表中存在这些指标,就必须列入相应费用的增加值中。没有提到的指标,只要符合这三项原则,也应算在增加值中。(例子见管理费用表),五、工业增加值的审核方法,1检查工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是否正确。 部分企业的工业总产值是按成本价计算,造成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的数值偏低。可通过比较工业总产值和

16、主营业务收入发现这类错误。如果工业总产值比主营业务收入小,有可能是按成本价计算工业总产值。另有些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不是按生产量计算,而是按销售量计算,有可能造成工业总产值的数值偏低。,2检查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数据是否有误。 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都是根据会计的生产成本表相应的明细科目填报。如果有些企业的直接材料与主营业务成本相差不大或大于主营业务成本,要查核直接材料的计算是否有误;直接材料的消耗应与本期生产的消耗同口径,即是本期发生的直接材料。检查直接人工的数据是否漏填,若企业没有填报直接人工,要检查制造费用中的“工资”是否包括生产工人的工资,如果没有,则企业可能漏报直接人工。,3检查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营业费用中的中间投入计算是否准确。 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营业费用中的中间投入采用倒扣法计算,即从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中分别扣除属于增加值的项目。主要检查是否漏填属于增加值的项目。,4检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中的工资计算是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