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携手,立德树人”主题材料家庭教育教学知识材料竞赛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101818072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校携手,立德树人”主题材料家庭教育教学知识材料竞赛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家校携手,立德树人”主题材料家庭教育教学知识材料竞赛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家校携手,立德树人”主题材料家庭教育教学知识材料竞赛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家校携手,立德树人”主题材料家庭教育教学知识材料竞赛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家校携手,立德树人”主题材料家庭教育教学知识材料竞赛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校携手,立德树人”主题材料家庭教育教学知识材料竞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校携手,立德树人”主题材料家庭教育教学知识材料竞赛(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校携手、立德树人”主题家庭教育知识竞赛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教育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育部教基一201510号)文件精神,弘扬良好家风,普及家教知识,提高广大家长为国教子、科学育儿水平,特举办“家校携手、立德树人”主题家庭教育知识竞赛。小学家长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90道)1.下面关于挫折与失败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C 。A.挫折和失败具有普遍性B.挫折和失败具有两面性C.挫折和失败越多越好D.适当的挫折和失败能够激发孩子的潜能2.面对孩子的挫折和失败,家长的下列做法,错误的一项是 D 。A.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少一些埋怨和指责B.

2、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真诚交流C.引导孩子从自身找原因D.告诉孩子,这次是运气不好3.“行百里者半九十”,这句话强调了 C 的重要性。A.兴趣B.梦想C.意志D.自信4.下面关于意志力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只要具有坚韧的意志力就能取得重大的成就B.坚韧的意志力是行动的强大动力C.坚韧的意志力是克服困难的必要条件D.坚韧意志力是事业成功的保证5. D 是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担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自觉态度。A.自尊心B.自信心C.进取心D.责任心6.下面哪种教养方式最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A 。A.民主型B.专制型C.溺爱型D.放任型7.

3、下面关于家长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做法,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D。采取民主的教养方式 让孩子从小事做起 适时地进行适度惩罚 恰当的表扬和激励 要持之以恒 为孩子做表率 A B C D8.人的记忆有形象记忆、逻辑记忆、动作记忆、情绪记忆等,其中最不易遗忘的是 C 。A.形象记忆B.逻辑记忆C.动作记忆D.情绪记忆9.孩子的动手能力差,和家长的教养方式有直接的关系,下面家长的认识正确的一项是 B 。A.孩子稚嫩,不能让孩子动手B.培养孩子动手能力要从幼儿做起C.孩子还小,有的是时间,以后学习也不完D.孩子能力差,与其让孩子做难,不如自己做了省事10.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父母应树立“主教练”的思想,下列说法全

4、都正确的一项是 D 。放弃溺爱,肯让孩子动手、尝试 提出要求,说明操作要领,使孩子目标明确 要有信心,相信孩子通过练习一定能不断进步,慢慢实现目标 及时辅导,纠正不规范的指法和动作 不求全责备,不怕失败,及时鼓励、表扬A B C D11.下列做法中不能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一项是 A 。A.只重视孩子智力因素的培养B.重视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C.对孩子的期望值要合理D.以身作则,做学习型的家长12.下列属于非智力因素的一项是 C。A.超强的记忆力B.缜密的思维力C.超强的耐挫力D.丰富的想象力13.家长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态度不正确的一项是 C。A.要耐心认真地听取孩子的提问B.对孩子提出的问题不指责

5、、不讽刺、不嘲笑C.对孩子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明确地给予直接的回答D.要引导孩子不断提高提问的水平14.对孩子因好奇心而造成的破环行为,做法正确的一项是 D 。A.放任不管B.严加斥责C.假装没发生D.耐心引导15.下面家长的回答,不恰当的一项是 B 。A.孩子:红色和黄色在一起是什么颜色? 家长:我们一起用彩泥做做看。B.孩子: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 家长:你是从天上来的小天使。孩子:妈妈,你会死吗? 家长:妈妈会陪伴宝贝很长很长时间,妈妈到很老很老的时候才会死。D.孩子:世界上有些动物白天睡觉,晚上出来,它们是怎么看见东西的呢?家长:这个问题妈妈也不知道,明天是周末,我们一起去图书馆去找找答案

6、吧!16.小学低年级儿童往往会将“我妈妈说的”“我老师说的”挂在嘴边,表明其道德发展处于皮亚杰所说的 B 。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阶段 D.公正阶段17.孩子因为对体育活动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如参与体育锻炼、观看体育比赛,属于 B。 A.物质兴趣 B.直接兴趣 C.中心兴趣 D.间接兴趣18.孩子从小学升入中学,家长帮助孩子适应中学生活,做法正确的一项是 A 。A.提高孩子自制、自理的能力 B.给孩子反复强调初中学习的重要性C.多给孩子吃些营养保健品 D.提前替孩子报初一文化课学习班19.义务教育法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B 送子女或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按规定年限接受义

7、务教育。A.应该 B.必须 C.可以 D.可以不20.残疾儿童由于生理发育或生活方面的困难,大多数性情孤僻,性格内向、敏感,家长恰当的做法是 A 。 A.尊重他的人格,引导他自立、自强 B.满足他的一切需要 C.把他同正常儿童区别开来,特别对待 D.不让他参加任何体育活动21.家长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有效方式是 A 。A.拥有童心,以孩子的眼光看孩子 B.以长者的身份控制孩子的言行C 讨好孩子,对孩子百依百顺 D.用丰富的知识说服孩子22.为引导孩子孝敬长辈,下列做法恰当的一项是 C 。 A.多带孩子给长辈买东西吃 B.带孩子和长辈住在一起C.自己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 D.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长辈

8、23.家长碰到孩子顶嘴,下面做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A.家长要控制情绪,保持冷静 B.转身走开,不再理会C.打骂一顿,让他以后不敢挑战大人权威 D.告诉孩子老师,让老师在学校好好教育24.智力是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注意力、想象力等的综合,其中 B是核心。A.记忆力 B.思维力 C.注意力 D.想象力25.关于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下列做法错误的一项是 C 。A.让孩子参与挣钱活动,体会挣钱不易B.规定零花钱的数目C.不给零花钱,防止养成乱花钱的毛病D.帮助孩子建立小账簿26.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A.学习成绩好 B.有良好的适应性 C.适度的反应能力 D.性格健全

9、27.下面有关幸福的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B 。A.幸福是有固定标准的B.不同孩子的幸福观念可能是不一样的C.金钱决定孩子的幸福指数D.是否幸福依赖他人的评价28.当今小学生幸福感从哪里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孩子的幸福感在父母的挚爱里B.孩子的幸福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C.孩子的幸福感在不断成功的尝试中D.孩子的幸福感在衣食无忧的物质富足中29.下面的家教理念,不恰当的一项是 B 。A.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楷模B.不要接受孩子的全部,尤其他的不足和毛病C.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D.要真正把自主的权力交给孩子30.关于家庭学习环境软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家长要以身作则,因为

10、父母对孩子影响很大B.要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尽量让孩子少受干扰C.家庭不需要有爱学习、求上进的气氛,因为家长与孩子任务不同,家长需要为家庭谋生而忙碌D 家长对学校、对老师应该有正确的态度,给孩子传递正向、美好的信息31.下列做法不利于家长与孩子沟通的一项是 D 。A.学会耐心倾听B.尊重理解孩子C.经常和孩子交流D.每天对孩子讲道理32.下列选项不会让孩子爱上读书的是 D 。A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B.做阅读的家长C.找孩子阅读的兴趣点 D.强制让孩子读书33.为孩子推荐书目应遵循的原则有 D 。有益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兴趣性原则 选择性原则能力性原则A. B. C. D. 34.下列培养孩子良好

11、阅读习惯的做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指导孩子选书 B.鼓励孩子多背书C.看孩子心情决定 D.教给孩子读书法35.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D 。A.利于孩子成人 B.利于家庭幸福C.利于社会和国家 D.以上答案均对36.培养孩子适当消费的习惯,家长的正确做法包括 D 。端正对孩子的爱 给孩子钱要有节制 教育孩子要有计划地花钱 让孩子学会持家A. B. C. D.37.下列关于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B 。A.应遵循越早越好的原则 B.顺其自然,水到渠成C.养成按计划学习的习惯 D.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38.下列不属于孩子正确对待家庭作业的一项是 D 。A.认真复

12、习、巩固知新 B.仔细审题、独立完成 C.细心检查、及时改错 D.家长督促、陪伴完成39.下列全都属于有效预防学习疲劳的一项是 D 。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保证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 有充足的睡眠 适时变换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A. B. C. D.40.关于培养孩子良好自理习惯的做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 。A.父母全面管理孩子的生活 B.教会孩子管理自己的学习C.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D.引导孩子主动参与家务劳动41.家长给孩子准备护眼灯, A 瓦为宜,且采光方向应在左前侧或左上方。A.15瓦至25瓦 B.25瓦至30瓦C.30瓦至35瓦D.40瓦至45瓦42.读书是孩子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要从 B 做起。A.老师B.父母C.孩子D.同学43.作为父母,当一方批评教育孩子时,另一方的正确做法是 A 。A.不偏袒孩子 B.护着孩子 C.嘲笑孩子 D.打骂孩子44.按照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观点,小学是孩子用勤奋克服自卑的阶段,对于孩子力所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