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赴河南省、山西省等地考察活动的情况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赴河南省、山西省等地考察活动的情况汇报(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关于赴河南省、山西省等地考察活动的情况汇报为了学习借鉴外省有关地区发展养兔业的先进经验,更好地落实今年大力发展养兔业,培育养兔专业户 3000 户的工作目标,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2006 年 3 月 17 日27 日,县政府李永铭副县长率领县政府办、农业局、财政局、扶贫办、县畜牧中心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各乡镇党委书记一行 18 人,赴河南济源、山西高平、江西井冈山、福建厦门等地考察学习。考察组一行重点考察了河南省济源市畜牧业特别是养兔业的发展情况。一、河南省济源市概况及畜牧业发展情况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是传说中愚公的故乡,属河南省 18 个省辖市之一,共辖 4 个街道办事处、8 个镇
2、、4 个乡,有521 个村(居)委会,3635 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 65 万人。2005年,该市 GDP 预计 完成 150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预计完成 9.3亿元。 “十五 ”期间,该 市围绕优质畜产品生 产和加工基地建设这个中心,突出“规模化养殖、重大 动物疫病防治、畜产品质量安全”三大重点,以规模场、养殖园区为载体,实施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工程,有效地推进了畜牧业现代化进程。特别是该市的养殖小2区建设,起步较早,走在全国的前列,受到了农业部的高度关注,并将发展经验向全国推广。通过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解放了生产力,使该市畜牧业的发展驶上了快车道。至 2005 年底,该市的养殖小区已发
3、展到 402 个,较“十五” 初的 79 个增长 4 倍多;养殖专业户发展到 8750 户,较“十五” 初增 长了 62%;畜禽饲养量由“ 十五 ”初的 458 万 头(只)增加到 658 万头(只),净增 200 万头(只)。畜产品外销率由原来的 50%提高到 80%以上。畜牧业发展速度之快,也可以从检疫收入上得到印证。从 2000 年到 2005 年,检疫收入由 60 万元增至 180 万元,是原来的 3 倍。经过“十五”的发展,畜牧业奠定了在该市农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2005年,全市畜牧业产值实现 7.2 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 43.2%;农民人均牧业现金收入 1651.8 元
4、,较 2004 年增加 431.8 元,占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比重达 36.5%。该市在发展养兔业方面也颇有成效,2005 年,养兔专业村人均年收入 5486 元,养兔业对该市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为 3.4%。我们总共参观了 5 个养兔专业村,我们到了河南省济源市坡头镇左山村的一家养兔户了解,仅养兔年收入就达 10 多万元,到了河南省占店的养兔户进行考察,据养兔户介绍,饲养 10 只母兔一年就有 80009000 元的收入,养兔成本低,饲料由农民自筹,主要原料是稻草、玉米杆、花生藤、黄豆杆等这些饲料通过一定配比,加工就成为养兔的好饲3料,加工费仅 0.05 元/ 斤。总共养兔成本在 10 元/只
5、,由此可见养兔给农民增加收入是可观的,比养猪的效益高。它具有风险小,成本低,见效快,收入高等特点,是一个“短、平、快” 的致富项目。兔产品销售市场很好,供不应求,目前山西省高平市南阳兔业有限公司的肉兔加工厂吃不饱,潜力很大,高平市计划在 2006 年发展 600 万只肉兔,并与农民签订合同,保护价为 3.5 元/市斤。农民有广阔的销售市场,因此养兔项目是可行的。二、济源市发展养兔业的主要做法和经验(一)实行目标管理,加大行政推动力度。该市连年将畜牧业发展纳入市委、市政府的大目标体系,分解到乡镇党委政府的年度目标任务中,做到目标清晰,责任明确。(二)给予政策优惠,加大产业扶持力度。2004 年,
6、该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农业产业贷款贴息的实施意见,拿出 1000 万元用于产业化发展项目贴息,其中用于畜牧业的贴息 600 多万元;2005 年,又出台了济源市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补贴和奖励政策,又拿出 1000 万元对农业项目进行直接补贴和奖励,其中畜牧业占了重头。此外,各乡镇政府也纷纷出台配套的扶持政策,强有力地推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三)发展模式灵活、多样。河南省济源市养兔模式主要通过“供 销联 社 +农民”、 “协会+ 农民” 、“公司+ 农民”、 “经纪人+农民”等模4式带动养兔业的发展。供销联社、协会、公司主要提供饲养、防疫、治病技术,农民负责兔舍建设,种兔购销,防病药物、器械等。在
7、养兔建设方面,政府有三种扶持模式,第一种模式,对于统一规划的村庄在建设兔舍方面政府给予 30%的补贴;第二种模式是个别村庄统一规划时,政府以土地作为扶持,其余部分由农民自己负责;第三种模式是条件比较好的村庄,在建兔舍及其它费用全部由农民自己解决,政府不给予补贴。政府还在养兔业方面出台了许多有利于农民的好的政策,使农民养殖兴趣提高,给产业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四)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畜牧业,促进养兔业的发展。围绕基地建设,积极培植养殖、加工、销售等各类龙头企业和经合组织,在畜产品交易市场中建立农民经纪队伍,创建了“公司+农户”、“协 会 +农户” 、“市场 +农户” 的产业化经营 模式。北海办事处
8、引进富豪肉兔食品加工厂,设计、加工能力 30 万只,生产的熟肉系列食品在市场销路上看好,带动发展一批养兔专业户,年出栏肉兔 50 万只,全年市拥有各类龙头和社会组织 100 多个,经纪人500 余人,外销肉兔 40 万只,兔毛 100 吨。(五)本着“四有” 原则 ,实行“六统一”管理模式。 “四有”就是“有利于环 境保护,有利于科学 饲养,有利于疫病防治,有利于农民增加收入。 ”“六统一” 就是“统一规划设计 ,统一品种引进,统一5投入品作用,统一防疫消毒,统一粪便无害化处理,统一产品销售。 ”(六)河南省济源市畜牧业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主要源于有畜牧业发展环境宽松。1、领导高度重视。市、乡两级
9、的主要领导都多次强调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性,并深入基层调研畜牧工作,解决实际问题。2005年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 4 次大型农业工作专题会议部署农业项和农业产业化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都对畜牧产业化发展给予重点强调和安排部署。年底,书记、市长带领四大家领导和有关部局检查各乡镇农业产业化工作,其中养殖小区是一个重点项目。例如下冶乡明确提出:经过三年的努力,要把下冶打造成县有知名度,全省一流的养殖大乡和畜牧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他们强化督导,严格考核,将小区建设作为目标管理,定任务、定标准、定时间、定人员,坚定不移地将工作完成情况直接与职务、奖金、工资三挂钩。各管区总书记、主任、各村支部书
10、记、村委会主任作为第一责任人,完不成任务的,一是停发奖金;二是扣除工资;三是免职,在一系列措施下,下冶乡畜牧业发展呈现出力度大,速度快,成效显著的良好局面,进而成为山区畜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2、防疫保护有力。市、乡两级将防疫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6立了经费保障机制。2005 年市、乡两级用于动物防疫经费达 448.5万元。其中市级财政为 337.5 万元,市政府还在市长预备费中列支 50 万元重大动物疫情储备金,各乡镇也分别列支 5 万元专项储备金。同时探索建立有效机制,畜牧局直接组织人员采取从户到乡镇的倒查机制,按照耳标、免疫证、免疫档案查免疫率,根据采样监测免疫抗体,再根据抗体监测规定标准,
11、核定出各乡镇的免疫率,以此检验各乡镇政府履行保密度职责情况以及防疫组织保免疫质量情况。3、科技培训推动。围绕畜牧科技推广项目,结合组织部、科技局、移民局、扶贫办、市妇联等单位,大力实施科技兴牧战略,大大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改变了传统的畜牧生产方式。三、考察活动的感想和体会(一)当地农民发展经济的意识较强、理念较高,自觉建兔舍、建兔笼、疾病防治,所有成本自己负责,没有等、靠、要的思想。(二)有长远的目光,做到统一规划。养兔业要搞大搞强必须有长远规划,养殖区与人居住区分开,有利于科学饲养,疾病防治,环境保护。(三)有龙头企业,供销联社、协会、经纪人等组织带动,有订单养殖,确保了产前、产中、产后的服
12、务工作。(四)农民自觉防疫意识较强。有利于养兔业健康发展。在考7察过程中发现有的养兔户一经消毒后,严禁任何人入内,严格把关,杜绝疾病传播。(五)经济效益较高。养兔户年均收入最少都有 80009000元,多的有拾多万元的收入,并且具有风险小,成本低,见效快,收成高等特点。(六)种苗繁育基地配套较好。河南省种兔繁育基地就有 4家,为兔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解决农民种苗需求问题。四、今后工作设想(一)加大农民思想观念转变的工作力度。剔除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教育农民转变传统的养殖观念,要以扶贫契机发展经济,以养兔业作为增加收入,提高农民发展致富的能力。(二)加大培训力度。由于大部分农民没有养过兔,掌握
13、养兔技术不高,经验不足,所学的科学知识转化利用率不高,难度大,需要政府在培训方面给予资金倾斜。每个养兔村庄至少要培训2 名责任心强,技术过硬,乐于助人的技术员,确保后续饲养工作的安全和养兔业的发展。(三)严格操作程序,规范管理。从兔舍建设到发放兔笼直到发放兔种后的管理都要严格按标准、要求进行,不得出现松懈现象。(四)加大防疫、治病工作力度,形成部门、乡镇、农村、农户8相互联动的工作机制,政府在这方面给予资金倾斜,尽量作到每个养殖户配有常见疾病的药物、器械,一只发现疾病立即防治、防患于未然。(五)乡镇与村委会、村民小组、农户要签订管理工作责任状,杜绝在饲养过程中农户随意销售,随意宰杀的现象发生,确保产品收购。(六)认真作好安全防偷工作,保证饲养工作的顺序进行。(七)为了把养兔业搞大搞强,政府要扶持部门要协助,公司与农民要形成效益共赢,风险共担的长效机制,才能确保养兔业持续稳定发展。2006 年 3 月 3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