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教材汇编作业习题集答案解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101791755 上传时间:2019-09-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6.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历史教材汇编作业习题集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上历史教材汇编作业习题集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上历史教材汇编作业习题集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上历史教材汇编作业习题集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上历史教材汇编作业习题集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上历史教材汇编作业习题集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历史教材汇编作业习题集答案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 鸦片战争1,第4页 材料研读(材料内容略)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鸦片走私的严重危害。【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不但严重摧残了他们的体质,更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2,第6页 问题思考:鸦片战争中,中国为什么会战败?【政治上,中国是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而英国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而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军事上,中国武器装备和军事思想落后,而英国船坚炮利,军事思想先进】3,第7页 课后活动:(1) 中国称这场战争为“鸦片战争”,而英国一直称之为“通商战争”。在

2、你看来,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意图究竟是什么?【“鸦片战争”之称是因为这场战争的导火线是英国向清朝走私鸦片,“通商战争”则是英国以通商的幌子掩盖其侵略本质。英国发动战争的真正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获取高额利润。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继续扩大海外市场,地大物博的中国成为其理想的选择之一。】(2) 结合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对比1840年前的中国,你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割占了香港岛,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而这些都转嫁成中国人民的负担;被迫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列强开始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使

3、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这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总之,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领土、关税、司法等主权都遭到了破坏,中国开始从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第二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1,第9页 问题思考: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发生?【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西方列强希望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即使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西方列强也会制造其他借口来发动战争。】2,第10页 材料研读(材料内容略)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感受?【圆明园被誉为“

4、万园之园”,它的艺术价值极高。圆明园的毁坏是中华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雨果站在全人类的角度揭示了侵略者的强盗本质,表达了对侵略者的非人道的强盗行径的强烈不满,以及对和平与文明的呼唤。中华儿女应该以史为鉴,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3,第12页 课后活动(1) 根据沙俄侵占北方领土示意图,叙述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的情况。【】(2) 根据条件,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略)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1,第14页 材料研读(材料略)这段话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清政府的腐败导致民心俱失,没有百姓愿参军抵抗太平军。清朝的军事效率低下,军官指挥无方,军心涣散,行动

5、迟缓,将士缺乏斗志。】2,第15页 材料研读(材料略)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太平天国的领导们希望通过天朝田亩制度】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这一方案要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不可能使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相反它将使社会生产力停滞在分散的小农经济的水平上,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理想化、固定化。因此,它具有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再加上当时紧张的战争环境,天朝田亩制度无法实行。3,第18页 课后活动:在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中,找出桂林、长沙、武昌、安庆的位置,思考太平军为什么进展

6、这么顺利?【桂林、长沙、武昌、安庆是太平天国北上进军的四个重要城市,在教材第14页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中很容易找到太平军能够胜利进军的原因很多。第一,准备充分。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使组织和发动人民有了统一的思想,发展了数以万计的教众和冯云山、杨秀清等骨干。第二,起义适逢其时。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加上连年自然灾害,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第三,策略正确。起义军建号太平天国,昭示了建立平等社会的斗争目标,应和了当时民众的理想,因而得到了广泛响应。在永安及时分封诸王,建立了以洪秀全为核心的领导集体,成为胜利进军的组织保障。第四,战斗力强。太平军将士大都出身贫苦阶层,斗志

7、坚定,军纪严明。第五,清朝腐败不堪。第4课 洋务运动1,第22页 材料研读(材料略)这段话反映的观点是什么?你怎样看待他的说法?【这段话是李鸿章在甲午中日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后发表的感慨。从中可以看出洋务运动是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李鸿章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洋务运动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只学技术而不改变制度,不可能从根本上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但是,洋务运动有具有重大的意义,并非李鸿章所说的“虚有其表”,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对于中国经济、军事、文化的近代化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

8、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2,第23课 课后活动(1)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都是( A )(2) 洋务运动给中国近代化探索留下了哪些有一定启示?【中国近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政治民主化是其实现的前提,不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要想实现近代化是不可能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形态顽固地阻碍着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消除它的影响任重而道远;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更要引进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要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和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挽救不了中国,中国要实现近代化需要新

9、的政治力量。】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1,第26页 材料研读(材料略)试结合旅顺屠城的史实,分析这段话的含义。【“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是指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在实力大增、实现工业化的同时,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是针对日本侵华过程中制造的旅顺大屠杀而言。1894年11月,日本占领旅顺后,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其“野蛮的真面目”暴露无遗。】2,第26页 问题思考:结合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海战的历史,说说加强海洋防卫的重要性。【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侵略者从远洋航海而来,数量很少

10、的兵力凭借坚船利炮在东部沿海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进而迫使清政府签订屈辱和约,将中华民族推入空前的民族危机之中。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侵略者同样凭借海军优势,在东部沿海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更大的危机。1894年日本发动了甲午战争,当时的中国已经有了较为强大的海军,但在腐败的政治体制下,海洋防卫意识和战斗信心不足,防卫调动不利,终被日本打败。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海战的历史留下了惨痛的教训,我们必须要将海洋防卫的强化提到国家安全的重要程度上来。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世纪的到来和中国国际安全环境的变化,使新时期海洋安全在中国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凸显。】3,第27页 课后活动:通过马关条约,清

11、政府被迫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而今天中国同样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这二者之间有什么不同?【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前者是被迫开放,后者是主动开放。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这种规定具有明显的强迫性,打着半殖民地社会性质的烙印。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外国来中国投资办厂,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第6课 戊戌变法1,第29页 问题思考:上述学会和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产生了什么影响?【宣传了 批判封建残余、鼓吹新法、变法图强的观点; 这些宣传推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并向民众传播了爱国

12、主义思想,进行了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教育。】2,第31页 课后活动:(1) 制作表格,整理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类别主要内容政治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述言事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文化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军事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2) 历史小组的同学讨论戊戌变法,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说明理由。【对每一种观点都要辩证地分析。A戊戌变法的领导者是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是发动者和主要的推动者。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理由: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康有为、梁启超在这种背景下发动了旨在变法图强、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戊戌变

13、法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B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不完全一样。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救亡图存运动。二者都主张向西方学习。理由: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创办了新式海军,并向西方派遣留学生。维新变法的内容主要包括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 C戊戌变法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其设定的救亡图存的目的没有达到,最终失败。戊戌变法对近代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理由:戊戌变法激发了人们对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在思想和文化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1,第32页 材料研

14、读(材料略)这个揭帖宣传了哪些主张?你怎样看待这些主张?【主张反对帝国主义,号召群众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砍断电线,扶植清政府。 看法这些主张鲜明地表达了义和团群众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带有迷信色彩,且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2,第35页 问题思考:想一想,各国在北京东交民巷使馆界驻军,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外国侵略者派兵驻守东交民巷,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且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3,第36页 课后活动:(1) 填充战争条约影响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

15、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2)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为什么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内容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因为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第40页 材料研读(材料略) 为什么孙中山能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先行者,他公而忘私的革命奉献精神和百折不挠的革命斗争精神令人敬仰。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孙中山的革命主张逐渐得到其他党派的认可,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2,第41页 课后活动:(1) 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三位重要历史人物,他们都做出了重要贡献。请你查阅相关资料,谈谈你对他们的看法? 【李鸿章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代表,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